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凯文
- 时间:[2011/8/15 15:55:55] 邮箱:
几日不上网,没有想到这里这么热闹。又是狂犬病,又是癫痫病,又是痴呆病的,快要成兽医医院了。侬稔虎族人看来与替身先生铆上了,但不幸地是被替身先生不断地学舌,看来侬稔虎族人的牙缝已经被掏干净了,所谓“牙慧”恐也散发净尽,小心伤及牙床。侬稔虎族人说“不奉陪”了,在下觉得,最好不要这样,要不然,现在已不写语录,转而专职帮你编语录的替身先生,可就有生计之忧,还是多替他想想。而且,这个替身先生确实已经拿不出什么新的花样,写不出什么新的东西,靠的就是学舌,怎么说“不奉陪”就不奉陪了呢。更何况,你自己也说了侬农人关于狂犬吠月的典故,在下也曾有耳闻,是不是就是一犬捕风捉影,吠月不止,其它犬也不问所以,跟着汪汪吠月的那个典故。如是,就更不应该“不奉陪”,至少,这会给替身先生出难题,他不但要考虑真身,还有一干替身,不能做得太决绝。只是,在下也觉得,不必这样陷于攻奸的恶性循环。因为,这样于己于族人无益。不知道在下的这个建议是否有道理,仅供参考。
其实,在下觉得,仅仅从“人”来讲,壮汉确实没有办法分得那么清楚。首先,民族人口的交融是客观存在的,自古以来就没有停止过,这其中,有自然的交融,也有政府行为导致的交融。有壮族先人融入汉族,也有汉族先人融入壮族。只是作为一个民族,是属于历史范畴的,不仅仅涉及族人从那里来的问题,还涉及到历史上逐步形成的较明显的民族特征,较为固定的经济、社会、文化心理、风俗习惯等问题,这些特征是经过不断发展而形成的,到一定时候,就以一个和其他族群有差异的族群,这就是后来的民族。在当前制度框架下,因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所以,民族还涉及到政治权利、政治平等、政治责任、义务等等。我们国家现行体制,除了党派参政议政以外,还以采取民族代表参政议政相结合的办法。不承认民族实体的存在,就不存在这些权利的保障。因此,把民族当成一种桎梏,刻意淡化民族实体的存在,甚至鼓吹民族虚无,至少在当下,于非主体地位的少数民族是不利的。那些鼓吹不要壮族,只要汉族的做法,实际上是政客的行为。因为政客是没有这些观念的,政客只关心一个事,就是是否对自己有利,在两利相权的情况下,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他认为更有利的。就如替身先生选择神农氏一样,一起以选择为原则,所有替身先生的言论不奇怪。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就如鲁迅先生所说,孔雀开屏了,光鲜亮丽,但没有注意到后面屁股眼露出来了。最近有诸多族人批驳替身先生,实际上是他的屁股眼太显眼了,以致很多人感到厌恶。更令人好笑的是,他还振振有词地宣称他的屁股眼也是非常漂亮的,甚至说根本就没有屁股眼,因此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也不必顾忌族人的感受,因此他什么都敢说敢干,即使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无所谓。其次,实际上,如上所述,汉族也是古代的许多部族融合而成的,汉族的形成应该开始于秦,经过了文字等等的统一,到汉时基本成型,唐以后基本固定下来,即汉族的民族特征得到了形成、固定。因此,即使李世民身为胡人之后,还推行胡服骑射,等等带有胡人特征的文化。但是,秦以来的汉文化已经基本定型,因此,身为胡人,李世民还是把与当时与汉人明显有差异的列入夷狄蛮越等进行羁縻统治,这个制度一直保持下来,就有元以后的土司、山官等等制度。今天的民族区域自治虽然与羁縻制度有本质的区别,但形式上还是有一些痕迹。也就是,新中国承认民族这个实体,承认民族的差异,承认各民族的族群特征,各民族不分大小,不论历史长短,不论经济社会发展先后,不论文化样式差别,在政治权利上是一律平等的。同时,也承认民族和国家最后也是要消亡的,先是国家的消亡,之后才是民族的消亡。而替身先是等现在不顾民族的差异存在,鼓吹民族已经可以消亡,并根据壮族与汉族曾经交融,而且还不断交融的事实,以偏概全;同时中了封建尊卑及正统观的毒,中了大民族主义的毒,认为壮族和汉族是一样的,没有区别的,而且当了汉族就可以一举扫除自卑,变成无差异的、高等的、自豪的大民族,进而转过身藐视一切低等民族,包括越南等族人。这显然与民族的发展客观规律不符,也与现实不符,是一种睁眼瞎的表现形式。很明显,即使我们认为跟汉族没有什么区别,甚至就整体的并入汉族,但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差距是无法因此而抹平的,也就是说,名头改变了,这种差距和差异还是存在,这对民族的发展,包括侬农族人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说得不好听,就是自欺欺人。再次,对族人历史和发展的关注,是对族人负责,也是民族感情的一种表现,能够在这里讨论的,都是读过几年书的,虽然不能说全部是精英(比如在下就不够格),至少是侬农族人中受过较良好教育的,是应该有些责任感的。但是这种责任感应该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不能整天睁眼说瞎话,只会提些似是而非的口号,甚至发泄情绪、不满、愤怒,误导大家。基于此,在下觉得,关注侬农族人,应该首先对自身历史进行研究,即做到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自身文化有何优劣,应该继承弘扬和抛弃哪些。对这部分的研究应该本着客观原则,以学术的方法,严谨一些,不要陷入民粹注意泥潭,也不要盲目跟从,总之就是要实事求是地弄清来龙去脉,求同存异。对发展的研究,则可以开发些,不仅跟现行政策紧密结合,还可以把范围放到国家层面、国际层面,不断开拓创新,推动侬农族群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时候,要运行争论,允许争执,甚至吵架,但最好不要相互攻歼,也不要认为非对即错,人人都以为自己手中掌握真理,只有自己才能当代言人。甚至上纲上线,只要有一点不同意见就视为反党、叛国,就是步“某某”独后尘,就是有无中生有的野心。等等。在下想,只要大家逐步取得共识,行动起来,肯定会推动侬农族群的团结发展。
不小心又洋洋洒洒,繁文冗句了。而之前,在下也确实有管不住情绪的时候,与一些瞎吹乱喊、不顾事实、歪曲历史的拙劣行径打笔仗。但是,确实都不是闲极无聊而生事,不是蓄意挑起争端,更不是卖弄文笔。只是想,有这样一个平台,族人进行一些有价值的探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应是有意义的。
占用篇幅,愿与大家共勉。 - 姓名:农伯伯
- 时间:[2011/8/15 0:54:50] 邮箱:
我觉得汉族也好,壮族也好,就比两兄弟,团结则和,不团结则分,但根还是兄弟!即使有时候有点矛盾,那也是兄弟之间的事,有外事那也要一起商讨一致对外吧!在大局上始终还是有要回归到一点的。 - 姓名:农星国
- 时间:[2011/8/14 18:18:22] 邮箱:
吾族居然有替身“农锐”之人,自立以“钉子户”为荣,变本加厉地与众族人意识背道而驰的南辕北辙越走越远,显然无可救药,莫以事实为依据作理论,这是何等的悲哀!其意思只要身处异国的同根兄弟也不能算是同根兄弟的思维逻辑,与即是同胞兄弟分家后亦不再为兄弟有何异,是何等的残忍!(因其意思越南的农侬姓与中国壮族的农侬姓两者互不相干的言论),同理,跨三国而居的朝鲜族(中国称朝鲜族、韩国称大韩民族、朝鲜称朝鲜族),他们不因国界而否认同民族的同根同胞,相反,至今还经常相互友好往来,但在此等替身人眼里,他们这样的忠诚与友好态度完全是错误的,原因是他们又不是炎黄子孙。 - 姓名:侬稔虎
- 时间:[2011/8/14 13:39:53] 邮箱:
刚才还说不拟浪费时间,但鉴于此人如此耍赖,就只好说几句。此前我的定性没有错,这种除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的本事进一步熟练以外,以为还会什么呢,原来也就是把我的话强调一下而已,看来他是十分认同在下的定性的,很荣幸。
另外,从言行看,替身先生,对你的冥顽不化,学识浅薄,不顾事实,睁着眼睛说瞎话、无知无畏的行径,我只有佩服的份,我感到无语,也不想浪费时间,因此就此打住。 - 姓名:农锐
- 时间:[2011/8/14 12:30:01] 邮箱:
侬稔虎又来把本来属于族人探讨的话题先搅浑,进而气急败坏破口大骂,只要有不同意见的都统统视为是“史学基础、学术素养”等等不怎么样。尽管如此,我们农氏人特别侬智高子孙,早就有思想准备,谅他用再华丽的词儿,也别想动动我们侬智高子孙一根毫毛。别了,土著论者!
- 姓名:侬稔虎
- 时间:[2011/8/14 12:04:07] 邮箱:
别别别,农氏族人,这样会犯他的禁。更主要的是,跟这种只会上纲上线能探讨什么呢,我是不拟再理睬此种人了,即使真身露面,齐声同气,遥相呼应,也就是那些四处捡来的冷饭,不值得的,还怕作呕。我看你有点上火了,千万别,保重身体要紧。 - 姓名:农氏族人
- 时间:[2011/8/14 11:39:54] 邮箱:
学过历史的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现在我们农氏姓氏来源之争乃至壮族族源之争,争论激烈一些又有何妨?造成一些思想混乱又有何不可?相反,无原则地赞同和忍气吞声,这样的“团结和谐”不要也罢! - 姓名:侬稔虎
- 时间:[2011/8/14 11:21:39] 邮箱:
农锐这个替身终于理屈词穷,进一步露出真面目,就是不讲什么道理,声音大就行。鹦鹉学舌、人云亦云本性不变,自己没能耐,就抄吧,仿吧,下了一番力气,效果不错,还会加速一些括号之类的了,再接再厉。不能正面反驳,便将打擦边球,故意在扰乱视听,达到目的。但是,看了其他几位族人的看法,效果不怎么样啊。
此外,这个替身还是万变离不了其宗,不断抄冷饭,不断重演故伎,虽然新近学会了变脸之术,但是骨子里还是拿些东西,怎么藏着掖着也掩盖不了。现在,我基本上判断出来,实际上他本就不是一个壮人,这不,立马把本来属于族人探讨的话题先拔高,进而上纲上线到国家、政党的层面,只要有不同意见就是反党、叛国,企图以此封住其他族人的口,也就是一个人说了算,“一言九鼎”,甚至想依此一棍打死,永世不得翻身。总之,只要为我所用就行,就可无中生有。想想倒也不奇怪,关公斗秦琼式的祖先这种明显不合逻辑的事他都干过,遑论其他。
事实上,抛开这个替身的拙劣行径不说,越南的侬族、岱族等确实与农侬族人关系颇大,也是一个与我们山水相连、同根同祖的民族,现在他们与我们隔(国)境相望,这是历史造成的,没有什么奇怪,也没有什么遗憾,我们国家本来就不是一个民族国家,部分民族跨国而居的这种情况也是正常的。仅仅西南就有18个这样的跨境民族,并非壮族这个个案。总之,由于历史的原因,不管在那个国家,都改变不了同根同族的这个事实,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会受政治、政策、环境条件等等因素影响,出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的差异,无涉尊卑。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族人之间的来往肯定更多,更方便,族人共同发展的大环境也会更好。我认为,这可能也是大部分族人所希望的。可是,农锐这个替身却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试图以此证明农侬族人的低等、落后,对族人进行洗脑,进而想以一副“博爱”的“救世主”姿态救农侬族人于水火。算了吧,替身先生,我看你有些小聪明,也读过几年书(从逻辑训练程度看,至少高中或同等阶段毕业),但是就史学基础、学术素养等等,你确实是不怎么样,更不要说经国纬世的才能,上次说,你志大才疏,还算高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