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农安业
- 时间:[2011/7/14 22:52:32] 邮箱:
凯文先生,我何时让你找不着边了?你不会是在戴着有色眼镜找人吧?本人坐不改姓行不改名,堂堂正正姓农名安业,意为天下无农不安,安居乐业。很遗憾,我的名字对你来说,还是“汉味”十足哦!也很令我不解的是,只见你冠名不愿写姓,你是不是觉得姓“农”不好而故意忌讳不写,还是你本就是“非农”呢?如你是后者,你完全没必要破费心机指指点点;若你是前者,觉得姓农不好,何不顺此机会去除“汉味”取个别的什么姓名呢?免得你也浑身汗(汉)味!韩国人改了其首都名不关中国屁事;台湾李登辉、陈水扁也跃跃欲试“去中国化”,结果也讨个没趣!我们农氏,没必要自讨没趣,连自家的姓氏也曲解了。农氏再怎么笨也还没笨到那个份上吧?,
你的“壮族农姓之“农”借音而已,根本没有汉字“农”字的意义,即与汉义无涉”的高论,鄙人真不敢苟同!这纯属也是你个人主观臆想而已,是人为的诠释!鄙人真不理解,壮族人祖先,在决定自己的姓氏时,明知“农”字汉意不雅听,他们为何还要以此为姓呢?若像你所说的那样只是“借”而已,为什么就借的那么准,就借这个非常不好听的“字”呢? - 姓名:凯文
- 时间:[2011/7/14 14:56:40] 邮箱:
农安业先生最终还是露面了,并且本性不移,一上来还是以裁决人自居,口不择言,一副急赤白脸的样子,情急之下,三句不离本行,脏话连篇,形同泼妇骂街,应把握的逻辑和做人应有的尊严也丢掉了。这当然不奇怪,只是稍稍为有如此族人感到脸热。在下看他苍白的质询“他对农(侬)氏做了些什么?讲了些什么?”的口气,好像他已经为侬农氏做了突出的贡献,现在着急的是没有谁来肯定,并且发给奖状,不能借此炫耀,这真是遗憾。在下所做的固然很少,尤其不做有损于族人团结和发展的事,对如农安业先生般信口雌黄、颠倒黑白、不负责任的行为还要予以痛批,其他有利于族人的事情也自然要继续勉力,而且是做有意义的事,无聊的事请免谈。至于“讲了些什么?”,都有据可查,在下还是坚持原来的态度,就事论事,绝不进行人身攻击,还请农安业先生予以逐条辩驳,不要只会东拉西扯干嚷嚷,有理不在声高,不在谩骂,更不在恐吓,这一套对在下没有作用和影响,如果无此能力,还请农先生有点自知之明,自缄其口。 - 姓名:农安业
- 时间:[2011/7/14 11:02:18] 邮箱:
“凯文”此公,道理洋洋洒洒,时而批这,时而挑那,还真有点“指点江山”之“胸怀”。农安业的说法,很令其感到“气短”,且“难以平静,于是也终于忍不住在此费口舌”。依我来看,与其说他是“费口舌”,倒不如说他是农氏网的“捣屎棍”!
网友们比比看,若此公真的关心农(侬)氏族人群体,他对农(侬)氏做了些什么?讲了些什么? - 姓名:凯文
- 时间:[2011/7/13 13:23:58] 邮箱:
另,虽然近来农安业先生一改往日风格,改为潜水,不露面了,但本着文责自负的原则,就其质疑在下关于“说到‘农侬’这个纯粹壮族的姓,撇开壮族说得清楚吗?”说法的回应,将之前在下阅《农侬姓氏考略》一文时的看法再次抄录,理由一如昨日,未敢在族人面前偷懒。但需说明,此前网站曾说明照录《考略》一文,仅为资料累积并交流之用,无涉网站观点。因此,此次抄录,仅为以此回应农安业先生的质疑,无涉网站,原文中针对网站说的请族人予以忽略,以免辱没族人慧眼。原文如下:
阅《农侬姓氏考略》一文,颇令人喷饭之同时,也不禁悲从中来。此文未具名,不知何方人士所为,因在此网站刊载,只好先入为主认为农侬氏一员了。观其文,通篇引述古今资料,可谓旁征博引,是下了一番工夫的。只可惜,这工夫用在了无用功上。其论农侬氏,死死揪住“农(侬)”这个汉字,并以此出发,见“农”必论,引经据典,宏论连连,只要是“农”字,就必然认为与壮族农姓有联系,甚至连彝族、傈僳族、纳西族、蒙古族,还有闻所未闻的古代部族也死拉硬拽地认定为农姓的渊源。而稍有一点史识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却在此公的宏文大作中发生了关系,而且是“渊源”关系,让在下这个农氏族人颇难以坐视不管。理由如次:其一,壮族农姓之“农”借音而已,根本没有汉字“农”字的意义,即与汉义无涉;其二,彝、傈僳、蒙古等名字中之“农”字,亦为借音,其族人根本无农姓,此农与壮族农同音,但亦无汉义,也没有什么联系;其三,现在虽然这些民族也有所谓“农”姓的,比如除此公举的这些民族外,以某所见,还有云南藏族姓农的,但此“农”确为借音,某接触过的,一藏人名曲比农布的,身份证上登记为农布,他可从来没有说自己姓农,另外一藏人名字为农泽仁,身份证上亦如此登记,可人家也不认为自己姓农,就是民族名字音译而已。此类现象,不胜枚举,即亦所谓少数民族,用汉姓,本来没有什么太明确的意思,而今后人读过几年汉文书,知道了有训诂这码事,就直接引用,以汉字研究汉义,结果可想而知,如此公有精力深入研究,恐怕要研究出古今中外,所有民族都有农姓了。这种研究方法,本来也算不上研究的,就算是资料的简单罗列吧,照此路走下去,成果量固然可观,但价值却为零。他族之人见到因所起汉名中有“农”字,被强行与壮族农姓联系上,不知作何想,惊诧之外,恐怕也要对此种研究方法敬佩有加了。作为族人,在下感到稍稍脸热,并建议如果确实对族人农姓研究有兴趣,还请读一点民族史、姓氏史和壮族史,当然,能够做一点田野调查那是更好的,如此人云亦云,简单类比,霸王硬上弓,在下不鼓励这样做,因为人生有涯,不应将精力放在这种无用功上。特别是农姓族人,有能力、精力的话,可以做更多的有意义的事,何苦做这种毫无意义的无逻辑罗列资料的事呢。 - 姓名:凯文
- 时间:[2011/7/13 0:30:50] 邮箱:
按:昨日就农安业先生的言论作回应,其攻击的依据是在下5月7日对其批评的留言,为供族人辨别,再次抄录如下,以示不改初衷,同时希望其他族人指正,原文如下:
农安业族人提出不提壮族、汉族,没有更详细的说明,语意上好像是一提壮族、汉族就不团结了,而且还跟和谐、奋进,正直、正义、正气有关,甚至还跟玩分裂联系上了。我真不知道这位老兄是怎么想的,好像只要将汉族与壮族一起提就要玩分裂了。暂且不说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提倡各民族不管民族大小、历史长短、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在政治权利、法律等各个方面都是平等的,宪法也明确规定,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也就是说,各民族在这个层面上是平等的,任何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发生联系,也是客观而且必然的,当今世界,不可能有封闭自处的民族。一个民族要发展,既要保持自身优秀的东西,也要敢于学习,只要不把自己弄得面目全非,找不着北。因此,与其他民族发生联系,是必然的。在下就不知道,为什么壮族就不能与汉族一起提,而且提了就是“玩分裂”。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幼稚的想法,也是一种试图用形而上的遮眼罩把自己遮起来,就认为天下太平的想法,认为只要我不与他发生联系,我就无事了。事实上可能吗?而且,说到“农侬”这个纯粹壮族的姓,撇开壮族说得清楚吗?这种想跳出三界外,我自得清净的想法很幼稚,而且带来了一种不好的倾向,即极端自我,不关注现实,甚至引导逃避现实的倾向,是族人应明确制止的。当然在下难以确定此公是否有瓜田李下的嫌疑,但是,应该明确的是壮族是一个民族,应是一个自信的、开放的、进取的、不卑不亢的、敢与任何民族相提并论的民族,也是一个能够与其他民族搞好团结,而且有团结传统的民族。我们不提倡分裂之类的,也没有必要投鼠忌器,要做堂堂正正的壮族人,堂堂正正的农氏族人。这种以小我之心度他人之腹,臆想不成,然后装作清高,最后自己也真信,又忍不住自鸣得意地拿出来鼓吹宣扬的做法,很令在下感到气短,既而又难以平静,于是也终于忍不住在此费口舌。本来族人之间确没有必要如此,但是如果在族人都比较关注的网站里信口雌黄,而且有可能带来恶劣影响的话,大家也不要学鸵鸟。在下不才,仍认为必要的正本清源于农侬氏族人,于网站是有好处的,饶舌如此,知者当能见谅。 - 姓名:农星国
- 时间:[2011/7/12 15:59:21] 邮箱:
自幼就耳闻人言“古时,NONG智高造反故事”之如雷贯耳。自此至今,心里一直有个疑问,咱是否系其后裔呢?但不得而知。关注该网站的族人也许与我一般的想了解农侬姓之真正来源,想了解本姓之人在历史与当代的人际及社交成果,想更多的了解族人的分布、生活、习俗。都无非是关心族人的命运与未来的发展!很欣慰看到众族亲朋友们提供的资料。虽然有些个人偏见和观点,但可作于参考!难免个别作者纯属个人杜撰,道听途说,无凭无据,更有些前后矛盾、缺乏科学依据。要客观事实。有些无从考究,不能妄下结论,只作代表个人观点! - 姓名:nonglj
- 时间:[2011/7/12 15:58:41] 邮箱:
刚刚拜读凯文族人去年的文章,精神为之一振,叙述皆是吾心坎所思。如非所述,试问,汉人相信我们农侬姓族人是汉族人吗?简直是啼笑皆非! - 姓名:凯文
- 时间:[2011/7/11 20:42:52] 邮箱:
因俗务缠身,久未登陆网站,今日登陆,恰见5月8日农安业先生对在下言论的评价,本来已时过境迁,不拟再作理论,因为此公在言论之中涉及到人身攻击,只好说几句。
首先,在下虽不计较农安业先生对本人姓氏的怀疑和对本人的人身攻击,也没有责任就是否姓侬问题向此类自以为是的族人证明什么,更不会幼稚到听信其自命不凡地、以最终裁决人般代表大家或网站所说的“本网站不应欢迎这样的‘美言’”之类的,但为了回应他的怀疑,现声明,本人自始至终姓侬,即侬凯文,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什么怀疑和攻击对本人无任何影响,仅用凯文,是觉得在贵网留言,依惯例,为避简慢自大起见,同为族人,以名见报即可,未敢“不敢亮尊姓大名”,不曾想,却被农安业先生视为作伪,颇感无奈兼无语。
其次,在之前的言论中,本人说过,不管“侬”还是“农”,都是起汉名(或学名)时所起,以汉字“农”或“侬”姓来分类,我向来是不以为然的,更相当轻看将侬农姓与神农等强拉硬拽进行关联的行径,今仍如是观,当然也承认在汉语语境下的侬农姓这个事实,并不会受人影响而改名换姓,比如贵网站以“农氏网”冠名,在下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其三对其批评在下“耍杂”(请注意不是“杂耍”),虽然在下从小操壮语,也学过几年汉语言文学,不太了解“耍杂”的含义,但粗浅理解,即可能是“杂耍”。如确如此,也请其指出在下耍杂(沿用其原文)之处,在下觉得时光如流水,可没时间跟农安业先生“耍杂”,更不会不视其言论而毫无凭据地对某个具体人进行批评,之所以对农安业先生说话,是因其言论,在下根本不在意其本人姓什么,即或他明天不姓农了,本人仍然如此,在贵网发表言论,只会就事论事,觉得必须说才说,不会关心农安业先生是谁,姓什么。在下没有民族主义倾向,也不会对将壮族与其他民族并列而投鼠忌器,从来就觉得壮族就是壮族,不会因他视或自视而改变看法。因此,容在下不因农安业先生的欢迎或不欢迎而发表或不发表言论。
其四,就农安业先生说的“以笔名来鸡蛋挑骨头”,虽然不能肯定这是不是一句符合语法的语句,但需要说明的是,在下确实没有鸡蛋里挑骨头的本事,发表的言论是否有道理,还请农安业先生逐条辩驳,其他不着边际的“定论”,容在下不予接受,敬请谅解。同时,建议农安业先生如用汉语表述,还请写得通顺一些,以便如在下般汉语学得不太好的族人能够阅读。
其五,就其“争鸣族源理论,应写成论文,在‘族源’栏刊载”的要求,蒙贵网高看,在下还真有小文刊载,以后有时间还会继续向各位族人请教,农安业先生有兴趣的话,还请拨冗一览,相关观点在列,至今仍然坚持,在此不赘。另,需要说明的是,在下对“争鸣族源理论”的“族源理论”毫无兴趣,只对侬农姓氏来源有兴趣,辜负高望,还望海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