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氏网
资料征集
资料征集
在线族谱

文章检索

声明:
  1、本站不是谩骂场所也不是广告平台,所有留言请自我克制;
  2、本站有权对相关留言进行删减,不另行通知;对于不当留言将直接删除,多次触犯者,直接技术屏蔽;
  3、本站留言内容仅代表留言者立场,网站保持中立。
  • 姓名:农锐
  •  
  • 时间:[2011/8/17 17:24:29]  邮箱:
IP:113.15.176.122  电话:  QQ:  地址:
我们之间没必要再你“铆”我,我鸟你了。我们得出了我们的研究结果,你们也已得出你们的研究结论,我们已各得其所,何必铆来鸟去!本人已说过井水不犯河水,也早已说“别了”!
   我们农氏是不是神农族孙,这里毋庸赘言!信不信专家著文及《中国姓氏大全》、《百家姓》等著作解释、信不信原有家谱、族谱的记载,那是现今各地农(侬)姓人的事或各自家族支系的事。祖宗堂号也是如此,你信就照挂,不信取下来,完全由人自由。在争论过程中,不是有人傻笑过这样的话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际上也有“己所不为,勿施于人)。
   我们广西农氏民间确尚存十代乃至几十代以上的家谱、族谱,其中涉及到有“神农炎帝”和“侬智高”记载,都有其明确、赫然的注释。我们现代农氏子孙有什么理由听到有人说是假了,就附耳中听呢?
祖宗堂上不知哪代、哪辈字传下来,凡另立门户写祖宗堂号的,都写上“雁门堂历代先远宗亲”。至今,在广西,不但桂东南如此写,桂西南同样是这样写。最特别的是,各个支系起名字时,都有严格的排辈起名,以便寻根问祖,这是具备汉文化的族群才会这么做。桂西南是古代侬峒腹地,也是侬智高部族居住的主要地区,经过近十年来的多位农氏老者所进行的田野家谱调查和研究,问题已逐步明了。侬智高祖宗三代确系非原原本本的古广源州或傥犹州人,已有族人写出侬智高家谱,结合已从新修订好的1998年广西《雁门农氏族谱》、《德保县农氏族谱》(笔者注:德保族谱系侬智科后裔系列)等都是当今农(侬)氏是不是出自神农的最好例证。因此,它们的存在必定是合理的!
   声明:我这段话仅摆事实,没重伤任何人哦!也仅代表个人立场。以后,本人的立场是:人不说我,我不说人,人若说我,我必说人!
  • 姓名:凯文
  •  
  • 时间:[2011/8/17 14:37:33]  邮箱:
IP:112.112.19.162  电话:  QQ:  地址:
农品振族人的评论在下看了,说在下比较克制,态度强硬;还说到一些人的倾向性问题、替身问题等等。族人的评论、看法,在下无法干预,一些观点和看法写出来本来就是与大家交流、探讨的,只要不涉及人身攻击,怎么看都是个人的事情。更何况,从行文看,农品振族人提到在下的比较多,而且还算中肯,本来不应该有什么太多意见。但是,足下的这些意见,在其他人身上,可能会有一些反应。当然这也是言论自由,只要不乱放黄腔即可。前些时候,有族人还谈到“因言获罪”的问题,放在清朝,就是文字狱的问题,现在一些人想发扬光大,是不太可能了。所以在下的很多言论都不大转弯抹角,对事不对人,很少关心张三还是李四,而且不怕“洋洋洒洒、繁文冗句”,即使稍嫌啰嗦,也尽量说得清楚些。但是,效果不怎么样,至少从近期看,大多属于一厢情愿。但要改初衷,也确实不愿意。这或许也是足下所说的态度强硬问题吧。事实上如果允许在下说明,也就是坚持自己的观点而已。包括昨天的回应,在下觉得因农安业先生已经指名道姓,也就回应一下,但确实不想再纠缠一些如侬稔虎族人说的细枝末节,当然把这种方式看成示弱也未尝不可。否则,一些人没有“刺激人之味”的话,如什么“脱缰式争论的始作俑者”、“早有部署,纷纷挥舞大棒”、“为何他们如此记仇,本人不得而知,只有凯文心知肚明了”等等无中生有的事,还有那种欲加之罪,又畏首畏尾,不说前因后果,只摘取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取巧使一点阴招,推卸责任,让人看不出一点堂堂正正的样子,等等,说心里话,有些气,也打心底看不起。但是,仔细想想,确实也没有什么意思,这些东西,绕去绕来,最终也就是打打嘴仗,制造一些噪音而已,没有什么意思。因此,也就变成了答非所问,大而化之,一路示弱,还需农品振等族人谅解。
    事实上,我倒觉得足下可以多参加一些讨论,在下拜读了足下关于姓氏起源等方面的论述,觉得足下态度严谨,肯做考证,有理有据,涉猎较广,期待看到足下更多高文。当然,为避拉帮结派,搞“某某独”、“某某裂”嫌疑起见,还是打住。请理解。
  • 姓名:侬稔虎
  •  
  • 时间:[2011/8/16 23:43:23]  邮箱:
IP:116.54.15.119  电话:  QQ:  地址:
农品振族人的评论多次提到本人,说我与农锐先生铆上了,暂且算是吧,而且说我等族人在替身问题上太武断。为此我刚才又把前后言论看了一遍,看完以后的第一感觉还是认为他是替身。如他本人不同意,还确实需像你说的一样,出来说明。另外,对一些人的探讨或辩解方式,确实让人气短,自己说的、做的东西,事后不但不敢承担,还推得一干二净,而且拿出一副委屈,但又随时准备吵架的架势,每每看见,确实气不打一处来。但鉴于大家的感受,同时也觉得没有必要在这些细枝末节上浪费时间,因此以后还是看看有值得探讨的话题再参与,其他的就当过眼云烟吧。凯文先生提到责任感的问题,我赞同,但从实践来看,这个责任感还需要看有没有必要,确实不能随时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否则,还是白费功夫。
  • 姓名:农品振
  •  
  • 时间:[2011/8/16 22:06:12]  邮箱:
IP:112.112.19.162  电话:  QQ:  地址:
前一阵子农氏网留言处热闹非凡,我没有说话的机会,今天一上来,看到网站的声明,感到很及时,也看了农安业等族人的留言,大体上是对网站声明的反应。认真看了农安业先生的留言,还看了凯文先生的回应,觉得有意思,也谈谈我对近期网上争论的看法。
    之前的争论,我看起先是农安业先生与凯文先生有一些辩论,本来好像也偃旗息鼓了。但半路杀出农锐先生,提出了诸多的看法,有涉及凯文先生的,凯文先生进行了驳斥,侬稔虎先生说了几句评论,引来农锐先生的攻击,侬稔虎先生立即回击,期间又有涉及凯文先生的,凯文先生也加以批驳。之后又有农星国、农氏族人、nonglj等先生加入,大体上是对农锐先生的批驳,农锐先生有些招架不住,便有些言辞过激,超出了讨论的范围,此时侬稔虎先生好像比其他人更气愤,和农锐先生铆上。期间,农安业先生出来了一下,表示对农锐先生的支持,又有农爷爷、AJY.N、NJK.N等先生表示支持农锐先生,这些族人因为观点、行文、逻辑等太接近,甚至如出一辙,被侬稔虎等认为是“替身”,也就是一个人变换名字参与论战,侬稔虎等族人认为此人品质有问题,农锐先生没有正面辩解,有默认的嫌疑,并作出新的攻击,侬稔虎等便穷追猛打,农锐先生有些招架不住,便慢慢地偏离了主题 ,变成谩骂、相互攻讦,直到网站发出声明,并删除一些过激言论,才告一段落。
    刚才看了凯文、农安业等族人的最新留言,看出农安业先生觉得大家都回应了网站,自己也应该表态一下,但倾向性很明显,有把责任推给凯文先生的嫌疑。凯文先生做了回应,我看言语还算平稳,也比较克制,但绵里藏针,态度强硬如一。其实,刚才我也把网站前后留言浏览了一遍,特别是对农安业先生的总结性意见有些想法,所有也说说。
    首先,农安业先生似乎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心理,我看他的总结性意见有把所有责任推给凯文先生,然后事不关己,净身上岸的感觉。说起因是凯文先生对《农侬姓氏史略》的评论,他不同意将蒙古族、彝族、藏族等“农”与农侬氏“农”挂钩,否认有渊源关系,并提出了农侬姓为借音的观点,这应该是一个学术上的问题,我觉得没有故意挑起争论的目的。他坚持自己的观点,其他人不同意可以探讨,但把争论归结于此,似乎不太合适。实际上,刚才我认真看了他的原文,并看了网站上的《农侬姓氏史略》一文,觉得他的观点还是有道理的,举的例子特别是几个藏人的例子很有说服力。当然,正确与否还需探讨,但是看不出故意挑起争论的倾向,也看不出“确有刺激人之味”,这里是否有误会的成分。
    其次,有为农锐先生护短的感觉。我觉得,农锐先生参加讨论,尽管他的观点相近,但不能因此而放弃原则认定他就是完全正确的。特别是因此赞赏他“凭其勇气奋起挡驾”,进而表示感谢。这样有超出学术独立、客观探讨的嫌疑,而侬稔虎等族人说的“替身”问题似乎也与这个有着很大的关系。这样,凯文、侬稔虎等族人看了肯定会有说法,我觉得总结性的意见这样做不太合适。
    再次,“好像早有部署,纷纷挥舞大棒向我袭来”的说法,似乎没有根据,毕竟这里只是探讨农侬族人的相关问题而已,并不是马上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问题,这样说,似乎凯文先生等族人就是阴谋家了,我看不致于吧。而且,这样说,有“文革”思维的遗迹,我觉得在族人讨论的平台上没有必要这样。
    其四,确实,凯文、侬稔虎等族人似乎有先入为主的倾向,农爷爷、AJY.N、NJK.N等先生与农锐先生看法相似,但不能证实就是一个人,说就是某某人的“替身”,也太过武断。当然,这些族人说过了,又不出面说明,也是一个因素。但不管怎么说,证据不足的时候,还是不能先猜测,然后认定,再作为事实予以批判。
    这些纯属个人意见,与族人探讨。
  • 姓名:凯文
  •  
  • 时间:[2011/8/16 14:37:21]  邮箱:
IP:112.112.19.162  电话:  QQ:  地址:
农安业先生又把故事提起来,之前本人说过,在下的所有探讨只会针对言论,如有什么意见,请直接进行探讨、反驳,不要用这种栽赃的方式在这里引经据典。直至今日,在下还是坚持原来的观点,包括对《农侬姓氏考略》一文的看法,如有什么不同意见,还请提出。但也建议,足下不要排斥“洋洋洒洒,繁文冗句”,还是请把相关论据和道理说出来,不要这样只提批评,不作充分阐述,弄得不知所云。在下是一直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因为只会批评,不提出论据,形同只会打棍子,而又说不出理由,足下自己想想,谁会接受呢?身为历史教师的足下,这样做估计应该不是难事,也应该有这个能力,在下拭目以待。
    此外,实际上前次足下引刘锡藩先生的话,也是从网站抄录的,但是如果是在下引用,至少会说明出自哪里,而且不会直接用原文所标的“反犬旁”这种明显歧视壮族人民的方式。这里是侬农族人讨论的平台,在考虑民族政策的同时,也要考虑族人的感受。在下是坚决反对这种歧视的。作为历史教师,估计足下应该具备这些基本常识。直至今日,足下没有对此进行说明,在下不知道尊意意欲何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形式的问题,在下认为自古以来形式和内容是不能决然分开的,特别是封建文人使用反犬旁称呼少数民族的这个事上,中央政府还专门发文制止的,当今宪法和法律保障各民族平等,还这样引用,出于何故?此外,刘锡藩先生解放后还有诸多专著,他的观点出现了很大变化,只引解放前的观点,不顾解放后的观点,也就是说,没有对其前后整体观点进行关照,这是一种非常不严谨,也是不科学的方式,似乎也不是研究历史的正确方法。建议引用某些观点时,还是对引用对象进行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不能把他人的观点仅仅作为一种工具使用。
    足下还提到农锐先生,是不是他刻意舍身为足下“挡驾”,在下不得而知,但其特点确实与足下如出一辙,而且过之而无不及,变本加厉,棍棒交加,蛮不讲理,还讲不出充分的道理,这不是一种探讨的好方式,也不是科学的方法。因此,今日对其亦仍如是观。
  • 姓名:农安业
  •  
  • 时间:[2011/8/15 22:18:37]  邮箱:
IP:113.14.129.215  电话:  QQ:  地址:
大家看看这段话,就可知道这次脱缰式争论的始作俑者!不转弯抹角了,直说吧,这就是凯文先生最先这么说的:“阅《农侬姓氏考略》一文,颇令人喷饭之同时,也不禁悲从中来。此文未具名,不知何方人士所为,因在此网站刊载,只好先入为主认为农侬氏一员了。观其文,通篇引述古今资料,可谓旁征博引,是下了一番工夫的。只可惜,这工夫用在了无用功上。其论农侬氏,死死揪住“农(侬)”这个汉字,并以此出发,见“农”必论,引经据典,宏论连连,只要是“农”字,就必然认为与壮族农姓有联系,甚至连彝族、傈僳族、纳西族、蒙古族,还有闻所未闻的古代部族也死拉硬拽地认定为农姓的渊源。而稍有一点史识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却在此公的宏文大作中发生了关系,而且是“渊源”关系,让在下这个农氏族人颇难以坐视不管。理由如次:其一,壮族农姓之“农”借音而已,根本没有汉字“农”字的意义,即与汉义无涉;--------”
     《农侬姓氏考略》一文作者是何人,本人也不得而知。我本来可以袖手旁观,无需多嘴。但凯文的话确有刺激人之味,才对其言论做出评论,不料对方好像早有部署,纷纷挥舞大棒向我袭来,还好,农锐族人凭其勇气奋起“挡驾”,本人才得以脱身。否则,我早已粉身碎骨矣!在有人呼吁本人出来制止时,本人也尝试过,但,由于正是双方较劲胶着之时,本人无力劝解,辜负了大家。话再说回头,本人对凯文的评论也没什恶意呀,大家也可翻翻来看吧,为何他们如此记仇,本人不得而知,只有凯文心知肚明了。各位族人网友也自评吧。
  • 姓名:侬稔虎
  •  
  • 时间:[2011/8/15 20:54:41]  邮箱:
IP:116.54.68.151  电话:  QQ:  地址:
坚决支持网站的管理办法,也接受凯文族人的建议。前些日子,在下有些言论确实带有情绪化的倾向,但有些人的言论确也难以让人平静地交流,更不要说讲道理之类的。面对那种谩骂、污蔑、无中生有、动辄戴帽、上纲上线、蛮不讲理、随时欲置人于死地的语言暴力,确实难以保持始终如一的君子风度。但不管怎么说,虽事起有因,而推动恶性循环的确是多方造成。因此,赞同凯文先生的责任感之说,都不要不负责任地瞎吹乱喊,建议尽量探讨有价值的东西。
  • 姓名:nonglj
  •  
  • 时间:[2011/8/15 20:38:16]  邮箱:
IP:113.12.190.40  电话:  QQ:  地址:
凯文族人说到点子上了。农侬族人本该如此,团结、和谐、奋进!正直、正义、正气!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62/107页

发 表 留 言
留言类型:   
验 证 码:  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
您的姓名: *  必填选项
联系地址:   可不填
联系电话:   可不填。手机、电话、传真
联系QQ:   可不填
邮箱地址:   可不填
留言内容: *  必填选项
      
 
芳名榜 | 本站宗旨 | 目标愿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访问统计: 00032086094 
友情链接:
农氏网百度农姓贴吧姓氏321文化网


传真:(请尽量网络联系) 联 系 人:农杰雄 邮政编码:361015   
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枋湖北二路    邮箱:nongshiwang@qq.com
农氏网© NongShi.ORG    管理     琼ICP备09002287号-1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61号

V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