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氏网
资料征集
资料征集
在线族谱

文章检索

农氏网 >> 源流考究 >> 再论农姓到底哪里来 侬智高是否是民族英雄
再论农姓到底哪里来 侬智高是否是民族英雄
来源:农氏网     作者:农安业     上传时间:2015-4-6 18:42:06   点击数:10235

  一般来说,现在的世人对农氏了解不多,知之甚少。所以,有些人对农氏总感到有点稀奇。广西区内人大多都认为,农氏是地道正牌壮族,因为,人们容易联系到侬智高家族及其举义反宋之事,而对侬智高家族来源,人们却往往又不知其根源,所以肯定无疑了。后来经调查发现,农姓不但壮族甚多,而且桂东南地区仍有一定数量属汉族的农氏,人们又觉得更加迷惑不解。而外省人却更为疑惑:广西怎么还有这么个姓氏——农姓?其实,也不难奇怪,人们对农氏这个姓氏的来源以及农氏悠久的历史及其复杂经历过程,别说一般人难于读懂弄清,就是一些已见农氏渊源讨论作者,也还是众说纷纭,没说到道道来。因此,农氏成了人们难于读懂解透的一个神秘姓氏。为了让人们了解更多有关农姓知识情况,进而揭开农、侬互换使用之谜,笔者作为农氏一份子,结合本族群主要祖传,参照一些重要历史文献及专家的提法,并从多种角度来看问题,在此尝试揭开其神秘面纱,以供大家参考。                     
  《寻根》杂志,2007年第六期刊载了一篇文章名为《广西姓氏源流》,该文写道:“广西侬氏家族的侬智高(约1015~1055年),出生在傥犹州(今靖西坡州),广源州地方壮族首领,建立南天国,宋皇佑元年(1049年)起兵反宋,连破十二州,每破一州都遗下一些兵员,侬氏因此散布更广。后被狄青打散,败退云南,为了逃避追捕,遂将侬姓去掉人旁改为农姓,降于大理。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载:“羁縻州峒,隶邕州左右江者为多,旧有四道侬氏,谓安平(大新)、武勒(今扶馁)、忠良、七原四州皆侬氏。”“今黄姓尚多,而侬姓绝少,盖智高乱后,侬氏善良,许从国姓,故今多姓赵氏。” 《中国姓氏大全》载:侬罕见姓,原为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姓氏。吴人称我为侬,因此为氏。农,《百家姓》收,现代罕见姓。相传为神农氏后裔。目前已知云南、广西等地还有少许侬姓,确为罕见姓外,而农姓已分布在广西崇左、南宁、横县、邕宁、宾阳、钦州、灵山、浦北、贵港、玉林、天等、德保、靖西、那坡、都安等大部分市县。单是崇左县农姓就有9000多户。1998年新修的广西《雁门农氏族谱》记述,侬智高起兵反宋虽然失败,但客观上,却迫使宋廷接纳边地内附,为壮族人民争得了设市通商和设校办学等权利。《西林县志》载,“侬”、“农”通用,有侬智高后裔的说法。在广西,侬、农两姓早已融为一体,本属同源已毋庸置疑。”。
  毫无疑问,这里所提的“农、侬同源”,应该还是正确无误的,也符合历史实际。湖南炎黄研究学者何光岳先生早年研究也得出如此结论“侬、农同祖同宗”。
  广西当今一些涉及到与侬智高家族有血缘关联的农氏家谱中,有些就有如此表述,如:“……我侬姓之始祖,名为历山公,原任诸侯出身,……原籍长江平原地区……”。
  “历山公不是古烈山氏,历山公也属炎帝神农氏后裔。(侬历山无后代)历山公之弟是侬历贞,侬历贞生灿琼,琼生增连、增佳、增祺,增连生侬猷,猷生儒(字全福),儒生智高、智会、智厚(智科)……。”;“始祖弟历贞公,原籍是黄河两岸,带领兄弟迁往浙江钱塘……历贞之子为灿琼,生下三子:增连、增佳、增祺。……迁入山东省潍坊市--”。这些文本描述以及农氏家谱记述应视为完全符合史实,毫无造作之嫌。
  的确,自侬智高兵败后,侬智高侬姓族人,尤其是智高直系家人,担心被宋朝廷斩草除根或株连,同时,他们也认为去掉单人旁,可以在姓氏问题上与官府后来对侬氏肃清时有论理周旋余地,同时也认为,去掉单人旁用农姓仍属回归原宗,不违背祖宗意愿。因此,大多数人去掉单人旁复为农姓。这就是现在广西为何只见农姓,不见侬姓的真正原因。
  至于当时另有些人改为他姓或赵姓,也许这部分人,原来是附随侬姓的人,见侬氏大势已去,所以,改附他姓。这些由官府造成的、又完全属于民间在乱世中自我改姓行为的事情,是造成今天壮族农姓追根问宗有难度并又及其复杂的原因,也让外界人士认识农氏添加几分神秘色彩。任何忽视这段复杂历史现象或不够深入调查研究这段特殊历史及特定历史事件,就冒然给壮族农氏来源定调都是荒唐的、不可取的。
  以下,我们不妨再通过一些史书的说法来旁证和分析,看看是否有其合理的一面:侬氏家族祖籍原为山东营丘郡。姓氏学家杨静琦先生著《千家姓》载:“古代侬姓家族在营丘郡”(今山东昌乐县营丘镇)。《中国姓氏大全》中这么写道:“侬姓,侬氏,青州人”。史学家刘锡蕃所著《岭表纪蛮》也有这样说法:“獠侬从古代来自中原”。众所周知,到后赵以后,郡大于县,山东的青州市、潍坊市、章丘市,离昌乐都是互为距离比较相近,更属营丘郡地域范围。这里所提到的“侬,罕见姓。”,大概是农氏先人,由于出于对农字文字字义理解问题,而改为加单人旁为“侬”字的原因,而改农为侬字也均为民间自改,即自己族群内部互传更改,尚未得到社会广泛认识和了解,也无史者研究记载,从而鲜为人知,所以作者才说是罕见姓氏罢。前几年,有些研究者,把壮族农氏说成源自壮话语音,意即汉语中的“森林”之意,引起众所疑之,显然也不切合壮族农氏的历史实际。再则,说农和侬是两个不同的姓氏,企图把农和侬割裂开来,这都是由于不深知、不熟知农氏内在复杂历史关系的表现。
  说到侬智高历史问题,《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在论及爱国主义与民族英雄问题时,也有这么精辟的论述:“凡是反对侵略、占领、征服、掠夺的思想行为,都是爱国主义的;凡屈膝投降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卖国主义的。凡有爱国主义思想行为和表现突出的人物,都应该认为是民族英雄。”。由此可知,当年侬智高,主要是首先领导壮族边民,奋起反击交趾企图侵吞中国边地,同时,也是属于保卫中国领土完整,保护南疆人民生命财产的英雄行为!因此,他的思想及其行为就是属于“反对侵略、占领、征服、掠夺的思想和行为”,他的这种思想行为就是爱国主义。至于他与宋朝廷的矛盾和斗争,是他主张反击交趾扩张领土及其蚕食中国边地与宋朝廷对交趾采取忍让国策并出卖壮族人民利益的矛盾。但中国历史上对他的记载,由于受到宋朝记载他的严重歪曲影响,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为理由,以及中原王朝正统论思想写的,即过多地“宣扬了汉族反对少数民族征服者的民族英雄,甚至夸大了历史事实”;现在,竟然还有个名为岑时一的先生撰文称《英雄属于狄青不属于侬智高》,还自下定论“侬智高是包括壮族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历史罪人。”这纯属是无稽之谈。
  其实,狄青等宋军将领奉命征讨侬智高及其壮族抗击交趾义军,是执行了一条错误的皇权命令。狄青的出师不是打击侵略者,而是打击守疆护国的侬军,镇压爱国民族将领。显然,狄青统帅的南下征讨军并不是什么正义之师,狄青本人在这场镇压民族起义中,也不是什么功臣和英雄。因为,连狄青本人原来也这么认为,南疆侬氏同宋朝廷的矛盾属内部问题,那么,宋朝廷完全可以使用其他方式解决,而不是武力解决。就算狄青是“英雄”,但他在这场南下镇压侬军起义中,顶多也只能说是维护宋朝廷的“英雄”,而不是维护中华民族及领土完整的英雄。维护中华民族的英雄当属侬智高不是狄青。因为,侬智高是反对侵略、占领、征服、掠夺,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中华国土完整,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及安全,而狄青不是。此外,侬智高对宋朝的起兵,就是反对宋朝“屈膝投降的思想”和“卖国行为”,绝不是“分裂国家”或“侬智高之乱”!
  关于爱国主义与民族英雄问题,《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绪论中还有这么一段明确写道:
  “当前在谈论民族战争和民族英雄时,所以引起某些民族的不满,是由于没有以民族平等的观点正确评价各个民族的民族英雄。例如,在某些史学著作和文艺作品中,过多地宣扬了汉族反对少数民族征服者的民族英雄,甚至夸大了历史事实;对我国少数民族反对汉族征服者和压迫者的民族英雄,则很少宣扬,甚至还用传统的大民族主义的观点把他们视为反面人物。这就不公平和不平等了,当然也就引起某些少数民族的不满和反感。我国史书绝大多数是用汉文和由汉族文人编写的。编书的指导思想是阶级社会的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和所谓的正统观念。因此从史书上看到的爱国主义民族英雄多是汉族,很少或几乎没有其他民族。难道我国少数民族就没有爱国主义和民族英雄吗?难道他们就没有反抗民族压迫吗?当然不是,是没有记载下来,或以历史的反面人物记载下来。我们现在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从我国多民族出发,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用民族平等这把尺子,实事求是地研究和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对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人物要重新评价。”
  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历史上对侬智高的记载及评说,往往属于人为随意扩大或纯属“不明真相”的描述,给后来人们认识这段历史真相蒙上阴影,影响至今,冤枉了壮族人民,尤其是农姓族群人。这段历史阴影,给农姓族人带来了上千年的心理压迫感和耻辱感。这样的问题,当今新出版的某些史书或一些非壮族作者写论文提到侬智高事件时,还是照葫芦画瓢,不是污蔑他为“逆贼”就是说是“侬智高之乱”,这显然还是有悖于历史真相,这样的造作,今天也应该休矣!
  笔者通过查看相关历史记载,并纵观和分析正反两方面说法,认为:实际上,侬智高是首先为了抗击交趾王吞并侬峒(今壮族聚居地),保护壮族边民的生命财产而敢于横刀立马;当时身为邕管羁縻广源州州长的他家父子两代,不但没有拥兵自重或占山为王的那种地痞流氓思想,且多次求援无果的绝望情况下,也没有倒向交趾一方同流合污,而还是一身正气、视死如归,坚决抵抗交趾的侵略。由于客观形势所逼原因(即交趾进攻,朝廷不支援),才不得已建立地方政权。其父殉难后,智高子承父志,多次上书宋廷各级,直至宋皇帝,已经做到了作为地方官员所尽的责任。但宋朝廷各级官府仍然熟视无睹,甚至总是违心认为侬氏“本隶属交趾”或“服役于交趾”。从当时邕官余靖的一句“侬智高父本山僚”即可想而知,宋朝上下都认为侬氏是服役于交趾。因此,他们总是以“恐生事”和怕得罪交趾王来愚弄人民,他们不仅断然拒绝了侬氏父子要求回归或给予支持的合理要求,还无情地把侬氏拒绝于国门之外。侬智高是在这样万般无奈、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毅然对宋朝廷用兵。他对宋廷的起兵,显然是反对宋朝皇帝的懦弱无能及不关心边疆人民疾苦,不关心国家边疆安危的行为,最主要也是反对宋朝廷出卖我们当时侬垌及把侬垌人民推向交趾的行为倾向。至于他个人也建国称帝,甚至还有建国方略以及“乃策进取”之意,那是受时代的局限。当时中国正是处在鼎盛的封建社会时期,他不起兵,他和侬垌就难于生存。我们理应理解他的这个举动。
  反过来我们也得出这样的思考,若没有当年侬智高的那场轰轰烈烈的震国之举,或感到求助无望而屈服于交趾王,那中国现在的国界线,是很难说能延伸至现在的靖西龙邦、凭祥友谊关等国境一线,那现在的桂西南大片“金山”、“银山”就轮不到中国政府开采,这难道侬智高就没有功劳?壮族人民包括所有侬军将士,当年付出的生命代价,即流血又流泪地死守疆土,不让交趾王侵占图谋得逞,难道这些人的血流得不值?难道中国历史就只有让中国人知道“侬智高之乱”而不让人民评价侬智高之功?
 
  本文主要参考:
  ( 1 )《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翁独键 主编   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1年1月第一版
  ( 2 )《侬智高研究资料集》 范宏贵 主编  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3 )《三皇五帝时代》    王大有  著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5-1-22


[1]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微支持,请随意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相关阅读
  农姓得姓的历史来源及其历史嬗变概况  农安业 2018-12-6
  解读南宁南晓镇农氏族谱  农安业 2018-4-4
  感怀吾族历史  农安业 2018-2-7
  为什么说农姓得姓始于雁门?  农安业 2017-12-27
  谈“天下农(侬)氏是一家”  农安业 2017-12-19
  农氏研究十几年简明总结  农安业 2017-8-8
  2017年2月19日在农氏兄弟聚会上发言兼与农德润族亲商榷  农安业 2017-2-19
  再论农姓到底哪里来 侬智高是否是民族英雄  农安业 2015-4-6
  草坪 公园 广场  天等县城关小学六(2)班 农潇潇 2011-8-16
  《宾阳县志》农姓烈士英名录  宾阳县志 2012-11-7
 
 
芳名榜 | 本站宗旨 | 目标愿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访问统计: 00025237205 
友情链接:
农氏网百度农姓贴吧姓氏321文化网


传真:(请尽量网络联系) 联 系 人:农杰雄 邮政编码:361015   
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枋湖北二路    邮箱:nongshiwang@qq.com
农氏网© NongShi.ORG    管理     琼ICP备09002287号-1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