农氏网
资料征集
资料征集
在线族谱

文章检索

农氏网 >> 源流考究 >> 农姓得姓的历史来源及其历史嬗变概况
农姓得姓的历史来源及其历史嬗变概况
来源:农氏网     作者:农安业     上传时间:2018-12-6 19:25:11   点击数:14057

  中华史前有神农氏,发明种植,创五谷,教民开荒耕种,其部落就是以农业为生。后来商周朝代时期,有让神农后裔到朝廷管农业,其后裔就以神农的农字号和农正官的农字号为姓氏。这就是农姓得姓常用说法,字典和有关姓氏书籍也是这样说。
  根据中国社科院王大有研究员描述的史前原始时代的三皇五帝时期,黄帝、炎帝、蚩尤三雄争霸中原,蚩尤被黄帝战死,黄帝族入主中原,炎帝神农部落被迫退出中原,族人向华夏四方散居。当时的炎帝神农部落有三大支系,共工、祝融、夸父,还有其他大小不一的部落支系。共工部落往北迁移,夸父融入黄帝族,共工部分与祝融支系随炎帝末帝俞棢南下,融入地方民族,形成南方民族。
  那么,雁门是秦时设置的郡都。很显然,雁门当时主要是以炎帝神农部落后裔为主的聚居地。对于当时以农业为主的社会来说,它应该是社会繁荣的,但容易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人们不断往外迁移。侬智高的爷爷侬猷一家从雁门迁到山东青州一带居住。侬猷之父农增连,农增连有两个儿子侬猷、侬威(其他子女不详)。农增连为什么给两个儿子把农字加单人旁为侬呢?大概是当时山东已经是中原文化意识先进的地方,姓氏的字义意识也更强。根据《千家姓》的“古代侬姓家族在营邱郡”说法,营邱就是在今山东。这么说,当时山东已经有用侬字代替农字了,农增连给自己两个儿子也用侬字就不足为奇了。的确,后来侬猷和侬威都成了宋朝的将军,证实了用侬字能让家族兴盛的道理。
  那么,侬猷侬威怎样来到广西云南?那都是当年赵姓打江山,建立了宋朝,宋的领土范围扩大到左右两江流域。侬猷两兄弟为宋朝江山的巩固,受命南下平湖南长沙,到广东南海驻兵,后侬猷到左江坐镇南疆,侬威进云南协助地方管理。由于行政需要,侬猷任傥犹州州长,侬猷生四个儿子,侬全福、全兴、全宽、全旺。后来,侬全福接替父职,继任傥犹州州长,其他几个兄弟也有任职,侬氏掌管地方政权,侬垌、侬族兴盛就这样形成。当时,交趾也兴盛,蓄谋独立立国,想拉拢侬全福,并欲吞侬家管理的州地,侬全福拒绝。山高皇帝远,为防止交趾野心,侬全福成立“长其国”与交趾对峙,全福不敌,被交趾掳去杀害,同时被害的还有大儿子智聪。
  侬全福生有四个儿子智聪、智高、智科、智会,女儿智英。侬全兴生有侬智仪(宗旦)、智演;侬全旺生智忠、智厚;侬全宽生智德、智光。因此,在抗击交趾侵略中,形成了家族式军队。在反抗宋朝廷起义时,成了闻名于世的侬家军侬家将。
  侬智高子承父志,不臣服交趾。与母亲阿侬“复据傥犹州”,成立“大厉国”,继续反击交趾吞并我领土图谋。后又到安德建立“南天国”,组织州民垌丁,统帅侬家军抗击交趾侵略。因宋朝廷实行“重北轻南”国策,又对交趾惧怕忍让,并采取割土求安的政策,损害边民利益,损害了侬家历代经营的土地和资源,包括今越南高平一带,导致边民群情激愤,侬智高顺应民心,不得不起兵反宋,“以图自存”。他率兵攻入邕州城,成立“大南国”,称“仁惠皇帝”。接着,一路东征广东,兵围广州城。宋廷派出狄青为主将,南下征讨。智高兵挡狄青于昆仑关外。昆仑关破后,在南宁三塘一带与狄青决战,败后,组织兵马撤出南宁。侬智高率右路军退到云南广南,侬智会、侬宗旦率左路军回到靖西那坡一带,智高在今那坡一带,召开家族避难会议,布置避难计划。起义平息后,侬智高不知所终。正史传智高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侬兴球(智高做仁惠皇帝时,兴球名为继封。---笔者注),兵败后,潜藏在云南大理山区。后回到广西找叔父智会智科,其后裔与智会智科后裔融合居住,自兵败后,当时的侬氏家族后裔,一般都为避免朝廷斩草除根,采取各种应急措施,包括改姓易姓。但改姓有违背祖宗意愿,考虑去单人旁为原祖农姓。随着改朝换代,时过境迁,族人也就多改回用农字,以求平安过耕种日子,不求大官大富,形成了今天广西大部分农氏族人,也成了我族人的常态心理。
  要是想要追寻我们今日广西农氏人哪里来,可以这么说,源头就是神农,直接就是雁门农氏,更直接的就是侬智高家族系列演变出来(不否定还有其他来源的农姓支系)。
  自智高兵败,家族各个兄弟,各自寻找发展地方,后裔都是散居广西各地,连片居住也有。有的到云南与在云南的兄弟融合居住发展,有些到了贵州,再分散各地。有些到广东西部散居。多数有意规避那段不幸历史。智高智会后裔大多更是回避记载,有些甚至以相反意思来写。现在比较能有连续性记载的只有侬智科后裔系列。
  如今,整个广西尚存的、比较清晰的族谱有:1、隆安都结土官农威烈世系,3、德保县侬智科后裔系列族谱;3、南宁周边横县、宾阳至桂东南农氏属农宰询---农挺训后裔系列;4、靖西县有写过的侬布团侬氏家族系列;5、天等县也有长达二十多代的世系族谱。此外,还有云南广南县的侬氏土司系列等。
  这些主要族谱的描述,都一直影响到我们今天农氏基本证据链。很多地方支系都有直接描述,如隆安都结有部分说是源自明朝的威烈公,德保东南部和天等部分也说来自威烈公支系,来自威烈公的还有平果、田东部分农氏分支。根据侬智科后裔系列分布,侬智科有一子兴畴在广南兄弟融合,有一子兴流在龙州(当时属太平府)发展,有分支到德保北部发展,现在部分墓碑也能判断出来。
  南宁昆仑镇有农佰馀公后裔系列,南宁周边的横县、武鸣、宾阳等农氏、包括桂东南农氏均属农挺训---开明公后裔系列,农挺训之父农宰询。有南宁南晓镇族谱描述说,农宰询公系“天保县,大偶村人”,元朝时考中科举,到湖北武昌县任正堂,后调到浙江杭州钱塘县任正堂。宰询生三男,挺训、挺俞、挺棋,如宰询公遗诗所写“父带三男仕武昌”。挺训带兵回广西,告老退职后落籍武鸣,死后也葬在武鸣,挺训生有开明、开猷。开明生万一万二万三。开猷生辉经研经振经,因为开猷是到湖北天门县跟叔父挺瑜居住,挺棋回杭州钱塘,所以,他们的子女辈分与在广西的挺训---开明子女辈分有所区别。
  现在族人中存有一些族谱,但有些族谱毛病太多,错漏也多,文字表达毛病太大,写得不是很规范。如出现人物与朝代历史不符,事件的发生乱套别的朝代,或发生的事件与历史人物乱套,再一个就是写人名容易出现错别字,当时提到地名与现代地名有别等等,所以造成我们现在读起来,不容易读懂,也不好理解。因此,得来的旧老族谱或者发现的古墓碑,没有经过一定的专业研究和集体分析,肯定是不好理解不出来。有些人就主观认为,甚至糊涂地认为,族谱上写有的,就认为真有这回事了,对错也不加分析,族谱错了也不懂,造成了不必要的再次误会和错误解释。再说,我们农氏历史,由于千年以来,被人为以不同的历史角度来写了,别人写的东西也未必都正确,我们应该根据我们的历史发展,重新作出自己的判断和思考,重新审视我们的历史才对,不要人云也云,族谱有就是对的,人家书上写有了也不加分析就认为没有错,这就容易一错再错,我们也就永远不能准确掌握我们自己的历史了。为什么出现争吵?就是因为有一方没有尊重历史事实,还固执己见,这个状况一定要纠正过来。
  比如,人家写的农氏有多种来源,显然,人家是以现在的民族观套到千年历史来写的,这肯定有严重偏差。如什么农姓源自神农和农正官,有来自侬智高的侬部,显然,这都是以偏概全的,导致我们农氏中,有的人就认为农是汉族,出自侬的农是壮族,自己搞乱套了都浑然不知。从今天起,我们应该认识我们的正确历史,其实,我们农姓自神农部落--雁门农--侬猷---侬智高,到今天的我们农侬并存,都是一脉相承的,我们既是神农炎帝子孙,我们也是侬智高子孙。所以,我们说“尊神农,敬智高”,是正确的辩证统一的道理,任何割裂历史,再来谈农氏历史都是不正确的!

 2018、12、3


[1]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微支持,请随意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相关阅读
  农姓得姓的历史来源及其历史嬗变概况  农安业 2018-12-6
  解读南宁南晓镇农氏族谱  农安业 2018-4-4
  感怀吾族历史  农安业 2018-2-7
  为什么说农姓得姓始于雁门?  农安业 2017-12-27
  谈“天下农(侬)氏是一家”  农安业 2017-12-19
  农氏研究十几年简明总结  农安业 2017-8-8
  2017年2月19日在农氏兄弟聚会上发言兼与农德润族亲商榷  农安业 2017-2-19
  再论农姓到底哪里来 侬智高是否是民族英雄  农安业 2015-4-6
  广西横县校椅镇及各村族谱  农荣标主编 2010-2-10
  [清][乾隆]《大理府志》关于侬智高的记载  〔清〕傅天祥 李斯佺修 黄元治等纂 2012-2-25
 
 
芳名榜 | 本站宗旨 | 目标愿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访问统计: 00025221738 
友情链接:
农氏网百度农姓贴吧姓氏321文化网


传真:(请尽量网络联系) 联 系 人:农杰雄 邮政编码:361015   
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枋湖北二路    邮箱:nongshiwang@qq.com
农氏网© NongShi.ORG    管理     琼ICP备09002287号-1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