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氏网
资料征集
资料征集
在线族谱

文章检索

农氏网 >> 源流考究 >> 论农姓到底哪里来 侬智高是不是英雄
论农姓到底哪里来 侬智高是不是英雄
来源:农氏网     作者:农安业     上传时间:2011-10-22 14:09:44   点击数:14319

  关键词:农姓   侬智高   民族关系

  从《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我们想到了这么一些问题,值的我们深思。

  一、绪论中有这么一段话:“我国现有民族,他们的形成和现有族称虽有早有晚,但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都是我国古代民族直接和间接地继续和发展,都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经过民族分化和融合逐步形成的。”
  从这段话中,结合我们实际情况,我国现在的壮族就是属于那种晚得族称的族群,而且还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于1949年取得全国政权后才进行的民族划分,我们农氏多数被划归壮族。这样划分的主要理由及其原因应该是:当初进行民族识别和民族划分时,最主要还是侧重以居住区域和所讲的语言进行,即所谓的讲“共同语言”、居“共同地域”来进行识别和划分的,并不是考虑到其族群的实际来源。甚至当时有关政府部门的办事方式方法问题,或许为了贪图方便,有可能出现定性太笼统、划分不严格情况,或许也有可能是出于某种考虑才这么划分的。因此才导致我们今天研究起族群来源时,出现了难解纠结的矛盾。出现这样的矛盾问题,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但归根到底还是客观上影响到主观的问题。那就是以前进行的民族识别和划分直接影响了我们现在的族源研究和探讨。再则,当今壮学研究,没有从真正掌握史实的来龙去脉去考虑分析壮族各姓氏来源,尤其是对于历史较为复杂的壮族农(侬)氏,武断就给当今农(侬)姓族源下定论,从而,才产生如此严重分歧。这,应该值得我们认真分析和思考。
  按照一些专家已有的考证和著述,以及农江静先生在农氏网上例举的有关韦姓与古代韩国贵族的关联提示,我们现代壮族的一些大姓如韦姓、农氏等都应与中国古代族群也一定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些论述显然是很有参考价值的,要不然,这些姓氏族人今天就不会仍是人丁兴旺,才人百出,还能保持名族大姓。我们当今农氏,与古代神农氏部族应该同样有密切的关联。根据中国社科院专家王大有先生所著的《三皇五帝时代》一书论述,远古时期的神农部落炎帝经过战蚩尤,争雄中原,后被黄帝打败,随被降封南方,族群也被迫由中原向各地散居或寻找适者生存的地方,这样的论述,是符合历史事实逻辑推理的,也符合我们原有族谱记载内容,符合《百家姓》的诠释。但现在却出现严重的否定旧族谱倾向、恶意否定《百家姓》诠释,并排斥一些名家早有的论述,说什么我们相信这些旧族谱和《百家姓》纯属“攀附”心理,这简直是污蔑和诽谤。笔者认为,这不但十分错误,而且是无稽之论,其中可能也隐含着故意搅乱局面的倾向,我们族人对此应该明辨是非。
  在历史的长河中,神农部落这些族群,也会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出现分化或融合于他族,但万变不离其宗,以“农”字作姓仍是共同的标志,这完全符合古代族群“族迁名随”的特征。由侬字改为农字已众所周知,至于原来怎样出现用“侬”字,我认为,这应该是纯属汉字意义上的理解问题才使用“侬”字替代“农”字的,并非如某些研究人员炮制的所谓壮话“森林”音“ncng”而得姓。这些理论被追问得无理可摆后,又摆出“壮族农姓之“农”借音而已,根本没有汉字“农”字的意义,即与汉义无涉”、“侬农总体上就是一个纯粹壮族的姓”等这样的说法,后来也有人质疑这样的解释。人们不是不懂,从我国民族的语言系属看,壮侗语族本身就属于汉藏语系!两种语言彼此交融渗透,彼此借用,特别是壮语与粤语,更令人说不清的是,某些词汇到底是先存在于粤语中还是先存在于壮语中,而粤语就是古汉语与南方民族语言相融而形成的地方性语言,这怎么能说“农”字与汉语中的汉字毫无意义相关?再则,纵观我们现在农姓人的取名方式,好多辈分姓名,各地都还存在很多的同辈同字现象,如:国---,立---,德---等等,不胜枚举,好像还属同一谱牒内。土著论之说显然是难推其理。
  因此,用土著观点去解释当今姓农来源显然说不通,甚至理不顺,还是源自“神农”有逻辑可推。众所周知,千百年来,侬智高的起兵一直被人骂为“反贼”、“蛮寇”,其意味不正是因为你祖宗被贬了,你族群被遣散,被流放了,被逐出中原了,你竟然起兵北伐,这就是“反贼”,这就是“蛮寇”!所以,北方御用文人及其写史者当然站在中原统治者的立场角度,站在中原“正统主人论”的立场极力污蔑和贬低侬智高了。尤其是历代中原王朝当权者,由于“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正统论观点,幻觉般地惧怕和担心侬氏强盛,会与他们争雄争霸,因此,他们必须牢牢扼制侬氏,千方百计地控制侬氏,甚至不择手段排斥。为防止侬氏崛起,他们才任由交趾蹂躏而坐视不管。这不也验证了侬智高兵败后的一些传说,如:“要让侬氏千年不得翻身”之事吗?若站在侬智高的立场上来说,我也是生活在炎黄华夏之地,系华夏子民,我受到分裂华夏之敌侵扰,难于抵挡,求助于你,你却坐山观虎斗,还在我背后插刀,我何不先与你分庭抗礼,再“南扫瓯骆”!
  的确,当年侬智高起兵时,就已经是直接东征粤地,计划先占有岭南,进而兵指“衡湘”。当时侬智高的建国方略中有“北倂衡湘”之策,还计划“乃策进取”,即可能计划推翻宋朝皇帝。所以宋朝皇帝才因此惶惶不可终日,比起担忧西夏王朝更为担忧侬智高,因此才下狠心,遣派重兵,让身经百战的狄青统帅南下打击侬军,击败后还灭侬氏九族,斩草除根。很显然,侬智高起兵时,心中是清楚其祖宗历史及生活范围地域的。他当时受到宋朝统治集团的不理睬甚至被排挤,才因此心中愤愤不平,火冒三丈,肯定是不造反就难平心中恨。因此,他才不得已,选择做出了那次历史性的震国之举——率领侬垌起义。

  二、该书绪论中还说“关于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古代史学家给我们记录和留下了大量的资料。近代和解放以前的史学家,对我国民族关系史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他们不仅整理了相当数量的民族资料,编写了一些有关民族关系的论著,有些还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观来研究我国的民族关系史”。从这段话中,我们现在研究我们农(侬)姓氏族源,应该懂得首先尊重别的专家的著述,特别是名家的论述。但现在有些人,特别是持土著观点者,为了证明自己的东西,不择手段,一概否定别人的东西,连那些名家也不肖一顾。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他们无端否定我们民间尚存的家谱和族谱,说这些家谱族谱是造假的。他们自己的东西也只不过还处在大概和推测而已,也拿得出来要人相信,这怎么不引起激烈争论呢?在此特别说明:本人历来的研究,只不过是检验别人说的正确不正确。以下也是我读到以及看到的材料,真实或不真实,让族人自己分析,我是认为这个说法是符合客观问题。
  一本名叫做《寻根》的杂志,在2007年第六期刊载了一篇文章,名为《广西姓氏源流》,该文说得还较为客观,其中写道:“广西侬氏家族的侬智高(约1015~1055年),出生在傥犹州(今靖西坡州),广源州(今越南高平省广渊)地方壮族首领,建立南天国,宋皇元年(1049年)起兵反宋,连破十二州,每破一州都遗下一些兵员,侬氏因此散布更广。后被狄青打散,败退云南,为了逃避追捕,遂将侬姓去掉人旁改为农姓,降于大理。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载:“羁縻州峒,隶邕州左右江者为多,旧有四道侬氏,谓安平(大新)、武勒(今扶馁)、忠良、七原四州皆侬氏。”“今黄姓尚多,而侬姓绝少,盖智高乱后,侬氏善良,许从国姓,故今多姓赵氏。”《中国姓氏大全》载:侬罕见姓,原为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姓氏。吴人称我为侬,因此为氏。农,《百家姓》收,现代罕见姓。相传为神农氏后裔。目前已知云南、广西等地还有少许侬姓,确为罕见姓外,而农姓已分布在广西崇左、南宁、横县、邕宁、宾阳、钦州、灵山、浦北、贵港、玉林、天等、德保、靖西、那坡、都安等大部分市县。单是崇左县农姓就有9000多户。1998年新修的广西《雁门农氏族谱》记述,侬智高起兵反宋虽然失败,但客观上,却迫使宋廷接纳边地内附,为壮族人民争得了设市通商和设校办学等权利。《西林县志》载,“侬”、“农”通用,有侬智高后裔的说法。在广西,侬、农两姓早已融为一体,本属同源已毋庸置疑。”。这样的专家论述,才可能令人信服!那些乱七八糟的论述其中也包括“土著论”都无法令人信服,其中有可能还属于蓄意破坏我们正常的研究和探讨。

 


[1] [2]  下一页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微支持,请随意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相关阅读
  农姓得姓的历史来源及其历史嬗变概况  农安业 2018-12-6
  解读南宁南晓镇农氏族谱  农安业 2018-4-4
  感怀吾族历史  农安业 2018-2-7
  为什么说农姓得姓始于雁门?  农安业 2017-12-27
  谈“天下农(侬)氏是一家”  农安业 2017-12-19
  农氏研究十几年简明总结  农安业 2017-8-8
  2017年2月19日在农氏兄弟聚会上发言兼与农德润族亲商榷  农安业 2017-2-19
  再论农姓到底哪里来 侬智高是否是民族英雄  农安业 2015-4-6
  那坡县小学生拾金不昧深受赞扬  李冬 2013-4-26
  访广南昌达摩托销售部总经理农正祥、农光仙  环球摩托车网 2010-7-12
 
 
芳名榜 | 本站宗旨 | 目标愿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访问统计: 00024845704 
友情链接:
农氏网百度农姓贴吧姓氏321文化网


传真:(请尽量网络联系) 联 系 人:农杰雄 邮政编码:361015   
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枋湖北二路    邮箱:nongshiwang@qq.com
农氏网© NongShi.ORG    管理     琼ICP备09002287号-1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