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宁明县城附近的寨密村,有个名叫陈邦垌的人,他身材高大,两条腿站在那里像两棵大树,手臂像横条那么粗,脚掌像簸箕那么大,耳朵大得像葵扇,两眼大得像柚子,两个鼻孔像两个小山洞,嘴巴张开像大山洞,两个大门牙像两把木饭勺,是个力大无比的巨人。
传说陈邦垌的籹把(壮语,母亲的意思)怀他时肚子特别大,大得像个大箩筐,他出生后三天吃米粥,十天吃米饭,天天增加饭量,刚一岁就长得有别人家十岁的孩子那么大,长到十岁时,一餐能吃一大锅饭,一次喝一缸水,长得牛高马大,房门都挤破了,床不够大,他籹把就砍来竹子搭床,把门拆开用树木绑成门,没有大被子盖,用稻草当被子来盖,没有大鞋子穿就用大竹子衣包住脚,没有大衣服穿用被围,就这样天天在长大,成为巨人。
那个时候宁明城水灾不断,原来是海龙王作怪,他常扇妖风,洪水泛滥,把县城周边的农田淹个白茫茫。连年失收,人畜饿死不断,大水来时人和牲口被冲走。陈邦垌食量太大,母亲说实在没有米下锅了,要带全家外出逃荒,陈邦垌想自己已经长大,应该帮忙做事,不要籹把担心,于是他到很远的山那边挖山薯,葛根,挑回来给全村人吃;又去挖河沟,垒河堤,有一天,有个老人来看他挖河道,说:“你挖了河道,洪水来了,人和粮食还是被冲走,要种大树才行,人住在山上才安全。陈邦垌听后到很远的山那边搬来三座山丘,堆在河边挡住泛滥的河水,一座在东边叫寨板,一座在中间叫寨干,一座在西边叫寨密。从河对岸回望,这三座山丘像卧着的大狮子,东边像狮子的头,中间像狮子的身,西边像狮子的屁股。陈邦垌在山丘上种上许多榕树,即遮阳又挡土,保护河堤,从此,泛滥的洪水被遏制,人们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有一年粮食大丰收,陈邦垌年纪老了,担心稻谷收割完运不回家,村民们都挑回家了,村民都说陈邦垌的稻一定烂在田里,陈邦垌说:“不急,不急,籹把不用担心,尽量割,啷儿有办法。”到太阳将落山时,陈邦垌才拿横条做扁担,带根牛绳来到田边说:“籹把,把割好的稻谷搬过来吧!”陈邦垌用牛绳把全部的稻谷捆成两大捆,用横条左插一捆,右插一捆,还叫籹把也坐上稻捆上,一下子就把全部的稻谷连籹把一起挑回家了。从此以后,四面八方的村民但凡有什么重活都找他帮忙,他们称他为勤劳善良的陈邦垌。
陈邦垌死后,安葬在寨密村大榕树旁边的土丘上。不知多少年以后,土丘旁边长出一棵很奇怪的树。这棵树枝叶不多,树干弯曲,很苍老,像月亮里的月桂树。
现在土丘还在,村民世世代代都在那里祭祀。
收集整理:农桂兰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