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氏网
资料征集
资料征集
在线族谱

文章检索

农氏网 >> 当代风采 >> 耕耘边关热土 展示民俗风情
耕耘边关热土 展示民俗风情
来源:左江日报     作者:黄锦娉 李建勤     上传时间:2010-8-29 14:06:28   点击数:5434

——记大新县宝圩乡板价村“短衣壮”民俗表演队

□  本报记者  黄锦娉   通讯员 李建勤 2009年08月07日


图为民俗表演队队员给客人敬酒。


图为民俗表演队正在表演山歌对唱。

    白天忙农活,夜晚排练节目……多年来,大新县宝圩乡板价村自发组织“短衣壮”民俗风情表演队积极推介和宣传“短衣壮”民俗风情文化,如今的“短衣壮”已名扬四海,名声越唱越响亮。上万名中外游客慕名前来板价村观光旅游,表演队先后为中外游客表演节目300多场,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夺得众多奖项……这支表演队最多的时候有90多名队员,最少时也有20多名,他们耕耘在这片边关热土,醉心于展示“短衣壮”风情,为“短衣壮”保护和开发积极做贡献。

    唱着山歌起步

    处于中越边境的板价村是壮民族的一个分支,传说是壮族英雄侬志高的后代,因战争灾难而逃亡到这里安家。板价村民栖息的居所四面环山,由于交通闭塞,至今仍保留居住干栏式房屋,穿短上衣、包黑头巾等独特壮民族生活习俗,男女老少个个能歌善舞,民俗文化浓厚。这里是左右江流域保留古代壮民族生活习俗较为完整的地域。

    1992年,广西开始建设边境文化长廊。当年,时任国家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到大新德天考察,大新县有关部门邀请板价村选派山歌队参加欢迎表演活动,这一组建山歌队的任务就落在刚退休的板价村完小教师农庭兴的肩上。从小就爱唱山歌的农庭兴很快联系到15名爱好山歌的村民,组建起板价山歌表演队,并准备了表演活动的节目。

    由于是首次登台亮相,队员们非常紧张,尤其在各级领导面前更是畏缩,甚至有的队员因为手颤抖,敬酒的时候,杯里的酒被洒出一半。但他们坚持相互打气,互相鼓励:“拿出‘短衣壮’水平来!”结果,首次表演,队员的表演就受到肯定,鲜艳独特的“短衣壮”民族服饰赢得客人好评,回家后大家都彻夜难眠,倍受鼓舞。

    首次亮相成功,使得这支山歌表演队倍增信心。后来,农庭兴逐渐认识到“短衣壮”民俗风情文化的价值:“山歌队不能仅仅满足宣传‘短衣壮’的需要”。于是这支山歌队更名为民俗风情表演队,以宣传民俗风情的作为载体,进一步融入舞蹈等节目表演,渐渐地民俗风情表演在村里蔚然成风。

    亦农亦演不言悔

    “短衣壮”民俗风情表演队除了队长农庭兴是退休教师外,其余的队员都是农民。他们白天做农活,晚上集中在村里球场排练。每当夜幕降临,板价村的球场上灯火通明,嘹亮的歌声响彻四周山坳,翩翩的舞姿搅动乡村之夜。习惯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村民们也渐渐喜欢上了这份歌舞热闹。就连村里60多岁的老人也情不自禁亮起嗓子跟着唱起了山歌,随着舞步,漾着笑脸,村民们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有些村民却认为,唱歌跳舞是不伦不类之举,对此不屑一顾。但队员们不畏个别村民的流言,执着追求自己的目标。农成功、农成高兄弟俩联合搞建筑,成了包工头,每天都有六七十元收入,但兄弟俩从小热爱表演,表演队组建以来,他们主动协助农庭兴搜集民歌民谣,晚上参加排练。每次有演出任务,就放下手中活,宁可收入少也要参加表演。虽然每次表演只有30元的劳务费,比做建筑工收入少了一半,但他们并不计较得失,而是醉心于民俗风情表演,为推介“短衣壮”民俗风情文化而努力。

    40多岁的中年妇女农美娥虽然只有小学文化,表演基础差。起初,她学着表演队员的样子哼起山歌,常常唱着唱着就走了调子,让旁人笑得前俯后仰。可她不服气,有空就练起山歌来,就连挑东西也一边甩着手一边和着节拍哼起山歌,一些村民听到了甚至忍不住掩嘴低笑,但她不害羞,坚持自娱自乐。渐渐地,农美娥演唱水平大有长进,最终成为表演队里唱得最好的一名山歌手。

    最小的队员农艳婷入队时只有6岁,她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利用晚上和节假日参加排练;有演出任务时,由上级有关部门帮助协调向学校请假。如今,已读四年级的她只要有演出任务,她都乐意接受。她在表演中不但得到锻炼,增加胆识,学习成绩也保持优良。像农艳婷这样年龄的小队员共有4名,他们在宣传民俗文化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情歌对唱幕后故事多

    “哎——阿娋(壮话:妹妹)长得真漂亮,皮肤白的如糍粑擦过油,叫阿貌(壮话:小伙子)我怎不爱恋?”“阿貌长得真帅气,阿娋我像坝上条小鱼,哪敢跳到坝下去追求你……”这是板价民俗表演队表演的一组情歌对唱词。声声入耳,句句醉人。

    虽然表演队俊男靓女们对唱山歌那么动听,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却鲜为外人所了解。其实,表演者当中,有的是兄弟,有的是父女,有的是夫妻、有的是母子,也有家公和儿媳同台唱对手戏的。

    农梅清是表演队里能歌善舞“歌星”,她唱的缠绵动人的《送嫁歌》迷倒多少观众,盛情难却的《敬酒歌》唱醉多少观众,声声留人的《送客歌》令无数游客流连忘返。在舞台上,常有一个20来岁英俊小伙子叫农卫明,与她配合表演得非常默契,人们都说他们是一对好搭档,他们精彩的表演常常让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农卫明在台下却对这位“情妹”称呼起“妈”来。原来,农梅清就是农卫明的母亲,母子俩已同台表演3年多。

    年近60岁的农文邦经常与约30岁的农兰英同台表演,但他们没有一丝拘束。原来,农兰英是农文邦的儿媳妇。家公与儿媳妇同台表演成了当地的美谈。

    农泰安与妻子在家里是一对恩爱夫妻,不管农活多忙多累,总是夫唱妇随,琴瑟相和。有演出任务时,双双同台表演,台上俨然是一对情侣,情意绵绵,台下恩恩爱爱,让人羡慕。

    山歌唱响和谐村屯

    近年来,板价民俗风情表演队成绩斐然:2004年,参加大新县“农行杯”山歌比赛中,夺得6个奖项;2006年参加崇左市“农村欢乐演出年”文艺比赛中夺得2个奖项,同时获自治区文化厅2个奖项。2007年参加崇左市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暨壮族山歌大赛中,获最佳作品奖和最佳表演奖;2008年参加崇左市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暨第二届壮族山歌大赛中,荣获最佳命题创作奖、最佳作品奖和二等奖;2008年参加崇左市第三届“文化遗产日”原生态展示会,获三等奖……

    “短衣壮”民俗风情表演的节目都是队员自编自演,内容主要有迎客送客歌舞、敬酒歌、催眠曲、制作五色糯米饭、舂糍粑、山歌对唱、纺纱、织布、织棉等短衣壮民族文化和风情的再现。

    “短衣壮”的风情习俗引起中外媒体的关注,《中国民族杂志》、中央电视台、台湾年代电视台、香港亚州电视台、凤凰卫视,联合国官员、日本、美国等众多媒体相继给予报道,使“短衣壮”名声远扬,受到世人关注,为一睹“短衣壮”风采,游客们纷至沓来,昔日闭塞的山村如今变得热闹非凡。

    而板价村在民俗风情表演队的推动下,该村的环境卫生有了根本改观,村里硬化了屯道,社会综合治理明显好转,文明风气蔚然成风。2009年6月板价村获得“大新县十佳文明屯”荣誉称号。

    表演队队长农庭兴也因成绩突出,于2008年12月被自治区评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1]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微支持,请随意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相关阅读
  耕耘边关热土 展示民俗风情  黄锦娉 李建勤 2010-8-29
  [传说]侬智英与狄青的千年秘密(二)  农泽文 2014-6-9
  “宗族有爱,农族兴旺” 爱心助学倡议书  中华农氏宗亲联谊会公益慈善部 2017-8-26
  难忘的秋游  桃花源小学 农凯钦 2017-1-19
  “山猪大王”的致富经  李翔 黄浩能 梁真 2013-6-24
  广西防城港市农氏字辈  农氏 2013-6-22
  勤劳致富作表率 创先争优树标兵  吴心砚、岑延年 2011-7-15
  农雪梅夫妇返乡创业记  黄丽兰 2009-8-18
  父亲和他的庄稼  侬永元 2014-10-29
  农毅书画作品欣赏  农毅 2011-9-7
 
 
芳名榜 | 本站宗旨 | 目标愿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访问统计: 00025264596 
友情链接:
农氏网百度农姓贴吧姓氏321文化网


传真:(请尽量网络联系) 联 系 人:农杰雄 邮政编码:361015   
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枋湖北二路    邮箱:nongshiwang@qq.com
农氏网© NongShi.ORG    管理     琼ICP备09002287号-1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