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氏网
资料征集
资料征集
在线族谱

文章检索

农氏网 >> 当代风采 >> 盛名之下却祥和
盛名之下却祥和
来源:农氏网     作者:韦燕 宋彬     上传时间:2010-7-5 12:12:43   点击数:5965

盛名之下却祥和
——记原《三月三》杂志社社长、副总编农耘
 
韦燕  宋彬

    【简介】农耘(原名农庚卫),男,壮族,广西大新县人,1939年5月出生,1963年毕业于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现任广西《三月三》杂志社社长兼副总编、副编审。其作品《深山桔子红》获全国煤矿优秀文学奖,散文诗《海风》获第二届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奖二等奖;《矿长》获广西首届太阳石文学奖二等奖,散文集《煤城纪事》和短篇小说《爱河》获广西第三届太阳石文学奖二等奖。


    还小的时候就熟悉了这个名字——农耘,因为他曾把我们合山人居住的小城写成了一篇篇美美的散文和诗;那时候还听说,他曾经也住在我们的小城,也和我们的父辈一遭:下井、采煤,还和我们一样的生活过。家里的那本《煤城纪事》早已读熟,心里却一直有个愿望:要是能见到这位离开合山久矣的长辈,那该多好。
    读大学了,在农耘守望过的清澈如玉的相思湖畔,在他至今仍笔耕不辍的城市。倏忽间,就和这位仰慕多年的长辈近在咫尺,情怯起来——有什么理由,站到他的面前呢?
    终于有了机会。大一的时候,学院有位老师主持了一个课题,发动全院的学生去采写自己家乡,然后书写成文汇编成册。那年暑假,拿着自己家乡那本书的雏样就兴冲冲的去了《三月三》杂志社找农耘,一味的想让他也看看我们这些“小合山”笔下的家乡,一味的笃信他仍会对生活了21年的地方惦念不已。直到今天,我仍清晰的记得那天的经过——
    去到了杂志社才得知农耘已退休,且被《今日广西》聘为编辑,守门的大爷好心的帮我呼了农耘,电话很快的就复了过来:“你好,哪位找我?”
    “农老师,您好!我是民院的学生……”我简要的说明来意。
    “那这样子吧,你坐公车过来也不方便,你在那里等我一下,我这就过去。”……结果,虽然我一再坚持说自己可以找到报社,农耘还是以路不熟为由让我在杂志社等他过来。还未见到他之前,他就给了我一份感动,来自他周到的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第二次和他打交道是那次暑假开学后不久,那时候,为了尽量节省出版资金,我们必须自己在电脑上排版书稿,然后送到出版社照排就可以印刷。在此过程中,我们碰上了很多的技术问题,四处求救无门,我再次冒昧地给农耘打了电话请他给我们联系专业排版的编辑。他很爽快的应承了下来。第二天,他就帮我们联系好了一切。
    经过这两次事情之后,我也改口叫他“农伯伯”,因为不管是下意识还是现实里,我都无法不被他为人的慈祥和蔼、坦诚真挚而感染,诚然他曾经是一社之长,诚然他是位资深的作家,可是当他就在你身边的时候,他更象是你的亲人,更象是位无微不至关怀你的长者。或许可以这样说,在看他的作品的时候,涌现的可能仅仅是仰慕,而在接触到他个人的时候,呈现在你心里更多的则是敬仰。
    不信吗?那我再告诉你,农耘1963年在民院毕业的时候,他本来是分到广西军区的,可是他把这份工作让给了同学,自己却选择了合山。如果没有宽广的胸襟,谁能做得到这一点。当时国家哪里都苦,可合山更苦,那么僻远的一个小地方,他居然没有介意。去到那,他一边为人师长一边开始了自己生命响亮的歌唱……1972年,他开始业余创作,起初写小说,后因政事繁忙,改写散文诗和散文。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大多取材于身边的煤矿。关于以尊敬矿山退休老干部为题材的短篇小说《深山桔子红》,获1983年全国煤矿文学优秀作品奖。在北京的颁奖大会上,他和众多的煤矿作家坐在一起,接受了贺敬之、萧军等著名大作家的赞扬和鼓舞。更让他感动的是,给他颁奖的就是萧军本人,当时他竟激动得热泪盈眶乃至无法言语,手中的奖状更像是一曲嘹亮的军歌催他赶快向前挺进。他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沿着文学的路子走下去!在矿山期间,他先后参加过广西作家协会举办的第二期文学讲习班和中国煤矿文化基金会举办的第一、二期煤矿文学创作学习班。其间,他还担任了合山矿务局党委宣传干事、党委宣传部长等职。
    他说他的文学梦其实在中学时候就开始了。那时候他们有一位很好的语文老师,那位老师不仅课上得让人如痴如醉,文章也写得棒,常在国家级的刊物上发表作品,让年幼的他们崇拜不已。于是,那时的就农耘明确了自己最初的向往。
    曾有过很多次机会能让他当上“高官”,他都无一例外的一笑置之。他说:“人总是要有追求的,而我的追求就是文学,我只想走文学路,坚定地走下去。”1985年2月,农耘调到创刊两年的《三月三》杂志社任编辑。万事开头难为人所皆知,一本纯文学刊物的生存发展之难却难以为常人所想象,农耘就这样和其他的创办者一起一路走来。1992年,农耘升任《三月三》杂志社社长兼副总编、副编审,负责终审壮、汉两个版本的稿件。尽管壮文版的《三月三》是双月刊物,他每年的审稿量仍高达170万字。审稿的同时,杂志社的行政事务也由他管理。在文学刊物发行滑坡、刊物生存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他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保证了刊物必需的印刷费用和稿费的开支。他没有告诉我其中的艰难,但当年同在《三月三》的黄佩华却以此为蓝本,写了篇短篇小说《编辑的苦恼》来大发感慨……在办刊方面,农耘把刊物的定位归为民族文学刊物。1995年起,该杂志以推出“新桂军”作品为主,每期推出一位少数民族作家。内容包括:推出一个中篇小说;介绍作家情况;登出作品目录;登一篇评论作者、作品的论文。曾先后推出壮族作家岑隆业、仫佬族作家鬼子、瑶族作家蓝汉东、青年作家东西等。那一时期,《三月三》办得有特色有品位,响誉区内外,也因而获得中国少数民族园丁奖。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仍笔耕不辍。编辑工作使他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有了相对宽余的时间进行业余创作。自1985年以来,他发表了许多散文诗、散文和小说。1990年4月出版散文诗集《远帆》,1990年10月出版纪实散文《煤城纪事》,同时,在全国各报刊发表小说和散文。在编务和创作之余,他还编辑出版了《当代大学生散文诗选》、《新潮小说一、二集》,报告文学《群星璀璨》等,他的第三本作品集《纪念树》也已出版。散文诗集《远帆》是农耘的代表作。这本集子共分六辑,凡一百三十五章。它取材涵盖面极广,南海风光、边关弹痕、煤海风物以及城市世态人情都深得他淋漓尽致地发掘。他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通过诗的生活情景,创出一种艺术氛围,赋予事物以感情和生命,挖掘真善美的内涵,诱发人们的想象与美感。
    对民族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崇敬,是《远帆》的一个基本思想。壮族古老而灿烂辉煌的文化,无疑受到热爱自己民族的农耘那颗赤子之心的顶礼膜拜。由此而形成作家对自己民族文化的高度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荣誉感和责任感驱使着他努力思考和实践民族文化的伟大内涵。《花山我为你歌唱》就是他思考的结果。他膜拜之余,将目光伸向西方,对西方文明作一番审视,并力图借助审视和批判来解开揭橥壮民族古文化的花山之迷。被誉为欧洲艺术拱顶之石的《最后的晚餐》壁画,经不住历史风尘的腐蚀,已是真容难再了。而花山壁画,因其接受过艰难的孕育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经过“天上暴雨淋沐过万千回,大地尘埃污染过万千回”却依然显赫寰宇,充满神奇的诱惑力。在考察中,他深切感悟到民族强大的生命力来源与民族先民们的艰难抗争,使得他不停前行。
    除《花山我为你歌唱》之外,集子中的《大藤峡》、《斜塔写意》、《小连城的思索》等诗章,都是淋漓尽致地渲染他对民族、国家的挚爱情思的优秀工作。
    农耘在矿山生活了20多年,生活的积累、感情的体验、沉淀凝结成他对矿山人的一片爱意。煤矿是黑色的世界,煤矿的生活是枯燥而单调的,但在他眼里,因为有了对生活的热爱,这种单调的生活,便充满了神奇迷人的色彩。《远帆》中“煤海里的浪花”一辑,所记录的每一个日子,每一位凡人,每一件小事,都承载了他沉甸甸的爱,充满了他对这种生活体验的愉悦。《煤海流星》里记录的矿长头上的那盏矿灯,是一颗亮闪闪的星,它与工人的“星”同闪烁,共辉映。正是这种血肉相连的干群关系,使我们的事业充满了强大的生命力。另外《远帆》中的《南海心曲》、《霓虹灯下的诗》等辑,都体现出他对生活的一片爱,折射出生活斑斓色彩及哲理之光。
    《煤城纪事》是一本纪实散文集。它记述了农耘在煤矿20多年所见所闻。三十多篇散文取材于一地,全方位地写一地,这是很奇特的。它是作者长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结出的硕果。这本集子共分“剪影”、“记忆”、“风采”、“史迹”四辑。既介绍了广西最老的合山煤矿的发展史,也叙述了煤矿变迁的欢乐与艰辛;既让读者欣赏到合山人生活风采和心灵亮色,也体验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管写人写事,都有作者个人的体验和感悟。特别是写人生际遇的篇什里,作者倾注了真情,读来震撼人心。《你走得如此匆匆》就是其中的优秀之作。作者通过对亡友的追忆,叙述亡友生前的动人事迹,采用第一人称娓娓道来,真情感人,读来催人泪下。
    他的第三本集子《纪念树》,是他近年来创作的散文。这本散文题材广泛,有南国风情,有人生步履,有童年回忆,也有大西北旅记。这本集子不管写人写物写景,都倾注作者一片真情,文字质朴自然。其中,集子中的写于1992年5月的篇章——《相思湖畔的重逢》,写的是民院校庆四十周年时他们班同学与老师在相思湖畔重聚的场景,以对当年的班主任的诉说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母校深深的眷恋和感激。“1960年,我们跨入广西民族学院大门,您就担任我们的班主任。从此,我们五十多位同学,在您的羽翼下朝夕相处了几个年头。”
    “学生毕业了,作为班主任任务也完成了,可是,您的心依然牵挂着出了校门的我们,如同父母牵挂着远行的爱子一样牵挂着我们。我们谁谁在哪里,谁谁的工作干得出色,谁谁的生活遭到挫折……您都知道,并将获得的消息传递到各地给我们,以作为鞭策和鼓舞。您的心,无异于一颗父母心呵!”
    “您对我们的思念,没有因岁月的流逝而淡薄,将近三十年了,在院庆四十周年之际,您决意把我们从各地呼唤回来,要见见面。心之真诚,情之深厚是令人感激涕零的。”
    谦和的农耘在文章中把自己多年成就也归功给了母校和教导过自己的老师:
    “在我们班五十多个同学中,当文学编辑、搞文学创作的,只有我一个。我也是在教界和政界混了二十多年,后来才易弦改辙搞文学的。半路改行,起步迟缓,成果微小。但也许我属品种稀少,显得珍贵;也许我得了中国作协会员头衔,又有副编审职称。因此,您在中文系里极力推荐我,使我的几本拙作得于在院庆的展览室里展出。如果说,这几十年来,我们有所进步的话,那么,这与您及其他老师们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您是应该感到安慰和自豪的……”
    农耘的作品,除了《深山桔子红》获全国煤矿优秀文学奖外,散文诗《海风》获第二届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奖二等奖;《矿长》获广西首届太阳石文学奖二等奖,《你走得如此匆匆》获三等奖;散文集《煤城纪事》和短篇小说《爱河》获广西第三届太阳石文学奖二等奖;散文诗集《远帆》获第二届壮族文学奖。
    按理说,农耘在文学路上已收获不浅、成果不薄,1998年从杂志社退休的时候也就该在家享享清福。可是他却又立马接受了《广西人事》杂志的聘请再做起了编辑,半年之后又做起《广西日报》社主办的彩版杂志《今日广西》的编辑,主编“往事飘飘”、“八桂俊杰”、“民族风情”等好几个栏目。而今,他总算是“赋闲”在家了,人还是不住的忙碌。他又抄笔挥墨的写起了报告文学和土地志。报告文学写了有十几万字,土地志也完成了兴业、藤县、崇左三本,加起来,有百多万字了……
    在为了校庆采写校友而和农耘联系的时候,他正在写着区团委编撰的报告文学集《青年卫士》,说是4月初就要付梓。如此的忙碌中,他专程为了我们的采访来了民院,让我们再一次沐浴到这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壮族作家创作促进会副会长的无微不至,不能不感慨至深。
    采访结束的当晚,接到他打来的电话:“今天有一些事件的具体时间没有说清,我回来查清楚了,你们时间紧,也不方便外出,我明天就给你们送过去……”
    这不,这位慈祥和蔼的长者已经等在了校门旁,灿烂的午后阳光下,他的形象格外高大。

 


[1]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微支持,请随意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相关阅读
  农耘诗歌三首  农耘 2012-4-26
  [小说]故乡故事  农耘 2011-11-18
  [小说]根的雕塑  农耘 2011-11-16
  盛名之下却祥和  韦燕 宋彬 2010-7-5
  崇左市创业十年先进个人农姓名单公示  左江日报 2013-8-17
  关于筹建《神农文化促进会》的倡议书  神农文化促进会倡议小组 2012-1-1
  写给父亲  农承专 2016-5-8
  云南省广南侬氏土司世系表  侬鼎升提供 2009-11-18
  2013宗亲聚会掠影  农胜华 农世佳 2014-1-14
  农(侬)氏当代部分人物名录(工商类)  农氏网收集 2010-12-1
 
 
芳名榜 | 本站宗旨 | 目标愿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访问统计: 00025151413 
友情链接:
农氏网百度农姓贴吧姓氏321文化网


传真:(请尽量网络联系) 联 系 人:农杰雄 邮政编码:361015   
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枋湖北二路    邮箱:nongshiwang@qq.com
农氏网© NongShi.ORG    管理     琼ICP备09002287号-1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