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氏网
资料征集
资料征集
在线族谱

文章检索

农氏网 >> 源流考究 >> 侬王山寨考察手记
侬王山寨考察手记
来源:农氏网     作者:侬兵     上传时间:2010-2-2 14:12:27   点击数:22047


  传统延续
  侬智高领导的抗交反宋斗争,开创了边疆人民的抗侵略反压迫传统,然而历代封建统治者却把这带地方诬为“贼窝”,把雷火峒土著贬为“蛮氓”。有句俗语云:“嘿根不嘿根布法,当马不当马云南。”(嘿:做。根:人。布法:下雷土名。)译成汉语是:做人不做下雷人,当马不当云南马。下雷地处穷乡僻壤,历来被人视为瘴疠之地,环境恶劣,人不开化,野性不改,难以驯服。其实这正是雷火峒土著的不屈本性,把下雷人与云南马相提并论,完全出于反动统治者的恶意攻击。
  侬智高失败累及土著居民。下雷许姓州官和七大异姓贵族,是这个地方的仕宦豪门。他们把土著居民诬称为“卜曼”(村佬)、“乜曼”(村妇),“卜(山佬)、“乜”(山妇)。二十四寨土名“布陇”(岭顶片),那里的居民被诬称为“陇黑”,(不开化的岭顶部族),二十四寨以外的村民被诬称为“曼黑”(愚昧的村社部族)。官家和贵族要乡下人尊称他们为“老爷”,称街上妇女为“媚娘”,乡下人要自称为“概”(奴隶)。“概”这个自称沿用很久,迄今中越边民还有人使用,表面上是人际关系的称谓,其实是主奴关系的残余。这种严格的等级差别,明显地带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烙印。
  提起侬智高便很自然地联系到狄青,侬狄是死对头。当权者历来褒狄贬侬,老百姓却扬侬抑狄,两者态度截然不同。前面说过,下雷许姓土官家族的子女称父亲为“阿狄”,而叫侬智高为“蛮狂”,就是具体表现。下雷土州建立后,官署北面和南面都种植了几株扁桃树,州官说这是狄青追逐侬智高到雷火峒时栽的,这种说法代代相传。狄青到底到过雷火峒没有?无据可查,但土州衙门外围确实有几棵高大挺拔的扁桃树。1958年砍掉了南面的那几棵,北面的两棵枯死了一棵,剩下的那棵如今还枝叶繁茂,根部粗壮,三个人牵手合抱不拢。这棵常青树未必是狄青所种,很可能是州官为自己邀功而编造出来的谎言。 在今大新县、天等县、靖西县、德保县一带,都称侬智高为老彝,“彝”是汉音壮义,意为首领,也写为“乙”、“益”等字,属同音异字。这带地方有很多老彝的故事流传,都是赞扬侬智高的。下雷有演土戏(壮剧)的传统,有一出《狄青被围》的土戏,其内容是说侬智高把狄青围困在高山之巅,旷日持久,没有救兵,弹尽粮绝。狄青深感绝望,发出末日来临的哀叹。这出戏的内容大概取材于《五虎平南演义》这部小说,而壮剧里围困狄青的那座山看来是指岜特山了。这出戏民国时期还搬上舞台,其台词琅琅上口,广为流传。
  《五虎平南演义》一书影响颇广,书中有一名女将叫段红玉。在作者的笔下,这位“蛮女”是侬智高麾下的猛将,英勇顽强。当地人受这本书的影响,寻根究底,都说段红玉是巷汤人。巷汤今属越南,是中越边境上的一个村庄。侬智高部将有没有段红玉这个女性?是历史人物还是艺术形象?很有必要澄清。
  人民群众对侬智高尊崇备至,以壮族有这样的英雄人物而感到自豪。不过长期以来因受到种种失实的宣传而形成糊涂观念。最明显的一点是,认为自己的祖先是随狄而来的山东省青州府益都县白马街人,这种看法,几乎遍及左右江流域的广大乡村,就连因侬智高反宋失败而被迫改用农姓和赵姓的侬氏部族后代,也有不少人认为农姓源于雁门,赵氏来自天水,不承认自己是土著后人。1998年,大新县提拔干部,一位姓玉的下雷籍干部列为擢升对象,他自我介绍时,在籍贯一栏写上“祖籍山东”几个字,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如此以讹传讹,造成了牢固的传统偏见。山东白马街有多大?竟有如此众多的随狄平蛮官兵在广西落籍,左右江地区难道没有土著居民繁衍吗?这个问题与侬智高反宋关系密切,值得探讨研究。
  侬智高抗交反宋对后代影响很大,当今的中越边境居民更感受到这种影响的程度。尊重历史,正视现实成为两国边民对待这一历史事件的态度。《宋史》卷488《外国传》载:“交趾本汉初南越之地……广源旧隶邕州羁縻,本非交趾所有也。”广源州,思浪州、雷火频婆四峒,唐宋时期皆为羁縻州峒。宋沿唐制,在这些州峒设立官署,委任当地土酋负责治理。由于交趾王的猖獗,使这带地方生灵涂炭,侬智高奋起抗击,这就是侬智高对这带地方进行治理的重要措施。侬智高同交趾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宋史》卷495《蛮夷传》又载:“交趾攻拔傥犹州,执智高,释其罪,使知广源州,又以雷火频婆四峒及思浪州附益之。”这段话表明了交趾王欲笼络侬智高的伎俩,更重要的是暴露了他的穷兵黩武本质和侵略行径,同时也可以看出,这几个相邻州峒关系密切。这些州峒,当时是宋朝疆域。而广源州、思浪州、雷火频婆四峒分属不同的国家,两地居民变为跨境民族,那是后来之事。
  然而,地分两国,情发一心。中越边境居民历来和睦相处,友好往来,这是固有的优良传统。侬智高是两国人民共同崇拜的英雄人物,两地都建立侬智高庙常年奉祀,侬智高的故事传说都在两国民间广泛流传。两国边民通婚、互市、交友,从不间断。亲戚团聚,朋友往来,只要谈到侬智高就格外亲切,即使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一提起侬智高便很快沟通感情,一见如故。侬智高是维系中越两国人民团结的纽带。再说,侬智高败走大理之后,其部属散居泰国、老挝、缅甸,在居住国兴家立业。他们的后代思土怀乡,不忘祖宗,为中泰、中老、中缅架起了友谊的桥梁,传为佳话。从这个意义上说,侬智高没有国界,他是同根生民族的一代伟人。
  侬智高起义影响深远,以侬王山寨为中心的二十四寨也因此扬名。历代统治者都把二十四寨视为“贼窝”,当地居民备受歧视。民国后期,下雷老百姓被迫担公粮去龙州,步行单程三天,中途要投宿。店主一听说是二十四寨的人,便十分害怕,拒不接纳。二十四寨的民夫迫于无奈,只好寄居屋檐之下。这是发生在民国年间的事实,并非虚构,这是历来恶意宣传的结果。
  其实,以侬王山寨为中心的二十四寨,从来就是英雄豪杰的聚义之所。远的不说,就近代而言,清朝晚期三点会的活动,就以侬王山寨为联络点。下雷官族许铨宝领导的反土官斗争,侬王山寨就是他的根据地。当地群众踊跃参加许铨宝的队伍,斗争的结果动摇了土官的统治,加速了土司制度的瓦解。中法战争时期,侬王山寨是一个据点,“刘二打番鬼”的传说到处流传。后来,老桂系陆荣廷在这里设立营盘,派兵驻守,退役的老兵落籍本地,当地人称之为“兵老陆”(陆老帅之兵)。这个地方后来每年开两次歌圩,四月下旬和八月下旬为圩期,人们载歌载舞,祭拜将军庙,纪念历代英雄。
  到了现代,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风起云涌,侬王山寨成为农民赤卫军的集结地。唐飞麒、陈土祖和二十四寨的有志青年农高田等,在这里成立广西镇南道农民武装统领部,组织农民武装队伍。1930年初,这支队伍开赴龙州参加龙州起义。后来跟随邓小平北上攻打靖西叛军,撤退时,掩护邓小平过境,安全到达右江根据地,完成了战略转移的任务。后来,农高田在中越边境坚持地下斗争,认识了胡志明,结为好友,秘密来往,侬王山寨留下了胡志明的足迹。1949年,我党领导的左江游击队,以二十四寨为据点,成立龙湖游击独立大队,以侬王山寨为前哨阵地,同国民党残余势力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取得了最后胜利。


上一页  [1] [2] [3] [4] [5]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微支持,请随意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相关阅读
  【新年特惠】欢迎订阅《侬智高及其家族历史古今》  《侬智高及其家族历史古今》编委 2023-1-7
  【书讯】《侬智高及其家族历史古今》将由方圆出版社出版  农氏网 2022-12-23
  广西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一行四人到云南广南县对壮族首领侬智高的历史和侬氏土司文化开展调研  广南农侬氏族委会 2022-6-29
  关于重建民族英雄侬智高庙的倡议书  侬智高族裔联谊总会 2021-11-13
  广南侬智高历史文化寻亲之旅暨侬智高族裔联谊总会周年庆典邀请函  侬智高族裔联谊总会 2021-10-16
  论侬智高反宋的实质:保境爱国正义战争  梁庭望 2020-11-1
  重要公告  侬智高族裔联谊会筹备委员会 2020-10-31
  邀请函  侬智高家族后裔联谊会筹委 2020-10-29
  2017奖助学金发放典礼简缉  农之初 农良富 农函霖 农尚华 2017-10-11
  “第一书记”名录:百色篇  新华网 2013-4-23
 
 
芳名榜 | 本站宗旨 | 目标愿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访问统计: 00025340455 
友情链接:
农氏网百度农姓贴吧姓氏321文化网


传真:(请尽量网络联系) 联 系 人:农杰雄 邮政编码:361015   
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枋湖北二路    邮箱:nongshiwang@qq.com
农氏网© NongShi.ORG    管理     琼ICP备09002287号-1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