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氏网
资料征集
资料征集
在线族谱

文章检索

农氏网 >> 源流考究 >> 侬智高率部落籍元江行踪考
侬智高率部落籍元江行踪考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作者:何正廷     上传时间:2010-6-28 15:31:30   点击数:18330

二、侬智高与元江傣族大姓那氏的关系

    前引《滇志》、《广南府志》、《元江府志》均言:“智高至和泥,即今元江,孑身投蛮”,被蛮人“鸩而杀之”,但却又都说落籍于和泥聚居区内的侬人首领是“侬智高之裔”或“侬智高余孽”,这说明侬智高确实到了元江,但说他“孑身投蛮,蛮人鸩而杀之”,却与大量史实不符,应是修志的封建官僚施用“以夷治夷”的惯技所使然,目的是要挑拨侬人与和泥两大族群之间的关系,如同说侬智高被大理段思廉“杀害”并“函首送开封”一样,意欲离间壮族侬氏族人与白族段氏族人,险恶用心早已昭然。然而,虽说元江一带侬人的首领为侬智高之裔,但元江自宋代以降,却不见有侬氏人家,见之于志书的,倒是称雄于当地数百年的那氏家族,那么,侬智高与那氏有何关系呢?笔者几度到元江傣族地区调查的资料表明:元江那氏实为侬氏。傣腊人口碑传承的先祖——那大老爷(也称刀代或启发傣),便是侬智高的化身。
    傣腊老人普遍说,他们的祖先——启发傣是一位智勇双全的首领,曾多次打败汉人的军队。他带部队来到元江,要求当地头人给一块“狗跳”的地方落脚,当地头人想,狗跳的地方不会有多宽,便答应了,但启发傣在狗尾巴上挂鞭炮,使狗在元江坝子里狂奔,故现在元江坝子里傣腊人居住的地方都是狗跳过的地方。还说启发傣在元江为民除害,入龙洞斩杀了一对作恶多端的蛟龙,但被螺蛳夹伤了脚,不治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将他的遗体埋在者戛梁子上,并在坟边立了石马、石象,可是人们常听到坟里有敲鼓声,晚上,石马石象还会变活来吃庄稼;又说启发傣的灵魂没有死,复活后的启发傣要做皇帝,三斗豆子,四斗麻子都会变成他的士兵。当地头人听了十分害怕,便挖坟取出他的尸骨辗细,拌泥巴塑成铜像,用铁链锁起,用钉子钉住塑像的四肢,供在元江文庙里,目的是叫启发傣永世无法复活。在另一传说中,启发傣则称作“刀代”,著名的《刀代斩蛟》的故事,与启发傣入龙洞斩杀蛟龙的故事如出一辙,如今,在元江龙洞门口仍立有纪念“刀代斩蛟”的石碑。还有一个《那家坟的传说》,在此传说中,启发傣又被称作“那大老爷”,说那大老爷年登八旬,请来云游道人(也称道公或端公),帮选龙穴吉地以备日后使用,最后选定在者戛梁子,坟墓建得十分雄伟,墓旁立有石马、石象、石鹿、石狮、石鹤,墓内置八VI棺材,那大老爷过世后放在最底层的棺材里,上面七口都是空的,随葬物有芝麻、绿豆各三斗,其后因年深日久,人世沧桑多变,此坟几经破坏,如今已面目全非。
    以上启发傣、刀代及那大老爷的故事,笔者以为便是历代御用封建史官,歪曲侬智高率部进入元江坝子的史实,并谎称他人和泥、被鸾人鸩杀、思廉函其首归宋的客观依据。
    元江志书无侬氏人家的记载,但有关那氏大姓的记载颇详,主要内容说:宋仁宗嘉韦占四年,那氏据元江,元宪宗时内附,“明洪武十四年,那直率众投诚纳款,输赋于西平侯沐英,英为奏请,赐玺书褒之……洪武十七年,那直备象马方物,亲身赴京朝贡……永乐二年,直子荣赴京朝贡……嘉靖中,那鉴为乱”等。明末清初,那嵩、那焘、那烨随李定国反清,宁死不降,被吴三桂剿灭。元江县政协和县史志办的同志介绍说:其后那氏族人恐遭杀戮,遂改姓刀、方、罗、白,但仍以那家坟的那大老爷为“四姓共祖”。在调查中笔者还发现,逃亡到红河甲寅的那氏族人又恢复了侬姓。据现在甲寅乡的侬克斗、侬理才说:“我们的祖先是从元江搬来的,在元江时以那为姓,就是那知府家,祖先的坟地很出名,后因罹难才迁来红河,这事弄梅大寨的侬姓人家家家知道,最早来弄梅的先祖名叫那保举,祖坟上的碑文刻的也是那姓。”
    依上所述,元江那氏即侬氏已是不争的事实。笔者还发现:元江汉语方言读“那”为“诺”,“诺”、“侬”两字读音十分相近,翻译时较难分辩。且在宋代,人们避讳“侬”姓,以免遭受杀身之祸,而以“那”姓代之,当在情理之中。
    “那大老爷”又何以称之为“刀代”呢?这问题不懂壮傣语的同志很难理解,而懂壮傣语的同志则一说就通。在壮语里,“刀”通常被译写作“道”。“道”一作动词,一作名词,一作代词。作动词意即“回转”,如“特磨道”的本意就是“雄牛回转”,相传壮族祖先就是以“雄牛回转”之地为吉祥发达之地,遂于其地建寨居之,此地便是今天的广南城;也正因为如此,“道”在壮语里便成了广南城的专用名,当地壮语讲进广南城为“杯道”;又由于中央王朝册封居住在城中的壮族首领为官,故城里的达官显贵们便被称之为“滚道”或“坤道”,其儿孙叔侄则统称为“抱道”,“道”成了专门称呼达官贵人的代词。“滚”、“坤”即人也,“抱”是小伙子的意思。在傣语里,“刀”除不作专用地名之外,作动词和代词的含义均与壮语一致,但“刀”后来由官贵的意思发展为姓氏,“刀代”以刀为姓便是如此。“代”也被译写作“岱”或“德”,有方位词、地域名词和族称三重意思,原意为“下方”或“南方”,其后文山、广南的壮族便称位于东南方地势较低的左右江地区为“勐岱”,称居住在“勐岱”的人为“布岱”或“普岱”。于是“勐岱”由“下方”扩展为“岱人地区”两重含义,“布岱”或“普岱”含义也有“下方人”和“岱人”的双重意思。依壮傣语有关“代”(岱)字的原意解释,“刀代”应作“南国官贵”或“岱人贵族”解。在广南壮族古代经诗里,均不直呼侬智高的名字,操北部方言的壮人称他为“翁德”,操南部方言的壮人称他为“宏岱”,“翁”或“宏”皆是皇帝的意思,“翁德”或“宏岱”意即“南国皇帝”或“岱人之王”。“刀代”与“宏岱”之别:一是“南国贵族”,一是“南国皇帝”。从“宏岱”到“刀代”,或许即意味着侬智高到元江后,已不再自称皇帝,而仅以贵族即“大老爷”自居了。
    本人在元江调查时,还意外地得知,该县文化馆收藏有那氏家族的一块“布召剧”碑,觉得十分稀奇。因为给逝去的先人立碑,并在碑文中间大书“布某某”的,仅为文山、广南一带的壮族丧葬习俗中所独有。经查实:此碑中间书“明故显考布召剧之墓”九个大字,右边书“皇明永历岁次丁酉季冬月吉旦”,左边书“孝男丙鸠立”。依碑文所记时间推断,此碑应当是1675年时的文物。“布”在壮语中为爷爷的意思,笔者宗亲中就有布丁、布令,其墓至今尚存。明代广南侬土司中也有称为“不(布)花”的,据估计,现在文山、广南一带遗存的壮族古墓碑中,书“布某某”的不下千冢。“召(昭)”,壮语为主、头、首、王的意思,侬智高之父侬全福便称“昭圣”。后为姓,也译写为“赵”,在广西被说成是赵宋朝廷所许,《桂海虞衡志·志蛮》载:“智高乱后,侬姓善良,许从国姓,今多赵氏”;
    “剧”壮语为“大”的意思。“召剧”壮语的意思即是“主子”、“大头人”、“大首领”或“大王”。“布召毫之墓”也可解释为“大王爷之墓”。从墓葬的特有习俗及碑文内容看,“布召剧”碑的主人那氏,只可能是来自文山广南的壮族大姓。而元江来自文山广南的壮族大姓,史书记载的只有侬智高的族人及后裔。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微支持,请随意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相关阅读
  【新年特惠】欢迎订阅《侬智高及其家族历史古今》  《侬智高及其家族历史古今》编委 2023-1-7
  【书讯】《侬智高及其家族历史古今》将由方圆出版社出版  农氏网 2022-12-23
  广西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一行四人到云南广南县对壮族首领侬智高的历史和侬氏土司文化开展调研  广南农侬氏族委会 2022-6-29
  关于重建民族英雄侬智高庙的倡议书  侬智高族裔联谊总会 2021-11-13
  广南侬智高历史文化寻亲之旅暨侬智高族裔联谊总会周年庆典邀请函  侬智高族裔联谊总会 2021-10-16
  论侬智高反宋的实质:保境爱国正义战争  梁庭望 2020-11-1
  重要公告  侬智高族裔联谊会筹备委员会 2020-10-31
  邀请函  侬智高家族后裔联谊会筹委 2020-10-29
  [记事备忘]广西图书馆馆藏农侬氏族谱家谱  农氏网 2009-12-26
  [收集]农氏字辈  佚名 2010-1-19
 
 
芳名榜 | 本站宗旨 | 目标愿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访问统计: 00025333998 
友情链接:
农氏网百度农姓贴吧姓氏321文化网


传真:(请尽量网络联系) 联 系 人:农杰雄 邮政编码:361015   
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枋湖北二路    邮箱:nongshiwang@qq.com
农氏网© NongShi.ORG    管理     琼ICP备09002287号-1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