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氏网
资料征集
资料征集
在线族谱

文章检索

声明:
  1、本站不是谩骂场所也不是广告平台,所有留言请自我克制;
  2、本站有权对相关留言进行删减,不另行通知;对于不当留言将直接删除,多次触犯者,直接技术屏蔽;
  3、本站留言内容仅代表留言者立场,网站保持中立。
  • 姓名:农星国
  •  
  • 时间:[2011/8/3 14:12:35]  邮箱:
IP:113.103.8.244  电话:  QQ:  地址:
在封建王朝历史时期,那些出于政治目的的“大一统”考虑的主流“汉文人”谎编捏造.事实上北方汉族没有姓“农侬”,即使有一些也是元朝以后由于工作或经商等因而移民去的。
例如中国《百家姓》姓氏排列: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宋朝之前中国并没有《百家姓》书。到宋朝赵氏皇帝才命人撰写《百家姓》书,故把赵姓排在第一位,把宋朝之前的吴越国皇帝姓“钱”排第二位,。。。唐朝“李氏”排第四位。若按人口数量排“李氏”第一,而不是“赵氏”第一。宋朝撰写的《百家姓》书也是中国第一本《百家姓》书,因宋朝与“侬智高”树敌,当时广西两江州洞四大姓“侬、黄、韦、周”。如结州知州黄守凌,傥犹州知州侬全福,万涯州知州侬存禄,武勒州知州侬有*,广源州知州侬民富等。壮族首领侬智高起义失败后,宋朝实行诛族,众多侬姓人为躲避受牵连,改他姓或改姓“农”。只有云南的“侬姓”侬宗旦、侬夏卿、侬亮、侬平被宋朝招安而能保留原姓“侬”。因此,宋朝《百家姓》书故意不写“侬”而写“农”,谎编“农”姓是炎帝神农氏之裔。
  • 姓名:农星国
  •  
  • 时间:[2011/8/2 16:34:28]  邮箱:
IP:113.119.222.88  电话:  QQ:  地址:
要了解农侬姓族源,首先去了解壮族的起源,会自然而然的明白本姓族源了。现在的壮族的各个姓氏99%都是土著壮族人,可大多数姓氏的人都说族谱说先祖从广东或中原来的。但很多民族研究专家经过数十年的深入田野调查和根据语言文化、生活习俗、人相特征的对比与遗址出土、史实记载相结合的研究,专家一致认为所谓族谱说都是伪造的,除了极少量的流官和经商者后裔是壮族汉裔外,其他都是地地道道的土著壮族人。部分桂东南和粤西的壮族人经过近千年的汉化演变,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民族归化时,许多人户口被归化为汉族了。但少数民族在封建王朝历史时期,受到封建汉人的百般歧视,封建汉文人先后给壮族起民族名为:“獠人”、“狼人”、“蛮族”(野蛮的意思)、“獞族人”等。解放后中央提倡各民族一律平等才去掉“反犬旁”,改用“单人旁或双人旁”称“僚人、良人、僮人”然后再改为“壮族”。所以很多壮族人就谎称其是汉裔壮族的族谱。
  • 姓名:农星国
  •  
  • 时间:[2011/8/1 18:32:10]  邮箱:
IP:113.119.222.102  电话:  QQ:  地址:
我觉得凯文族亲论述言之有理,可惜众族亲有如此的见识与觉悟少之又少,其因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样,并没有真正全面的了解壮族历史。看完众族亲留言之后,获益良多。若追根溯源,我认为“侬”姓和“农”姓纯属同根同源,毋庸置疑。历经宋朝侬智高历史的“大劫难”后,现“农”是由“侬”改姓而来和发展壮大的。《壮族通史》和《侬智高故事》已经揭示了历史真相。至目前为止,因无足够的田野调查资料证实农侬为异源同流。而种种迹象充分表明:因侬农姓族人只是土著壮民族的一个支系,而不是北方南迁来的。更与炎帝神农氏无关联且无“土”“客”之分。农侬源自同一个民族的一个支系,不像汉族大姓如李,刘,张,朱等姓异源同流而形成。我们姓的“农、侬”字虽同音不同字却纯源出一致。并不像汉族姓的“尹、伊”姓,“路、陆、卢、鲁”姓,“张、章”等姓的同音不同字或同音不同调可源自各出。历史真相是包不住的,否认史实不等于包得住历史真相。历史已经成为过去,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应痛定思痛,族人应相互尊重,相互交流、学习,共同发展,利族利己。
  • 姓名:农国
  •  
  • 时间:[2011/7/28 19:06:05]  邮箱:
IP:119.41.23.65  电话:  QQ:  地址:
站长辛苦!了解了很多族源历史,非常有收获。原来农氏还有那么多人!
  • 姓名:侬稔虎
  •  
  • 时间:[2011/7/25 22:46:12]  邮箱:
IP:222.221.166.129  电话:  QQ:  地址:
晚上回来,一登陆网站,就看到凯文先生的留言标签,很高兴,还以为他销声匿迹了呢。赶忙进入留言区,看到他的阐述,颇让我感到无语——因为我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好,好像原来断断续续考虑过的一些东西,他已大部分作了充分阐述。但他也建议我就nong.john先生提出的要求说说,所以也就说说看。第一,此前我也提到,农侬族人之所以成其为一个族群,是有历史的,这点凯文先生今天也强调了,但是我现在还要说的是,这个历史到目前为止还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比较公认的说法,因此,希望有能力的族人进行深入研究,至少理清一个大体的脉络,是同源异流,还是多源同流,前段时间的土客之争,终究没有达成共识,总之,希望有一个大家相对认同的认识,否则团结无从谈起;第二,农侬族群作为壮族的一部分,之前确实没有单独作为一个单元进行过具体的研究,较为具体的研究还是在土客之争时才开始,很多东西一时难以弄清,这是必然的,现在看来为了加强团结和向心力,确实应该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当然,这还会引起很多争论,但这种争论看来是必然的,而且也是必须的,因此,我也试作进行一些研究,有收获的时候,会向族人请教;第三,就凯文先生所说的维护自身权益的措施,我完全赞同,但是,这种维护应该是有原则的,即合法的,或者是冤枉的,那些明显违法的,不应在此范围,估计大家也注意到了,有些族人在广东一些地区组织非法帮会,把持车站,高价控制车票,收取保护费,等等,乘车的族人也是受害者,现已被判了几批。像类似的即使涉及族人,也应该有个区别,是否建议列入权益维护范围,还需辨别;第四,确实,弘扬自身优秀文化是必要的,一个民族也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化,但我看到周围的很多族人已经没有这个意识,也不重视,自身文化流失和消亡加剧,弄得我不像我,更不像他,甚至面目全非,而现行教育能否马上取代和满足族人的文化需求,如不能,怎么办,诚如凯文先生所说,没有这个“核心价值理念”——我理解的是共同文化基础,团结从何谈起。这是个人想法,并非专题回应,向族人请教。
  • 姓名:凯文
  •  
  • 时间:[2011/7/25 14:36:13]  邮箱:
IP:112.112.19.162  电话:  QQ:  地址:
很久不上网站了,今天一进入就看到NONG.John先生的要求,也浏览了之前诸位族人的留言,而且有一些赞同在下的言论,在下感到诚惶诚恐。先说明一下,本人的任何言论都坚持文责自负,对引用或支持在下的言论,本人亦同等视之,但其他的言论则爱莫能助,也无权担当;同时,请不要将有相似看法或观点的族人视同一派,这有画圈圈的嫌疑,并且容易引起误会,如NONG.John先生有针对在下的建议或要求,请直接对在下提出,最好不要与其他人相关联,其他人赞成或反对在下言论的,纯属个人权利和自由,恕在下无能力代言;此外,本人之前的直言,引起了一些不同看法,在在下看来,这是非常正常的,在下也欢迎各种批评指正,还希望有更热烈的、更积极的讨论(请不要误会为唯恐天下不乱),但对其结果如何,本人实在难以左右,或者竟像农伯伯所言,则在下更感到惶恐不已,虽然不能确定如他所说的是不是有很多族人因此犹豫于轻下留言,但是,却提醒了在下以后要更加注意方式方法,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影响,这是明确的,之前如果因此引起部分族人的不快,还望海涵。现在,既然NONG.John先生点名要求,就试作提点建议,与侬稔虎族人无涉,如他有什么看法和回应,建议他也不妨说说,当然也希望NONG.John先生把他的原则说得具体一些。
    其一,在下认为,族人的团结至少应遵循各民族一律平等,族人一律平等的原则,任何试图凌驾或利用族人的倾向都应该予以拒绝甚至批判。
    其二,认同当前的民族政策,认同壮族,这是一个大原则。这当然与历史有关,至少在下知道,没有现在的民族政策,壮族还是被视同为禽兽的“蛮人”,并不会以一个民族同列于世人,侬农族人作为壮族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一个支系,没有当前的民族政策,也仍然会被视同为“蛮人”。
    其三,还是与历史有关,即,也因此,族人的团结应该是在承认历史的基础上,一方面,没有现行民族政策,就没有作为一个民族的壮族(至少是宪法和政治层面的);另一方面没有侬农族人的历史,就谈不上侬农族人的这个族群。谈族人团结,应该是个先决条件。
    其四,承认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壮族是有着自身民族特征的一个民族,侬农族人也是如此,在壮族的这个大家庭里,也是有自己的特点的,无论是在经济生活、语言、文化心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等方面,都是体现出来自身的特点,任何试图对侬农族人洗脑,把侬农族人变成文化殖民的方式都是不可取的,至少是本人坚决反对的。但是,这种特点,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具体支系和地域的特点,这种特点尚不足以列成一个民族,但是也不能因此而抹杀了侬农族群的自身特点,说什么我们与其他民族(主要是汉族)无区别,我们也没有什么特点,没有什么文化,叫什么都无所谓。
    其五,不否认历史形成的各种文化交融、相互影响,应该肯定我们对中华民族文化是有贡献的,但这种贡献是在交融中实现的,并非绝对的可以很清晰地罗列出来的,因此,我们应该是一个自豪、自信、开放的族群,我们不一概否定历史,也不一味排外,是坚持传承自身优秀文化的同时,也要善于吸收其他民族优秀的东西,并非如《红楼梦》上所说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方压到东风”式的绝对对立。壮族,包括侬农族人是能够与各民族团结的,也是有团结的传统的。因此,侬农族人的团结,不能陷入民粹主义的泥潭。
    其六,如果说以上是从认识这个层面上来说的话,那么在具体层面上来说,侬农族人的团结,应是有目标的,并非盲目的、口号式的,并非纯粹形而上的。窃以为,应该包括这几方面:一是要研究自身的历史和现实特点,弘扬自身的优秀文化,在增强自豪感和认同感的基础上,增强凝聚力(按:这里应注意的是,提倡更多的田野调查研究,深入侬农族人现实,掌握当下族人的与其他民族及内部的民族关系特点,掌握主流,避免闭门造车,自说自话,使继承和弘扬的东西更合乎现实,得到大家认同而且可行);二是在自身特点基础上关注自身的发展,承认我们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是有差距的,应该着力缩小差距,为了这个目标,族人可以更多地沟通、交流、交往,更多地合作,充分发挥和共享包括社会和自然在内的各种资源,促进侬农族人各方面的发展;三是注意维护自身权益,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保障侬农族人区域的发展权和具体人的全面发展权,为此可以在搭建保障平台、援助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包括组建合法的相关社会组织、商会、基金、传媒等等;四是增强各支系、各区域的侬农族人的沟通和交流,达成更多共识的同时求同存异,甄别出侬农族人的核心价值理念(有合适的机会再专文探讨),避免以自我为中心,促进共同发展(按:这里顺带啰嗦几句,此前农安业先生走访族人的行动在下是支持的,尽管也有他走访的对象中,有几个旧交曾向在下称他发表的走访报告中有些说法并非旧交原意,出现了断章取义的地方,甚至拟形诸笔墨予以澄清,这个在下无缘置喙,但就走访形式本身在下是支持的。在下也曾跨省区拜访过不少侬农人士,但仅就个人范围,没有发表报告,待有合适的时机,并且确定自己能够把握的时候再向族人通报。);五是对当前一代人和今后一代人引导和灌输侬农族人的核心价值理念,形成人人自觉的团结传统。
    此为根据当下在下的认识信手写来,仅为一孔之见,恐多有不周全的地方。因NONG.John先生要求的是“原则”,所有就侧重于斯,不一定有道理,但也不怕引起争论,更不会把责任推给NONG.John先生,希望得到诸位指正。
  • 姓名:NONG.John
  •  
  • 时间:[2011/7/24 15:26:36]  邮箱:
IP:222.218.163.165  电话:  QQ:  地址:
在这里我特地询问侬稔虎兄弟,你“比较赞同凯文先生的观点,就是要大力提倡团结,但是是有原则的,-----”,你这个“团结原则”是什么?有请你或凯文先生做特别阐述。看族人们的认可程度如何,暂且算个民意测试吧。若你们提出的原则得到多数族人的认可,而且反对声音不大,我也就少数服从多数了。在这里本人郑重声明:本人绝无“先替大家定规则,”之意,请别随意猜测!否则,争吵又是在你不经意中引起!农安业先生有没有这个“倾向”,你也得问他清楚才说才对!
  • 姓名:侬稔虎
  •  
  • 时间:[2011/7/24 14:07:52]  邮箱:
IP:222.221.209.118  电话:  QQ:  地址:
希望大家在讨论的时候能够将自己知道的东西作适当介绍,甚至对自己的观点作适当的说明,提出相应论据或依据,让大家一目了然,而不是只下结论或者断言,甚至只提一些似是而非的口号。我想,这样的话,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借鉴的同时,也不会因为不了解或误解而导致不必要的争论。同时,建议大家讨论的时候理智而策略些,避免动辄否定现行的政策,甚至把责任推到某个具体人的身上,这样容易引起一些过激的反应和导向,会带来一些影响网站正常运行的严重后果。去年“僚人在线”的遭遇估计部分族人知道,本人不希望重蹈覆辙。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71/107页

发 表 留 言
留言类型:   
验 证 码:  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
您的姓名: *  必填选项
联系地址:   可不填
联系电话:   可不填。手机、电话、传真
联系QQ:   可不填
邮箱地址:   可不填
留言内容: *  必填选项
      
 
芳名榜 | 本站宗旨 | 目标愿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访问统计: 00032001714 
友情链接:
农氏网百度农姓贴吧姓氏321文化网


传真:(请尽量网络联系) 联 系 人:农杰雄 邮政编码:361015   
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枋湖北二路    邮箱:nongshiwang@qq.com
农氏网© NongShi.ORG    管理     琼ICP备09002287号-1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61号

V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