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氏网
资料征集
资料征集
在线族谱

文章检索

声明:
  1、本站不是谩骂场所也不是广告平台,所有留言请自我克制;
  2、本站有权对相关留言进行删减,不另行通知;对于不当留言将直接删除,多次触犯者,直接技术屏蔽;
  3、本站留言内容仅代表留言者立场,网站保持中立。
  • 姓名:NJK.nong
  •  
  • 时间:[2011/8/10 18:31:32]  邮箱:
IP:113.14.119.131  电话:  QQ:  地址:
神秘的花山壁画,是神农族南下岭南时所作,它与贵州的岩画有相同之处。贵州的岩画已经有关专家鉴定是神农部落南下另一支系的族谱。那么从宁明花山壁画所画的图案来看,也应是神农族在岭南种谷成功时的喜庆场面描述和表达。后来在隋唐才形成著名的侬峒,壮族中的侬族随之形成。
  • 姓名:农星国
  •  
  • 时间:[2011/8/10 17:51:06]  邮箱:
IP:116.21.135.47  电话:  QQ:  地址:
东查西查,反复阐说,犹言总而言之,农姓族人都是集居在岭南泛壮地区。尤其分部在滇南、粤西与桂,且不说是外来还是本土的,就是说除了泛壮地区以外的省份,或中原或东北或西北如果有农姓,当然,也就是地地道道农姓汉人,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难道他们能生活在“真空”里面?还是有世外桃源?能够不被外人所知或不想给外人知道?莫非他们不关心自己的姓氏渊源?还是他们不识字而不知道有“农氏网”?或不想认或不想与我们壮人有任何瓜葛?大家不妨清醒地用手摸一下自己的脑瓜,这可能吗?说农姓源自“神农氏”有两点疑惑:疑惑一:假设真的是神农氏之裔,按古籍记载的说法去推算:自有传说的神农氏其人到现在至少有五千年历史了,出现姓氏的年代距今也已有两千多年了,那么说其后农姓人口经过两千多年的繁衍历史,人口数量在今天的全国各地都应该比较可观的,至少可以列为中国大姓了,理由很简单,因为照此说法农姓相比他姓而言,出现较早之一,无任何理由不成为中国大姓。可今天我们看到的并非如此,太可惜啦!疑惑二:刚才说过了,但仍有疑点的是若在古时由于任官或从军而被南迁的话,在北方的农姓人难道一个不漏地个个去当官或从军而南迁吗?否则,从今天的农姓分部图看,不应该是这样的,而是应该看到北方的农姓人口远远比南方的农姓人口多得多才对啊。可现实呢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的。莫非神农氏遗嘱其裔非要南迁到泛壮区不可?
  • 姓名:侬稔虎
  •  
  • 时间:[2011/8/10 12:55:38]  邮箱:
IP:112.112.19.162  电话:  QQ:  地址:
这个建议真是太好了,期待农安业先生的精彩回应.
  • 姓名:农氏族人
  •  
  • 时间:[2011/8/10 12:21:05]  邮箱:
IP:180.137.133.232  电话:  QQ:  地址:
我常常想:农锐提出的问题咄咄逼人,我等皆无法应对,唯有请出农安业族亲方可将其驳斥得体无完肤......
  • 姓名:nonglj
  •  
  • 时间:[2011/8/9 22:23:06]  邮箱:
IP:113.12.190.40  电话:  QQ:  地址:
所谓:“《中国姓氏大全》载:侬罕见姓,原为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姓氏。”“农,《百家姓》收,现代罕见姓。相传为神农氏后裔。”?
    本人按:我们老家,方圆百里,几乎姓农,大族也!其余为罕见姓。说明什么?地主也。即该地方的原住民也。
  • 姓名:农品振
  •  
  • 时间:[2011/8/9 22:06:09]  邮箱:
IP:116.52.24.156  电话:  QQ:  地址:
专家是说了,但仍让人感觉莫衷一是,看不出到底农侬姓氏来源于哪里啊,有没有更详细的论述。
  • 姓名:NONG.John
  •  
  • 时间:[2011/8/9 20:50:31]  邮箱:
IP:222.218.160.18  电话:  QQ:  地址:
我前几天见到了几个故友,闲聊中,我们聊到当今壮学界的一些研究成果,特别是壮学专家们对当前壮族各姓氏的解释。其中有一姓陆的友人说,“我这个陆氏家族是从中原开封府先到岭南广东做官,后又到广西一带定居,现居住在右江区域,由于已历经十多代,也就入乡随俗,现在也属壮族了,我们的家谱写得一清二楚。现在壮学专家却解释我们壮族陆氏为以壮语“鸟”得姓,我看,他们才是鸟理论!”
    我说,我也甚感奇怪,近年来,壮学界不知刮来了什么阴阳怪气之风,也说我们农(侬)氏是壮语音“森林”而得姓,但在一本名叫做《寻根》的杂志,在2007年第六期登载了一篇文章,名为《广西姓氏源流》,该文说得较为客观,其中写道:“广西侬氏家族的侬智高(约1015~1055年),出生在傥犹州(今靖西坡州),广源州(今越南高平省广渊)地方壮族首领,建立南天国,宋皇元年(1049年)起兵反宋,连破十二州,每破一州都遗下一些兵员,侬氏因此散布更广。后被狄青打散,败退云南,为了逃避追捕,遂将侬姓去掉人旁改为农姓,降于大理。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载:“羁縻州峒,隶邕州左右江者为多,旧有四道侬氏,谓安平(大新)、武勒(今扶馁)、忠良、七原四州皆侬氏。”“今黄姓尚多,而侬姓绝少,盖智高乱后,侬氏善良,许从国姓,故今多姓赵氏。” 《中国姓氏大全》载:侬罕见姓,原为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姓氏。吴人称我为侬,因此为氏。农,《百家姓》收,现代罕见姓。相传为神农氏后裔。目前已知云南、广西等地还有少许侬姓,确为罕见姓外,而农姓已分布在广西崇左、南宁、横县、邕宁、宾阳、钦州、灵山、浦北、贵港、玉林、德保、都安等大部分市县。单是崇左县农姓就有9000多户。1998年新修的广西《雁门农氏族谱》记述,侬智高起兵反宋虽然失败,但客观上,却迫使宋廷接纳边地内附,为壮族人民争得了设市通商和设校办学等权利。《西林县志》载,“侬”、“农”通用,有侬智高后裔的说法。在广西,侬、农两姓早已融为一体,本属同源已毋庸置疑。”
     这样专家论述,才可能令人信服!
  • 姓名:侬稔虎
  •  
  • 时间:[2011/8/9 19:44:58]  邮箱:
IP:116.52.24.156  电话:  QQ:  地址:
农锐先生将我和凯文先生并列,提出诸多质问和恐吓,当然也还有指示甚至命令。本来他可能认为,这样的话,我就噤声了,他也就有更多的“跟屁虫”了,但我自认为心理素质还可以,并不会被农锐先生的这种声色俱厉的样子吓着,所以,遗憾地没有让农锐先生达到目的,又实在不想无原则地、“团结和谐”地配合他的这种似是而非的口号和强词夺理。也就认真看了农锐先生和凯文先生的留言,觉得自己也有些话要说,但愿不要被族人视为有故意发动纷争的“阴谋”。
       第一,此前确实没有注意,也不太关心农锐先生的观点,但因为自己说了几句评论的话,引来农锐先生的猛烈抨击,还荣幸地被封为“跟屁虫”,此次凯文先生又抢先回应了,明显绕不开,无奈的同时,也只好冒着再次被封为“跟屁虫”的嫌疑,一并看了凯文先生的留言。一开始就看到了凯文先生所说的“替身”情况,便也认真浏览了农锐先生前后的留言,果然大体看出来了,农锐先生确实就是一个替身,不知道他想隐瞒什么,这样煞费苦心地变换姓名来演双簧,用心良苦兼居心叵测啊。当然,可惜的是,演技不怎么样,一下子就穿帮了,希望以后不要这样了,自欺还欺人,何苦呢?
      第二,原来农锐先生区别壮族和汉族的标准就是绝对地隔离,不发生任何联系,也不能相互吸收、使用对方的语言、文化等,否则,壮族就不是壮族,汉族也不是汉族。实际上现在在全球化背景下,每个人都有机会学几种语言文字,掌握多种语言文字的人也就多起来,在农锐先生看来,只要一个人使用了非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这个人就不是本民族了,就立马变成了所使用语言的民族了,我看以后包括欧美人、非洲人等,只要他们一学习和使用汉语或壮语,立马就会成了汉族或壮族。恩,民族融合啊,民族虚无论等等,在农锐先生的理论指导下,容易多了,照此下去,世界各民族融合为一个国际民族不用多少时间了。前些时候,我还劝他去民族事务部门更改民族成分,现在看来没有必要了,我看农锐先生至少是会讲汉话的,依照他的理论和标准,马上就可以凭此变成汉人了,我自己自讨没趣了一回,以后应当吸取教训。
       第三,按照农锐先生的说法,侬农姓这个汉姓因为与神农氏中的汉字“农”无区别,所以你不想当神农氏的后裔还不行,理由和逻辑大体是这样,你不是神农氏后裔,那你姓农干吗,你为什么还姓农呢,你敢说你这个“农”与神农氏的“农”有区别吗?同理,姓龙的必然而且必须是龙子龙孙,姓马的就是马的后裔,姓牛的就是牛生的。农锐先生的理论果然简洁而且实用,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大家期待世界大同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吧,至少只要照这个理论,大家不会象我一样“主观去曲解农姓”了。
       第四,农锐先生说“反对你们那样带有挑逗性的言论,更强烈反对你们否定农氏非炎黄子孙及侮辱大多数农氏族人的正确选择。我的态度是毫不含糊的、坚决的,没有商榷余地的!”。让我一笑的同时又一惊,说我(按农锐先生的说法应是“我们”,但我不敢代表凯文先生,还是“我”吧)“挑逗”,令我有些不知所措,可能是因为前些日子农锐先生过了七夕节,认为我也沾上了“挑逗”的癖性,说明一下,我不敢“挑逗”,至少不敢“挑逗”农锐先生,还未挑逗,自己都已经一身鸡皮疙瘩了,因此请不要误会。至于“农氏非炎黄子孙”问题,我看凯文先生已经说了,我就不置喙了。而所谓“侮辱大多数农氏族人的正确选择”的选择问题,一下子还看不出来是“正确选择”了什么东西,看了半天,大体上是所谓神农氏后裔问题吧?如果是,那按照他的说法,既然是选择,那也就是说原来农锐先生的神农氏后裔身份并非祖上世袭而来的,而是农锐先生和他臆想的“大多数农氏族人”选择来的。我看这种选择确实很“正确”,至少有一个“农”字为依据啊,这当然也没有人敢“侮辱”。只是原来我还以为他真的是神农氏后裔,仔细看原来是选来的,好吧,选了就选了吧,神农氏于农锐先生也不过是选来的工具而已——这里凯文先生好像还误会了。但是,这种选择确实非常“正确”而且聪明,因选炎帝神农氏为祖先,自己马上就可以变成正统皇族了,甚至一旦封建社会复辟,就可以毫不费力地当上皇室贵族了,就不必当“蛮人”了,看来农锐先生果然不简单,善于深谋远虑啊。本来还想说说,但因为在这一点上农锐先生的选择是“没有商榷余地的”,所以也就不商榷了。事实上,也确实没有商榷余地,因为既然是选择的,那他就有选择自由权,别人无权干预的。当然,如果明天他觉得神农氏不好了,选择神马氏什么的,也是他的权利,是“没有商榷余地的”。
       第五,关于“己所不为,勿施于人”问题。因为是引古语的原因,就我所知,好像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知道农锐先生引的古语出自何处?不才绞尽脑汁,还是想不出来,就自作主张地认为可能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吧。这点我非常赞同,现在是新社会,是民主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拥有自由权,人对人的人身依附已经随着旧社会的覆灭而结束了,谁都不能对其他人进行剥削,也不能强迫人家认同自己的东西,更不能动辄就以代表的身份替代人家的话语权。但是,农锐先生宣称“我以及大多数农(侬)氏族人的这个意志,你们可以走你们的独木桥,我们自走我们的阳关道”,我不知道,农锐先生是不是“大多数农(侬)氏族人”选出来的代言人,代表“大多数农(侬)氏族人的这个意志”,如果是,还请农锐先生出示相关证据,如果根本就没有这回事,那他正好打了自己一个大嘴巴,动辄就自作主张代表“我们”,不知道这是不是所谓“己所不为,勿施于人”的实践。还有你所谓的这个“独木桥”和“阳关道”到底是什么呀,通篇没有一句解释——虽然这是农锐先生的一贯作风——该不会是你家附近的一座独木桥和一条路吧。照你的语义。似乎是继续当壮族,并且不认做神农氏后裔的,就是独木桥;而改成高等民族,并选择神农氏为祖先的,就是阳关道。是吧,这样的话,实际上还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至少我没有异议。如果理解有误,那还请农锐先生予以说明。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67/107页

发 表 留 言
留言类型:   
验 证 码:  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
您的姓名: *  必填选项
联系地址:   可不填
联系电话:   可不填。手机、电话、传真
联系QQ:   可不填
邮箱地址:   可不填
留言内容: *  必填选项
      
 
芳名榜 | 本站宗旨 | 目标愿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访问统计: 00032008201 
友情链接:
农氏网百度农姓贴吧姓氏321文化网


传真:(请尽量网络联系) 联 系 人:农杰雄 邮政编码:361015   
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枋湖北二路    邮箱:nongshiwang@qq.com
农氏网© NongShi.ORG    管理     琼ICP备09002287号-1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61号

V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