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氏网
资料征集
资料征集
在线族谱

文章检索

农氏网 >> 专题导读 >> 农(侬)姓氏考略
农(侬)姓氏考略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上传时间:2011-4-16 15:24:11   点击数:103801

迁途分布


四.迁徙分布:

  农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二百三十六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三百七十五位,人口约四十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25%左右,族人多以雁门、钦州、南诏、西恒农、宁州、辽西、辽东、益州为郡望。

  总体来讲,农氏是一个很典型的职业化多源姓氏,是人类社会从自然渔猎状态进入农耕组织社会的重要表征之一。

  上古时候,炎帝是著名的氏族部落的首领,他的部落崇拜凤图腾,和崇拜龙图腾的黄帝氏族一起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的部落很善于农业生产,种植业很发达,而种植业要比狩猎,采集更有保障,所以他的部落很兴旺昌盛。炎帝的后后代中,有神农氏,相传教导天下人播种种地,很受尊敬,名扬天下。而神农氏的后代中有的就以农作为姓氏,称为农氏,世代相传就形成了今天的农氏。

  到了周朝时候,农业生产在社会生产中占据了更为重要的位置。朝廷里面也专门设置了一种叫“农正”的官职,专门负责天下的农业生产和祈祷风调雨顺的事宜,是很重要的官职。农正的后代中有的以官职名为姓氏,是今天农氏的又一支起源。

  另一支农氏源自北宋时期广西壮族的侬氏。

  北宋王朝开国以后,就一直穷于对付北方大辽、西夏的战争,无暇南顾。宋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交趾李朝政权建立,趁北宋王朝的南部边疆松弛之机,强占壮族人民的土地,掠夺人口,榨取财物。宋神宗熙宁年间与交趾李朝的战争后,交趾不断侵扰广西沿海。侬洞壮族首领侬智高被迫起兵反抗,在傥犹州(今广西靖西)建立了“大历国”,交趾王李德政又派兵镇压。

  侬智高曾多次要求归附北宋,北宋王朝为了避免南方疆场生事,置之不理。侬智高则在安德州(今广西靖西)建立了“南天国”。宋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侬智高率众攻占邕州城(今广西南宁),自称“仁惠皇帝”,改国号为“大南国”,年号启历。接着,他挥师沿郁江东下,在十多天之内连克沿江九个州,兵抵广州城下,其军队也由五千人迅速壮大为五万人,后围广州城五十七日不下。北宋王朝赶紧调遣大军围剿,侬智高遂率师转回广西,后为宋军大将狄青击败于昆仑关归仁铺。

  封建统治者对壮族先民的反抗斗争进行了残暴征服,一方面大肆屠杀,一方面大量掠夺壮族先民为奴婢,使其中的幸存者在高压下接受汉文化,融合于汉族之中。在打败侬智高后,赵宋明对侬部亲属实行灭|族,对侬洞百姓则以赐姓的名义副其“从良”,改为汉姓。

  侬洞壮族为免杀头灭|族之灾,一部分更姓为汉姓赵氏、苏氏、陆氏等,逐渐分播四方;留居当地的一部分则忍痛将“侬”字省去“亻”偏旁,以“农”为氏,世代相传至今,人丁极众;在封建王朝的重压之下,该支农氏还必须在家谱中说先祖是随狄青自山东来。如在一支壮族的《农氏族谱》中这样记载:“……太祖始祖,本属为帝裔孙,迄今二千余年,世系繁衍,散处于各省县者,代有其人。至皇祜年间,农氏一姓由山东省随狄武襄征南者,以千数百计……后各散居于滇、粤、越等处。”在越南的壮族人被称为岱族。

  壮族农氏由于封建统治者对少数民族起义的残酷镇压,后人提及历史皆心有余悸,故而一直不敢理直气壮地承认自己的先祖与侬氏有关联。历近钱载后,直到1962年4月2日,著名史学家黄现璠在《广西日报》上发表了“侬智高起兵反宋是正义的战争”一文,第一次以史料为据,从学术上历史地论证了侬智高起兵反宋的正义性,澄清了封建王朝近千年来强加在侬智高身上的历史污名。壮族农氏从此扬眉吐气,皆以自己为侬洞壮族、侬智高后代为荣。

  在1999年4月在广西武鸣召开的《壮学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老挝万象中华理事会、中文特聘译员、副教授通肯坎塔古温介绍说:“十二世纪初,侬智高后裔部队有两万多人进入老挝,在丰沙里硼勃拉邦建立了兰山王朝,首府就在硼勃拉邦。当时老挝人口只有三十万人,国王叫三仙泰。侬军来了两万多,为数不少。丰沙里一带有不少侬军后裔,他们原姓中国姓,有侬、赵等很多姓,后来与老挝女子结婚,后代陆续与老挝同化,现在中国姓的已很少了。在硼勃拉帮现在还有一些用广西方言起的地名,让人想到这个地方与广西有关。”

  泰国玛哈撒拉大学教授本翁凯塔特又介绍说:“十二世纪初,侬智高后裔的部队到泰国北部参与建立了兰那王朝,有一部再到泰国中部参与建立了素可泰王朝,为泰国的早期统一作出过贡献。”

  壮族和侬氏不仅居于老挝和泰国,后来还散居于越南、缅甸、锡金、尼伯尔、巴基斯坦等国家。云南省地矿局说:“我在云南接触许多侬氏,他们说侬智高的后裔还逃到锡金、尼伯尔、巴基斯坦去。”壮族逃难以后,由于杂居异地异族,有很多已异化为异族异国之民,只有在广西和云南文山州及部分地区的沙人、侬人还保持壮族称谓。逃难后的异化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已作考察和论述。

  2004年10月在广西南宁召开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壮泰族群发展学术研讨会》上云南民族学会和壮学研究会副会长何正廷撰写了《从侬智高率部落籍元江探寻壮泰族群的历史关系》一文:“经查,南掌在老挝北部的琅勃拉邦,勐艮即缅甸南掸邦的景栋,勐勇在勐艮东部,整欠在西双版纳的勐龙、勐棒外至老挝芒能一带,勐龙、勐勇、南奔至泰国北部的清迈一带,居民皆属同类,古兰那王国(其地含清迈、景栋)国王芒莱,其父便叫叭老。以上南迁的侬人、沙人,亦与元江的同类一样融进傣族。笔者在勐腊、景洪及中老边境考察时得知,勐腊县的曼列、曼庄、曼迈等十二寨沙人,现除了曼迈沙人坚持为壮族外,其余都成了傣族。景洪市勐龙地区的沙人,二百三十多年前就号称有七十余寨一千余户,现在也都完全变成了傣族。十余年的调查考实结果,使笔者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侬智高起义失败后,率部退聚滇南,落籍元江,侬姓被改写为那姓,其后那姓又改为刀、封、罗、白和召(赵)姓,其部众后裔亦多数变为傣族,他们中的许多人还南迁到老挝、缅甸和泰国,成为老人、掸人和泰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带来巨大的影响。近千年来,侬智高的部分后裔,仍缅怀祖先薪火相传、自强不息的美德,并念念不忘世代传颂祖先的英雄业绩,直至今日。这或许是泰、老、掸人把侬智高敬为神灵,奉为始祖的缘故。”

  广西民族学院教授、东南亚民族史研究专家范宏贵在《同根生的民族·迁徒的后浪—侬智高及其部众的南移》一篇中说:“侬智高这个历史人物,经过不断地演化,成为中国的壮族、越南的岱族和侬族、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族所崇敬的神,有的还说成是始祖。岱族、侬族的农姓族谱也说他们是侬智高的后裔。越南保乐(原名襄安府)世袭知府农宏义,侬智高后人也。在越南的岱族、侬族中也广泛流传有侬智高的传说、神话,视其为民族英雄,是保护神。在离高平省会高平镇五公里远的和光县永光乡板银村、民主乡板茹村、河广县塑河乡谷旺村,现在还有侬智高祠庙。每年阴历正月初一至初十,当地的岱族、侬族群众都到这些庙祀拜,十分隆重。有的人认为,侬智高是一位没有死去的英雄,还活在天宫。在高平省广渊县、复和县也有两座祭祀侬智高的庙宇。岱族还崇拜侬智高的母亲阿侬,说她是鸡鸭的保护神。有一位名叫玛哈的泰国学者,自称是侬智高的后裔,到侬智高的故乡寻根。泰国总理府秘书处华文资料泰史考核委员会委员,已七十高龄的李沛然先生对余达佳(原广西壮学会会长)说:‘侬智高在泰国的影响很大,尤其是泰北,泰人认为他是泰民族的英雄。”

  元江县外经局干部白云在考察元江水傣的历史后,于《元江水傣和侬智高初探》一文中说:“在滇西南美丽富饶的元江河谷,居住着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因为他们住在水边,人们便称其为水傣,但他们却自称为‘傣腊’,含意是‘掉队的部落’。相传他们的祖先是从石屏红河方向迁徙过来的,因为大部队已经往西双版纳去了,他们落在后面没有赶上,看到元江河谷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就定居下来,开发土地、繁衍生息。现在元江河谷的水傣有三十多个村寨、两万多人。水傣原是沙人和侬人,1957年全国进行民族归系时,因语言习俗接近傣族,便将其归入傣族。近年壮族学者来考察,从所见的服装看,水傣应是沙人,而惠远、定南被划为哈尼族的沙人应为侬人。水傣民间一直盛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和一件令人深思的历史事件。传说水傣的首领叫‘启发傣’,又说古时水傣的首领称为褒汗。‘褒’是壮语对长者的尊称,‘汗’是他带着男女各三千人来到元江,常和汉人打仗,以后就死在元江。一天,启发傣准备去杀死恶龙,为民除害,他的天司认为很危险,劝他不要去,但启发傣执意要去。天司劝不过,只叮嘱他当心,告诫他进洞后不论见到什么动物,都要斩除,不能留任何生命。启发傣究竟是什么人呢?值得深思。”

  白云提出的启发傣之疑,正是元江水傣纪念侬智高的原称。褒汗是水傣的首领,也是侬智高的部将。天司就是天子侬智高。“启发傣”是壮族侬语,侬语称男子为“已、启”,称天为“发”,“傣”是族名,意为侬智高天子之族,所以“启发傣”不是首领,而是族名,传说走异而已。褒汗是侬智高族,侬智高在元江下罗盘,看风水是个好地方,才给他率部定居下来,他就定名为启发傣,以纪念侬智高天子,又与当地的黑傣、花傣支系相区别。因此,元江水傣不是当地傣族自身发展的支系,也不是壮族同化为傣族的分支,而是壮族逃难到这里直接改名的。褒汗改为那姓,是受大理国查处侬氏的威胁而改的,当时连侬智高也改为赵姓。如果不受什么威胁,侬智高是不许侬姓改为那姓的,他自己也不会丢掉祖宗的侬姓,也不会率部逃到老挝去,所以褒汗死后称为那氏祖坟。

  云南昆明铁路局退休干部、现任云南省壮学会顾问侬鼎升在调查了红河县后,于《侬智高出桂入滇采访纪要》中说:“红河县有侬智高后裔七百余户,其中阿扎乡二百余户,石头寨乡一百多户,甲寅乡三百多户。原从石屏和元江方向迁来,已变成哈尼族。侬阿三说:‘我们是五十年代初民族归系时划为哈尼族的,1958年才改为姓侬。’侬克斗又说:‘我们的祖先是元那知府(土司),土改时工作队说我们在元江的祖先是姓侬,叫我们改过来。’侬理才说:‘据祖辈口传,我们老祖先曾出生过一个皇帝,可惜没有出头。’他家神堂上中间贴‘天地君亲师位’,左边贴‘侬氏宗亲香位’,右边贴‘灶神、财神、土地之位’。这和广南侬姓神堂一样,证明他们也是侬智高的后裔。”

  绿春县陆保和在《绿春哈尼族哈欧支系与侬智高相关的情况调查》一文说:“在哈尼族人口中,有一支风俗习惯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哈欧。虽然被称为哈尼族,但长期以来,却保留着自己独特的社会习俗。据老人相传,他们的祖宗是侬族,来自遥远的广西。因为宋时侬智高起义失败后,离乡背井,辗转来到广南,进入元江,最后才落籍到绿春的。初到绿春时有十二姓:即陶、张、罗、德、何、陆、卢、博、黄、朱、王、盘,共有一千九百七十户,一万一百三十三人。最初是居于大兴镇岔弄村委会,后来发展到马宗、老边、三猛乡的桐珠、骑马坝乡的玛玉等村委会。哈欧人相传原是广西侬族,住在一个平坦广阔、河流纵横的地方,其首领姓侬,后被外族入侵杀掠,没被杀绝的侬人就跟着首领侬智高来到广南。不几年又来到元江县,仍枕戈待旦,保持其军事组织。哈尼族称侬军为哈欧麻然,意为哈尼族雇来的队伍,哈欧之名即由此而来。”

  在方志《贵州地方志》中记载,贵州也有侬智高后裔,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侬智高第九子农克才逃到湖南武冈一带,这里接近贵州,其后裔可能迁入贵州生息;二是富宁地区有八十三个村的沙人几乎逃光,多数逃到大理国,少数逃入贵州,形势安定后,有的秘密回乡,有的仍居贵州,其后裔现称布依族。实际上,贵州的布依族和富宁壮族布越布土支系相同,解放后因为政区不同才归系不同而已。当时壮族逃难中,侬智高家族的逃难更加酷苦。但由于他们按照侬智高的逃难计划趋向,全部逃脱了朝廷灭|族的屠刀,没有哪个被擒杀,所以有学者农有光认为:史籍《宋史·广源州蛮传》和《续通鉴》所载的侬智高在大理被杀,侬智高母阿侬、弟智光、子继封、继宗在京师伏诛等等,完全是欺人之谈。

  农有光认为:根据族谱记载和口碑内传,在反宋失败之前,侬智高就意料到朝廷要诛灭侬氏九族,就在木腊关(今广西富宁县与那坡县相邻的板仑乡木腊村)召开侬族会议,提出“全族离乡,分散逃匿”的逃难计划。那坡县龙滕屯农氏族谱记载了这个逃难计划是“不已合族,联络商议”、“为今之计,必系南徙”、“改名换姓,全族离乡”、“去人为农,以避祸计”、“协同妥议,定走三处”、“滇越与西,不许别之”、“三支之人,分避三区”、“各人避难,俱属边域”、“家业星散,一族受屈;男女分散,若无天日;狠毒已甚,毫无阴隙”“呜呼惨状,言难尽述”、“不念畴昔,功盖环宇”。

  按照逃难计划,侬智高家人于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已全部逃出所居的特磨寨(今广南县城附近)。侬智高带领部分妻子儿女向西到大理国;侬智会及其子农进安逃到邻近交趾的那坡县边区;侬智科是小子,服待生母阿侬和继父侬夏卿先匿于特磨寨以东十五里的丝苇地方,次年又转入大山荒野的驮娘江大峡谷(今富宁县与田林县交界处)。这就是“三支之人”。侬智高还有个弟,也是侬智会的哥叫侬智德,有的称智结,已早亡,这时不在世了。

  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以后的多年内,大理清洗侬氏族人,这时特磨还有宋朝特务,但广西桂州知州萧固已招安侬宗旦,处境宽松一些。侬智高又把部分妻子儿子发回广西各地藏匿,依靠亲戚、朋友和百姓帮助保护。侬智高怕朝廷一网打尽,都安排各逃一方。侬智高的长子侬兴球(后改名为农克刚)在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农历1月战败于归仁辅后,侬智高安排他和白医生到大理求援,后来被人投毒昏死,复活后改为赵姓,假装痴人,逃到大理山区隐居,十多年后被人家识破是侬人,又返回广西德保燕峒一带隐居。二子农克峻从大理国返回广西崇左县与堂叔侬全兴一起隐居于太平边区。三子农克盛从大理国返回广西靖西县边区。四子农克昌从大理国返回广西天等县高州,改为空姓,至元朝其裔出任都结州土官才改为农姓。五子农克隆从大理国返回广西那坡县边区与侬智会隐居,后来迁往越南保乐一带定居。六子农克祯从大理国返回广西天等县上映隐居。七子农克祥跟随侬智会逃匿于广西那坡县区。八子农克振,改为克喜随母从广南逃到广西田阳县奉议一带。九子农克才从大理国返回特磨,由伯祖公侬威的后裔带到湖南武冈一带隐居,元朝有一支迁来广西南宁地区定居。十子生于特磨,名不清,仅得三、四岁,随母匿于广南阿用村。十一子生于元江,改为那姓,名不清,其裔于元朝出任元江土司官。女儿名不清,匿于广南阿科乡坝美村。妹侬智英逃于丘北县双龙营。堂叔侬全兴、全喜、全宽从崇左县太平逃居太平边区和左州边区。侬全兴之子侬宗旦及其子农日新逃到邻近交趾的靖西县岳圩。伯祖公侬威的后裔及侬夏诚等亦从特磨洞逃居边区,1062年侬夏卿、侬平、侬亮到邕州,接受招安以后才回来,所以能保留侬姓。

  侬智高的子女逃难的时间最长,处境最恶。虽然北宋已招安侬宗旦、侬夏卿、侬平、侬亮、侬智会、侬智科的长子农兴流和次子农兴畴,但侬智高的子孙到了南宋还不敢出头露面。因为宋朝狄青收兵后留下特务,如坐镇特磨富宁地区的沈达,就专门侦察和暗杀侬智高家人。沈达就是狄青部将沈勇,司马光在《涑水记闻·卷十三》中记载:“沈勇有智略,若专以智高之事委之,使先以威齐众,然后用之,必能辨贼,幸陛下无以为忧也,上曰善。”因此,侬智高的子女不敢复居特磨。直至南宋时期,农克明在德保燕洞一带生子六男,仍怕一网打尽而分居各地。一男逃居靖西县邻近交趾的吞盆,二男逃居与交趾相邻的龙邦下醒圩,三男逃居德保县足荣乡,其裔又移马隘乡,四男居德保府城,五男居燕洞乡石屯,六男居中军甲。现在后裔齐齐,说明当时已逃脱了险阻。

  到了元朝,侬智高的子孙才能目睹青天,开眼见日。因为元朝反宋是侬智高反宋的继续,重用侬智高子孙,侬智高子孙也积极参加元朝反宋,立功者提拔为官。如广南土司侬郎恐,都结州土官农应广,元江那氏土司都是元朝起家的。恩城州(今大新县恩城乡)改侬姓为赵姓的土官赵胜保也敢于元至正九年(公元1348年)撰诗刻崖,高度赞扬侬智高的抗交反宋精神: “戈甲相持对垒围, 旗开金鼓震如雷。城池紧闭关难破,山寨高悬峰未摧。心上文韬论军政,眉中武略使兵回。从今州治平安在,将业中兴民物归。”该诗刻在今广西大新县下雷镇岜特山巅,即当年侬智高建筑的抗敌山寨城池上,该山寨又名“侬王山寨“,其南面直接虎视着交趾国境。

  元朝时期,西南地区有了宽松的政治形势,侬智高的后裔才得到安居乐业,至今已生息四十代左右。子孙发达,主要分布在广西德保、靖西、那坡、隆安、天等、大新、崇左、扶绥、平果、武鸣、宁明、龙州、百色、田阳、南宁;云南广南、富宁、西畴、文山、红河、元江、绿春;湖南西南部、贵州南部;越南保乐、高平等地。居越南者,不仅是宋代的农克隆,清代还有农克明两支、农克昌三支迁往越南,与农克隆的后裔相杂居。越北的何广、何安、高平、广渊、原平、天独、代兄、保乐等地的农姓就是他们的后裔。清代保乐州土官农氏就是农克隆的子孙,所以和广南侬氏土司称兄道弟,来往非常密切。到了民国时期,由于战乱不停,社会扰攘,路匪猖獗,才很少来往。

  侬智高是儒家子弟,因为他的祖公侬猷是山东青州人,带来中原文化传教子孙。《农氏族谱》中记载侬猷是“当在宋时,乡学黉官”、“依古榜试,考取文童”、“文武科甲,场试全红”。因此,壮乡还没有汉文教学的北宋中期,侬智高已成为壮乡豪。明朝学者黄佐在《广西通志·卷十七》中记载:“溪峒地区读书应举者(进士),史载仅侬智高一人而已。”侬智高反宋失败后,很多家族不愿给子女当官,但都以侬智高刻苦学习为榜样,教育子孙认真读书,南宋以来文人不乏,每个家族都有族普记载,这就是本族文人的文化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每个侬智高支系都有人参加党政工作,最多是广南支系、农克明支系和农克昌支系,各有百余人,侬克昌在天等高州的后裔已有两人留学德国。大官和武官甚少,但文人和公务员众多,整个家族后裔估计不少于三十五万人,属于强宗之族。

  儒教熏陶的家族既重视文化素质,又重视纪念祖宗,因此,侬智高的子孙不论迁徙到什么地方,都祭拜先祖侬智高。有的立庙集会祭拜,有的在家中祭祀,但由于朝廷骂侬智高太多了,只有采取隐晦方式来祭拜。如广南侬土司有个白马庙,前堂是奉祭山东白马的祖宗,后堂则祭侬智高。越南高平附近有个岑卯庙,实则专祭侬智高。天等县农村有老彝庙,也是专祭侬智高。壮族农村都有土地庙,内置两个香炉,一个祭古代部族首领,一个祭炎帝神农和侬智高。

  壮族人民都认为,侬智高生前爱国护民有功,死了也要他的灵魂来保护人民,所以把侬智高当作神灵、神农来崇敬和祭拜,说明侬智高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壮族英雄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今山东省的德州市,安徽省的芜湖市,江苏省的南通市,湖北省的麻阳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宁市邕宁区、马山县、横县、宾阳县、宁明县崇左市江州区、天等县、扶绥县、武鸣东盟经济园区、大新县、玉林市容县、百色市靖西县、那坡县、德保县、田阳县、田东县、贵港市贵县、钦州市浦北县、防城港市上思县、梧州市藤县,云南省的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广南县、曲靖市,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佳木斯市、齐齐哈尔市,辽宁省的阜新市、大连市,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包头市土默特右旗、赤峰市,福建省的福州市、漳州市、泉州市,广东省的佛山市南海县、深圳市,北京市,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地,均有农氏族人分布。

 

五.郡望堂号:

  1.郡望:

  雁门郡:战国时期赵国赵武灵王置郡,秦朝、汉朝沿用,治所在善无(今山西右玉),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河曲、五寨、宁武、代县一带。东汉时期移治到阴馆(今山西代县)此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雁门关之称,始自唐朝初期贞观年间,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朝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以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故称雁门关。

  西恒农郡: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甲寅,公元534年),北魏王朝在原弘农郡址(函谷关,今河南灵宝)置西恒农郡,隶属于陕州,领治恒农一县。到了北周时期,并西恒农,复置弘农郡,西恒农郡不再。

  钦 州:唐朝睿宗时设古称安州,有一千四百余年悠久的历史,当时治所在钦江(今广东钦县)。钦州位于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的顶端,辖灵山县、浦北县、钦南区、钦北区,古属百越,秦朝时期为象郡,南北朝时期的梁国改属安州,隋朝时期初置安京县,后改为钦州,主要是为了管理钦江流域而建,一直沿革至今。钦江发源于广西灵山县平山镇白牛岭,由东北向西南横穿灵山境内,至钦州市尖山镇入茅尾海,全长一百七十九公里,流域面积两千四百五十七平方公里。钦江流经钦南区、钦北区、灵山县的十九个镇。如今,习惯上将灵山县陆屋镇以上河段称为鸣呵江,陆屋以下河段称为钦江。

  益州郡:亦称建宁郡、五尺道、味县、宁州、即曲靖、滇池地区。曲靖在历史上一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秦、汉时期的“五尺道”是最早开辟出的云南”内引外联“之通道,秦朝时期设益州郡。西汉五朝时期己在曲靖设置味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他派人入南荒,始知当年秦朝拓五尺道至西洱河而止于洱河口。张骞上表奏汉武帝,以甸为滇,称西洱河为滇池,始于此。时庄有后人张仁果,为人忠厚,性慈,知其贤,于是汉武帝立张仁果为白王,以白崖(今弥渡红岩)为都。后传六王,改国号为建宁,迁都澄江(今祥云、宾川二县境)。至东汉末期,建宁国君位为大鬼主(宗族长)张雍所夺。三国时期的蜀汉建兴三年(乙巳,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七擒孟获”,杀张雍,封龙佑那为建宁王,赐姓张氏,立铁铭柱于建宁城,并立碑标记,在当年秋季改改益州郡为建宁郡,移治至味县(今云南曲靖)。西晋王朝时期设为宁州,从此曲靖成为全国十九个州之一,其时辖地在今祥云、宾川县境内。之后的五百年内,曲靖一直是云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曲靖地区行政公署。1997年撤地设市。

  宁 州:即今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据方志《云南志抄·地理志》的记载,汉朝时期为“汉益州郡地”。三国时期蜀汉政权丞相诸葛亮于(公元225年)分东、中、西三路南征,平定南中,调整郡县,废益州郡,改置建宁、兴古、云南、永昌、朱提、越西、牂牁七郡。东晋成帝司马衍分兴古郡立梁水郡,设梁水县。梁水县属梁水郡七县之一,县辖地除盘溪称毋单县属建宁郡外,当时梁水郡、县两级政权机构均设在今江川县的旧州。唐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置南宁州,梁水县属南宁州;唐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析南宁州分置西宁州,西宁州仅领二县:梁水县和绛县(江川龙街);唐贞观八年(己亥,公元639年)改为黎州,地号浪广,隶属戎州都督府;唐开元二十五年(丁丑,公元737年)南诏皮罗阁统一了六诏,黎州为步雄部徒蛮所据。五代时期后晋高祖石敬塘天福二年(丁酉,公元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络三十七部首领,率众十万进兵大理,讨灭原南诏权臣杨干贞的“大义宁国”,建立大理国,设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将府、郡部封给有功大臣及当地部族首领。宁州始为步雄部,后在南宋末年即大理国后期属东爨宁部。南宋宝祐元年(癸丑,蒙古蒙哥汗三年,公元1253年)蒙古军破大理国,在原大理国政权行政区划基础上将云南分为十九个万户府,下设千户、百户,以便军事统治;南宋咸淳十年(甲戌,元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建立云南行省,南宋德祐二年(丙子,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将万户、千户、百户改为府、州、县,改宁部万户为宁海府,从此建立了土司制度,同年改宁海府为宁州,领三县:通海、习峨、西沙,隶属临安路。元至治二年(壬戌,公元1322年)撤西沙县并入宁州,州仅领通海、习峨两县。明洪武十五年(壬戌,公元1382年)改路为府,将通海、嶍峨二县划出,宁州始为与县平级的行政区,直隶临安府。清袭明制,华宁仍称宁州,隶临安府。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废州改县,宁州改称宁县,后因与甘肃宁县同名,遂于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10月改称黎县;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4月再改称华宁县。1958年10月,华宁县与杞麓县合并称通海县。1959年10月华宁县从通海县分出,恢复华宁县建置,一直隶云南省玉溪地区。

  辽西郡:即以今辽宁省朝阳市为中心向西北延伸的一带地区。战国时期燕国初设辽西郡,秦朝时期将治所设在阳乐(今辽宁义县),其时辖域在今河北迁西、乐亭,辽宁松岭山以东、长城以南、大凌河以西地区。西汉时期属幽州辽西郡,辖境渐小。东汉时期属幽州辽西郡柳城县。魏、晋两朝属昌黎郡。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燕国、前秦国、后燕国时期属昌黎郡,治所皆在龙城(今辽宁朝阳)前燕国曾移治于令支(今河北迁安);北燕国时期属昌黎尹龙城,曾移治于肥如(今河北卢龙)北齐时期废入北平郡,其后治所逐渐北迁,最后仍以龙城为中心。北魏时期属营州昌黎郡龙城(和龙城)。东魏、北齐时期属营州。隋朝时期属柳城郡柳城县,即今辽宁朝阳、义县一带。朝阳地区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其境内的“鸽子洞”古人类遗址,证明早在十多万年前朝阳大地已有人类祖先繁衍生息,其境内的“牛河梁遗址”更是证明早在五千五百年以前就存在一个具有国家雏型的原始文明社会,这一重大历史发现,把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提前了一千三百余年,从此中华文明史即称“上下六千三百年”,不再称“上下五千年”。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其地归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2.堂号:

  雁门堂:以望立堂,亦称善无堂、阴馆堂。

  钦州堂:以望立堂,亦称安州堂、安京堂。

  南诏堂:以望立堂,亦称蒙舍堂、大理堂。

  西恒农堂:以望立堂,亦称弘农堂、函谷关堂。

  宁州堂:以望立堂,亦称黎州堂、宁海堂、华宁堂。

  辽西堂:以望立堂,亦称龙城堂、和龙堂、令支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亦称扶余堂、襄平堂、辽阳堂、凌东堂。

  益州堂:以望立堂,亦称建宁堂、尺道堂、味县堂、宁州堂、曲靖堂。

  稼穑堂:相传农氏是远古神农氏的后裔,神农氏教民稼穑(种庄稼),将人类推进至农耕社会,该堂号由此而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微支持,请随意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相关阅读
  农(侬)姓氏考略  佚名 2011-4-16
  农、侬氏是南方本地与外来汉人融合的族群  农博学 2010-10-15
  阅读安业《关于走访桂滇农侬氏研究资深老前辈的报告》复信  侬兵 2010-9-18
  论汉壮农侬融合与历史变迁  云南富宁 农贤生 2010-8-12
  对农侬姓来源的看法  凯文 2010-7-19
  关于北宋时期的火峒在今下雷镇信隆村的考证  侬芸青 侬正章 2009-11-24
  我们来自武缘县(含字辈)  农居波 2012-10-9
  恩城河上的古村落  农贵平 2016-8-13
  广西靖西市禄峒镇怀陇村陇力屯农氏字辈  农家福 2018-8-13
  广西横县籍抗日阵亡将士录  文献资料 2011-3-9
 
 
芳名榜 | 本站宗旨 | 目标愿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访问统计: 00025109223 
友情链接:
农氏网百度农姓贴吧姓氏321文化网


传真:(请尽量网络联系) 联 系 人:农杰雄 邮政编码:361015   
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枋湖北二路    邮箱:nongshiwang@qq.com
农氏网© NongShi.ORG    管理     琼ICP备09002287号-1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