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氏网
资料征集
资料征集
在线族谱

文章检索

农氏网 >> 源流考究 >> 农(侬)氏部族的千年历史演变
农(侬)氏部族的千年历史演变
来源:农氏网     作者:农贵新     上传时间:2020-9-13 0:06:15   点击数:14354

  农氏和侬氏是中国和越南少数民族姓氏,农氏与侬氏从何而来,两者是什么关系,其部族在历史上留下哪些记忆,是土著民族还是外来民族,“汉农”与“壮农”有区别吗等,本文基于历史资料研究和逻辑推理,提出以下看法。

  一、农姓从何而来?

  关于农姓起源主要有几种说法,一是壮族先民对森林图腾发音为姓,二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三是古代农业官职为姓氏,四是蒙古族汉化改姓为农,等等。在这些说法中,第一种说法最为可靠。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要从姓氏演变的历史发展谈起。我国姓氏起源最早追朔到炎帝、黄帝时代,在夏商周时代,姓氏是属于贵族的,平民百姓和奴隶通常没有姓氏。春秋战国时代,国家之间的战争十分残酷,为了方便税赋、征兵、劳役等需要,以秦国为首建立了户籍管理制度,将姓和氏合二为一,每个平民家庭都建立户口登记档案。

  在秦始皇统一岭南之前,广西一带居民有名无姓,如抑制秦军入侵的首领名叫“呼吁宋”,秦统一岭南之后,赵佗在他经营的南越国推行“和辑百越”政策,即分封越人首领为王,实施高度自治管理,在所有部落全面推行户籍登记制度,以森林为家园和崇拜图腾的我们先祖部落,就将森林的发音“侬”为姓(发音为“农”)。在古吴越一带,汉字“侬”是对人的遵称,因此,部落先祖们乐见以“侬”为姓氏。

  有关侬姓的历史记载,最早见于北宋时期出版的《新唐书》,该书记载,在公元850年前后,有屯洞首领侬金意、员州首领侬金勒、侬金澄、侬仲武等侬姓族人,这四人也是最早出现在史书文献中。

  从侬姓变为农姓,始于北宋时期侬智高反宋起义失败之后。1052年,侬智高以五千人起兵,自立为南天王、仁惠皇帝,1053被北宋名将狄青所败,同年宋仁宗就下令诛灭侬氏部族,时任广南西路安抚使兼桂州知州的余靖大开杀戒,宋朝境内侬姓族人或改为农姓,或更改为赵姓(当时的国姓),只有少量族人不更姓氏迁移到交趾国、大理国等地,从此侬姓裂变为农姓、侬姓、赵姓(壮族)三姓。

  所以说,农姓、侬姓、赵姓(壮族)是一家亲,同根同源,都流着侬姓部族的血统。尤其是“侬”和“农”姓,在相当长时间里,仍然保持着同根同源的亲族理念。如元朝初期(1275年),侬士贵率那爪州农天成、阿吉州农昌成、上林州农道贤等37州县,10万民众,脱离广南西路宣抚司归附云南行省,云南行省任命侬士贵为宣抚使,奠定了广南侬氏土司基础,该土司历经了元、明、清三代王朝而不倒,侬郎恐等人曾出任宣抚等官职。

  目前农姓、侬姓、赵姓(壮族)族人已有相当规模。据2013年出版的《中国四百大姓》(江西出版社)数据资料:2010年全国农姓人口为62万人,姓氏人口全国排名为189位,其中广西为农姓人口第一大省。与农姓密切相关的侬姓,全国人口排名在400位之外,即总人口数量少于8万人,具体数量不详。此外,据有关资料报道,广西壮族的赵姓人口约为52万人。据此推测,目前国内农、侬、赵(壮)姓族人的总人口约120万人。此外,越南的岱族和侬族总人口超过180万人,其中有许多是农姓族人,但具体数量不详。

  关于农姓是炎帝神农氏后裔或农业官职为姓氏不可信的原因,主要是“农”“侬”不分。无论是神农氏、农业官职,都指向“农”姓,而不是“侬”姓。在众多历史文献记载资料中,在北宋之前只有“侬”姓出现,没有“农”姓出现过,如国内姓氏研究最具权威的史书《通志‧氏族略》 资料(公元1161年成书),该书共收录姓氏2255个,文献中只有“侬”氏,没有提及“农”氏,也就是说北宋之后才出现“农”姓。更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人认为农姓是直接来源于炎帝神农氏后裔的姓氏,其实,这是一厢情愿的提法,几乎所有华人、越南人等都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即是炎帝、黄帝的后裔,而炎帝和黄帝是中国历史传说人物,自三皇五帝,到夏、商、周,乃至秦汉时期,在历史文献记载中,从未发现有农氏(姓)人物,直接唐代才有侬姓人物记载,此后才有农姓人物记载,可见,农姓来自炎帝神农后裔的说法很不靠谱。

  而“农”姓源于蒙古人南迁的说法更离谱,蒙古吞并南宋建立元朝,从此蒙古人才南迁,而据史料记载,唐朝时期已经有侬姓了,这比元朝时期要早好几百年,而农姓在南宋也已经出现。

 

  二、农(侬)部族兴衰历史演变

  农(侬)姓部族经历了哪些历史兴衰演变?总的来说,农姓部族起步于2200年前的汉朝,兴盛于1300年前的唐朝,强盛于约1000年前的宋朝,没落于北宋后期,元朝之后,含明朝和清朝,乃至近代和现代,农姓部族缺乏统一信仰、统一语言,几乎处于无组织状态,部族的影响力日渐衰弱。

  西汉期间,尤其是赵佗治下的南越国,通过越人自治,使许多原始部族(部落),演变成有姓有名的封建领主部族,侬姓部族得于形成和发展。此时,广西一带地广人稀,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元始二年时(公元2年),郁林郡(主要包括南宁、柳州、百色、崇左等地)共有12415户、71162人。其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差,农业生产落后,温饱问题突出,出生存活率低,人口死亡率高。此时,虽然侬姓部族已形成,但人口数量相当少,布局较分散,部族力量微弱。

  唐朝期间,贸易相对繁荣,侬姓部族通过易货贸易,出售土特产品换取大量生产生活必需品,由此兴盛起来。据《新唐书》记载:“天宝初(约公元742年),黄氏强,与韦氏、周氏、侬氏相脣齿,为寇害,据十馀州。黄氏、侬氏据州十八,经略使至,遣一人诣治所,稍不得意,辄侵掠诸州。”可见,侬氏部落已成为部落兼并战争的主角。文献还记载:“大和中(约公元836年),经略使董昌龄遣子兰讨平峒穴,夷其种党,诸蛮畏服。其后侬洞最强,结南诏为助。懿宗(公元833年-873年)与南诏约和,二洞数构败之。”从这段记载看,侬姓部族人多势众,控制了许多地方州,部族影响力较大,且与南诏国关系非常密切。

  唐朝时期侬姓部族的兴起,与当时管理制度密切相关。唐朝为了有效管理广大国土,对边境地区普遍实施“羁縻政策”,即高度自治管理,即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象征性朝贡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各地首领管理。唐朝初期,左、右江和红水河流域就设置四十四个羁縻州、五个羁縻县、十一个羁縻峒。这种政策促使各宗族势力角逐各羁縻州、县、峒首领,为此展开了激烈的武力争斗,“侬”氏部族在这场角逐征战中不断强大起来。

  北宋期间,是侬姓部族最强盛时期,这主要得益于侬全福管辖的广源州境内盛产黄金。当时常有珠江流域的商人来收购黄金和贩卖商品,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汇聚,使侬姓部族在经济上相对富足,在社会文化上进步较快,使其宗族势力在角逐各羁縻州首领中脱颖而出,势力范围也不断扩大。据历史资料,侬智高能够以五千人起兵,而北宋时期兵民比例约为1比20计,考虑到部族起义的特殊性,兵民比例缩小为一半,即1比10来推测,当的侬氏部族人口数量已达5万人以上。

  侬智高起义失败之后,自1053年起,北宋朝廷对侬姓族人长达十多年的追杀清除,侬姓部族由此败落。据史学家刘锡蕃著《岭表纪蛮》记载“宋仁宗时,侬智高遂以广源蛮叛,陷邕管,围广州,两粤震动。……侬氏历世所植之势力,根本坍毁,无术谋恢复。今其族仍然‘强宗’,改侬为农。或易姓为赵。”可见,北宋时期的侬姓部族已分崩离析。

  此后的近千年间,无论是农姓部族,还是侬姓或赵姓(壮族)部族,再也没有强大的部族影响力。分离的农、侬、赵(壮)族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甚至不相往来,没有团结就没有力量,分裂的部族从此失去往日雄风。

 

  三、农(侬)氏族人在历史上留下哪些记忆?

  在中国和越南历史名人中,侬智高(1025年~1055年)是其中之一。侬智高生于广源州首领之家,其父侬全福被交趾国诱至升龙(河内)杀害,侬智高发誓与该国不共戴天,团结带领侬氏族人坚决抵抗交趾侵略,因实力过于悬殊难以凑效,多次上书朝廷出兵救援,腐败朝廷非但屡次拒绝,还狠心断绝货物贸易,武力攻击侬智高部族,官逼民反,皇佑四年(1052年)四月,侬智高举兵反宋,数败朝廷征剿之兵,次年正月,侬智高败于狄青大军,后流亡大理国。对于侬智高的历史评价,在中国大多持贬义态度,如《通志‧氏族略》中提到:邕州贼侬智髙。在越南则相反,大多持褒义态度,在民间,他的高大英雄形象广为流传。作为后人,我们应客观全面评价侬智高的功与过。

  对中国而言,如果没有侬智高起义,壮族人民的国民心态就不会向着中原,左右江、郁江领域大片领土将不保。民心是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根本。正是侬智高为报杀父之仇,与交趾国决裂与抗争,让左右江壮族人民统一思想,誓死不为交趾国民,这是让交趾国虽然多次侵犯广西,但始终不能得到广西的根本原因。如1053年,交趾国趁宋朝和侬智高两败俱伤之际入侵广源州,并遣人招诱侬智会(侬智高弟弟)、侬宗旦、侬日新、侬盛德等归顺,但他们都“不苟且于交趾李朝的软硬兼施,率领丁壮阻塞隘路,自保境土,不肯附贼”(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并于1062年归附朝廷。

  对越南而言,如果没有侬智高起义,越南的北方少数民族岱族就不会成为其国民,高平、谅山等广大地区将不复存在。由于宋朝大肆屠杀侬姓族人,而交趾国大开国门欢迎他们,所以,不少侬姓族人心向交趾国,高平、谅山等地的侬姓部族顺势归附交趾国。交趾国不仅得到大量侬姓部族人口,更重要的是占据了这些地形险峻、易守难攻的深山密林地区,成为交趾立国、强国的天然屏障。从此之后,该地区成为越南抵抗北方政权入侵,或北上进军广西,保卫越南首都河内的地理屏障。

  在历代科举考试中,农奭(shì)是农姓族人考取进士第一人。科举考试制度始于隋唐,每次考试都要公榜且大都有史书记载,这成为考究历史的重要史料。嘉靖《南宁府志》卷六《科第.宋进士》载述“绍兴二年(1132年) 农奭,南宁军人”。嘉靖《广西通志》卷九《选举表.进士.宋》载述:“南宁  绍兴二年张九成榜 农奭。”南宁军,即南宋时期的广西路南宁军,即目前的海南省儋州市。从这些资料看,南宋时期农奭考中进士,是海南儋州市人。进士比举人高一个层级,可以担任京城官员,但由于当时战争连年,农奭是否担任了京城官员,至今没有相关文献来佐证。

  值得一提的是,郑樵撰的《通志‧氏族略》五对《侬氏》的载述为:元丰(1078至1085年)登第有侬奭。青州人。清朝雍正《山东通志》卷一五《选举制.宋制科》也载述:侬奭,益都人。但这种记载充满着矛盾:其一,据1901年出版的益都县图志(392页)记载,山东青州益都县宋朝时期共十五名进士,却没有侬奭这个人;其二,2014年出版的《中国历代登科总录·宋代登科总录》资料,侬奭列为未确定登科人名单;其三,侬智高起义(1053年)之后,朝廷已将宋朝境内的侬姓族人强制改姓,不可能允许有侬姓族人参加元丰年间(1078至1085年)的科举考试,保留侬姓的大理国、交趾国族人也不可能跨国考试。由此可以推断,历史记载的农奭、侬奭就是同一个人,真正名字为农奭。

  在现代国际名人中,农姓族人的历史名人主要有原越南总书记农德孟,其姓名汉字又作侬德孟或侬德命,于1940年生于越南北太省纳星县强利乡,1958年参加革命,1963年加入越南共产党,1966年至1971年在原苏联列宁格勒林业学院留学,1972年在北太省林业厅工作,1986年在越共六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98年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2001年至2011年任越南越共中央总书记,多次访问中国。据传农德孟的农姓母亲曾是胡志明秘书,母亲把他生下来后不久便不幸与世长辞。此外,在柬埔寨的农谢也是国际历史人物之一,他生于1926年,外文名为Nuon Chea,中文名为“刘平坤”,曾是红色高棉二号领袖,很可能是其母亲是高棉农姓族人,但受限于资料,我们不得而知。

 

  四、我们是土著还是外来民族?

  目前保存的一些农姓族谱记载中,有不少注明为中原移居而来。如《广西横县旧农氏族谱》注明,有从雁门迁入山东青州,有雁门迁入浙江杭州等,以元代农宰询为一世始祖,原籍浙江钱塘。《广西都结州农氏土官族谱》认为,祖先随狄青征讨侬智高而来的宋朝内地的汉族人,因征战有功被裂土分封而定居等。这些族谱的记载,客观上形成了土著论和外来论、汉农和壮农两种不同观点,这也是长期困扰农姓族人达成统一共识和影响团结的主要原因。

  族谱又称家谱、家乘、祖谱等,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在魏晋南北朝时,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隋唐之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于民间。宋代以后,家谱政治功能的消退,家谱从世家大族走向了普通百姓。宋代家谱基本上都采用“小宗之法”,只记载几代十几代人,记载内容比较真实。明清时期,家谱大多采用“大宗之法”,追溯世系动辄几十世,牵强编造比较普遍,尤其是记载唐、宋、元朝之前的内容,可信度不高。

  但我们也要看到,在秦汉以前,广西人烟稀少,西汉时期的左右江流域总人口估计不超过2万人,唐宋时期人口数量激增,据北宋王安石《论邕州事宜》记载,当时左右江一带人口就有“生齿三十余万”(30万人),其中除了本地人口增长较快之外,中原地区的大量移民是其重要原因之一。而早在秦统一岭南时期,就非常注重通过中原移民与土著通婚来促进民族融合,如赵佗统治下的南越国鼓励军人与越人通婚,赵佗自己也迎娶越人新娘。所以,早期侬姓族人祖先或为原土著人,后来他们与中原迁移者杂居复合,其中不乏有山西、山东、浙江的移民者,有容乃大,吸纳了外来移民优秀基因、优秀文化之后,侬姓族群得以发展壮大。

  可见,族谱记载的外来移民的说法,有一定依据和道理,但要说农姓族人就是外来移民,显然是缺乏证据的。我国的族谱以父系家族记载为主,外来民族与农姓土著通婚,父系仍然为农姓,这说明通婚者以入赘为主,农姓族人的主体还是土著居民,是外来者均融入了农姓土著部族。退一步来讲,假如农或侬姓祖先(父系)真的是外来移民者,则早在秦汉时期就有这个姓氏,在众多历史文献资料中应有记载,但很遗憾,这个姓氏的人物和事件记载从未发现过。

  那么,为什么外来移民之说在广西各民族族谱普遍出现呢,这要从历史发展的民族歧视来观察。由于外来中原移民往往具有较好文化素质、较先进生产技能、较文明生活习性,因此,他们的社会地位比原住居民高些。为了弥补社会地位落差,原住居民在族谱中将自己先人说成早期的中原移民,既然大家都是中原移民者的后裔,先期移民者与后来移民者后裔的社会地位都应是平等的。这种做法,既提高了土著居民自信心,也促进了土著居民与外来移民的融合。所以,我们既要尊重历史记载,也要理性看待历史记载。

 

  五、农姓族人有壮农和汉农之分?

  如何如何看待“壮农”与”汉农”之争?汉族旧称汉人,是因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汉王朝国势强盛,在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称汉朝的人为“汉人”,汉朝之后,无论中原华夏后裔怎么改朝换代,人们都称其子民为汉人,这就是汉民族的来历。壮族旧称僮族,在古代曾先后称为西瓯、南越、骆越、濮、獠、俚人、溪峒蛮、乌浒等,明清有称为僮人、良人、土人等,但这仅仅是统称,没有进行居民登记认证。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许多民族都说成是汉族的宗支,致使许多少数民族隐瞒、更改了自己的族称,民族成份一直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即每个人都没有民族身份的户籍登记。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实行民族平等政策,每个公民的都要进行民族身份登记,即汉族、壮族等民族的身份登记,为此,许多少数民族纷纷提出自己的族名加以登记。据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汇总登记上报的民族有400多个,其中有的是自称,有的是他称,有的为一个族体不同的汉语音译,有的以居住区的地理名称而得名等等。1954前后,我国以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特征和共同语言为四大划分标准,在全国范围进行民族识别登记。根据这个划分标准,将聚居在左江、右江、邕江、郁江等壮族聚居区的大部分“农”姓族人分划为壮族并登记在案,他们以讲壮话为主,很多人也会讲白话(广东话)、平话、桂柳话等;分布在汉族聚居区的少数“农”姓族人划分为汉族并加登记,他们以讲白话(广东话)、平话等为主。

  显然,“壮农”与“汉农”的民族身份登记,在上世纪50年代才出现,此前均没有“汉农”、“壮农”之分,民族身份登记没有改变每个农姓族人的历史渊源身份,也就是说“壮农”、“汉农”同根同源,只是聚居地不同或语言有差异而已,大家都是土著侬族部落的后裔。

 

(作者:农贵新 原籍广西大新县)


[1]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微支持,请随意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相关阅读
  农(侬)氏部族的千年历史演变  农贵新 2020-9-13
  东南村第一书记农贵新被评为“全国扶贫系统先进工作者”  黄璐 2017-3-22
  农之政与李宗仁轶事  汤礼春 2014-6-6
  农喜耀:身残志坚的深山“红烛”  梁明海 何超 2009-8-17
  《雁门农氏宗族谱》农姓远史祖先梗况  综合整理人:农荣标、农春谦、农藉明 2009-12-27
  [传说]侬智高山聚英豪  黄忠相讲述 闭有恒整理 2010-1-9
  副院长农星东看望2014级新生  谢廷建 2014-9-30
  《上林县志》农姓烈士英名录  上林县志 2013-1-8
  农本豪当选全国“最美消防员”  苑长军 2013-6-17
  农秀飞:“蚕茧”劳模 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下雷镇人民政府 2024-8-6
 
 
芳名榜 | 本站宗旨 | 目标愿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访问统计: 00027415297 
友情链接:
农氏网百度农姓贴吧姓氏321文化网


传真:(请尽量网络联系) 联 系 人:农杰雄 邮政编码:361015   
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枋湖北二路    邮箱:nongshiwang@qq.com
农氏网© NongShi.ORG    管理     琼ICP备09002287号-1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