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氏网
资料征集
资料征集
在线族谱

文章检索

农氏网 >> 源流考究 >> 农、侬氏是南方本地与外来汉人融合的族群
农、侬氏是南方本地与外来汉人融合的族群
来源:农氏网     作者:农博学     上传时间:2010-10-15 16:05:45   点击数:10077

    木有本,水有源,人类有祖先。寻根问祖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农、侬姓是炎帝直系后裔。在历史长河中,农、侬氏族人有兴有衰,有胜有败,历经了血与火、生与灭的考验。始终以顽强的生命力屹立于中国和世界氏族之林。并仍被名人称为“强宗”、“豪族”。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农侬姓的来龙去脉进行粗略的探讨。

    一、农姓来源

    1、炎帝神农之后裔——农氏
    农姓是既古老而又源远流长的姓氏,它是中华文明最早姓氏之一,古今文献都已有详细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出版的《山海经》就已经给予这样不容质疑的描述:“炎帝神农后裔衍生出三十六个姓氏,农姓就是其中一个,农姓是以‘神农’中的农字为姓。”汉代《风俗通》也是如此说:“农姓是神农的后代,她是以王父尊号为姓。”
    《中华五百姓氏源流》这样记叙农姓的:“农姓是源自神农的后代,这一支子孙不算多,但出身极为高贵……”。
    2、攀炎附贵取农姓
    原始社会瓦解后,在母权时代,因存在群婚,生小孩知其母不知其父,孩子跟母姓,到了男权时代,孩子才随父姓。为了后代的健康发育,就要“明血脉,别婚姻”同姓不能结为夫妻,一个远祖父的后裔只能有一个姓,这叫自然命氏,也就是姓氏一元论。姓氏开始时,女的有姓,男贵者才有氏,而平民,农奴有名无姓,到了周朝末期,姓氏合一,每个人要求有姓名,当农奴、平民找不出自己父系的姓氏时,有的只能攀炎附贵,中途跟上炎帝后裔取农姓,这属于人为命氏,这是农姓第二个来源。
    3、岭南土著民族取汉族的农姓。
    在中国,长江以北早在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就使用姓氏。到了周朝,姓氏合二为一就普遍有姓了。但是在江南,徐旭生说:“春秋战国,越国的越人尚无姓氏。”就连越王勾践也是没有姓。他不是姓勾。公元前219年前后,秦始皇派了五十万大军南征以统一岭南,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南北统一战争——秦瓯战争。当时的百越首领也还没有姓氏,其首领名叫“译吁宋”他也不是姓译其三个字的意思是“大越首领”。壮族始祖布洛陀,他也不是姓布。“布”在壮语中意为尊敬的父老;“洛”为晓得;“陀”是多多的意思,三个字的整个含义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祖公之意。岭南原始社会瓦解晚,汉朝前无姓氏,故取汉族农姓。

    二、侬姓的来源

    有的人说,古代北方无“侬”姓,因为宋代钱塘出《百家姓》只有农姓无侬姓;民国时间出版的《交际大全》中《附郡望佳话》所列418姓,各姓有其郡望(堂号)。堂联有“农”姓,而没有“侬”姓,可见,宋代钱塘出《百家姓》时,北方没有“侬”姓族人。据《姓氏辞典》记载中国有八千多个姓氏,专家估计,实际使用的也不少与一千二百个姓。《百家姓》列出418个姓中没有“侬”姓,因此,就不能主观武断说“古代北方就无‘侬’姓。”唐代前北方是否有侬奭,有关资料说法不一。宋代人郑樵著《通志•氏族略五》载:“侬姓,音农,邕州贼侬智高。元丰登第侬奭,青州人。”而《中国史学名著题解》(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年2版)第61——66页介绍《通志•氏族略五》说记史事到隋朝止。查明邕州都督府的青州是在唐武德四年(621年)才设立,证明唐前南方没有青州。因此侬奭是唐前北方山东青州人或是宋代南方青州人由大家判断了。民族学家刘锡蕃说:“左右两江上下游,即古之西原、广源、黄澄诸蛮,僚侬皆为其类。此等民族,虽则同为一系,因其从古代来自中原,就保存其部落之形式。獞人既与獠侬中之一部落。狄青、余靖等败侬人于后,侬之势益弱,獞人乃应运而起。”由次可见,僚侬和獞(壮)人有根本区别,僚侬从中原来是外来民族,獞(壮)人是土著(本地人),獠侬被狄青坍毁,人数大减少,獞(壮)人有机会应运而起,强大,占绝大多数,僚侬人少就入乡随俗同化溶入獞(壮)族中,獠侬是北宋侬智高起义失败后同化为后来的獞(壮)族,因此,僚侬从中原来到岭南就有据无疑了。据《平果县农氏族谱》记载,西晋(265年——316年)文史学家袁宏为避难潜隐雁门改为侬姓,被权臣侦破再改侬姓为农姓。由此可见,东晋(317——420年)前山西雁门就有侬姓了。《广西横县旧农氏族谱》载:“侬历贞生灿琼,琼生增连(从雁门迁入山东青州)增连生侬猷,猷生儒(字全福),儒生智高、智科(智厚)……”。
    1、农姓分支出侬氏
    广西区横县盘象村农培显家藏《全国侬姓老族谱》第5、6页载:“唐尧虞舜之时代,148年,洪水灾患,我侬姓之祖公名为历山公。远任诸侯出身,率本族之兄弟万余人,迁江苏省常熟县虞山镇,其弟弟为历贞公,带有全族兄弟迁浙江省钱唐县加兴市、湖州市,历贞(青)子名为灿琼公,带下三子,增连、增佳、增祺。史弟叔侄之子女三千余人迁入山东省潍坊市。”据祖传口碑,历山、历贞公本是炎帝后裔姓农,为了怕别人说农姓是农奴,是失败者便改为侬姓,故侬姓是从农姓分支的。
    2、当地百姓依附首领取侬姓
    自从中国中原古代出现金属文化以后,有了渡江河工具,因战乱等各种客观原因,侬姓族人向南迁徙,特别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公元前214年派将军屠睢率50万大军统一岭南时,其中就有雁门侬氏子孙应征南下,战争结束后不回中原,在南方安家落户,其中有一批文武双全的侬氏军官到各个地域担任溪洞首领。秦汉时期岭南百越人绝大多数人尚无姓氏,陈远宁和汪宗虎合著的《中国姓氏大全》载:“许多兄弟民族在接受汉族文化的同时,也主动使用了汉字姓氏。”在唐代(公元618——907年)左右江上下游的西原州,居住着黄、侬、韦、周四大姓,相互争夺。韦、周两族人被黄姓族人驱逐海滨,黄姓势力很强。黄乾曜、黄少卿父子反唐斗争相继持续一百多年后,被唐王朝镇压下去以后,力量减衰,其后“侬峒最强。”僚侬自古来自中原,文化素质较高,条件较为优越,又有许多人担任州、峒首领,为了防止别峒的掠夺,许多小州峒组成部落联盟(峒联盟)由侬姓族人担任峒联盟首领其地域就叫侬峒。(由黄姓担任峒联盟首领的地域叫黄峒)。当时岭南人几乎有名无姓。有的小姓受人欺负,峒联盟首领侬姓,属下百姓依附首领取侬姓。白耀天先生说:“壮族人中具有姓氏肇于首领人物,后来属下随同首领姓氏,出现了‘举峒纯一姓’的历史现象”。因此,当地百姓仿效依附首领取侬姓,是侬姓的第二个来源。
    3、以祖先的族号或谥号为侬姓。云南省广南县,讲壮语又分为布侬、布雅依、布傣等名称。布侬、僚侬原来是族号,在广南县,布侬族就以侬为姓。
    4、人类祖先在文明时代前,“散居山洞间,依树为层巢而居。”森林里的野果、野菜、野兽是维持我们祖先生命的源泉,因此,先人们崇拜森林。森林,壮族语称“侬”,以崇拜物作姓,这亦可能是侬姓的第四个来源。
    因为有自然命氏和人为命氏,所以姓氏来源是多元论,大部分姓氏都有个来源,不能只承认一个来源,而去否定其他的来源。

    三、农、侬族人的迁徙

    1、战国前炎帝裔孙的迁徙
    据传说,六千多年前,炎帝在今陕西洋县一带出生,帝都陈仓(宝鸡),因田地少,人员不断增多,他成年后,就带着一帮移民沿着渭河东下,再顺黄河岸向东至河南、河北一带定居,他成为当地一个大部落联盟首领。到了炎帝第八代裔孙榆罔,当时中原还有两个大部落联盟,一个叫黄帝大部落联盟,另一个蚩尤大部落联盟,他们为了争夺领地财富。因此,出现战争,胜利者就霸占好地盘,失败者,即逃难迁徙,正如王大有先生说“蚩尤于是‘登九淖,以伐空桑’驱逐神农末帝榆罔。榆罔北求鼋氏(轩辕氏)领袖挥师南下,经过涿鹿、阪泉之战,先打败了蚩尤,又打败了夸父。最后黄帝代神农氏。帝榆罔立55年,被黄帝降封于落水上游祁村湾卢氏城,失帝位,榆罔丢失故土,离开中原逐渐向南迁到淮河,汉水之间,在湖北随县厉乡也出现了农氏遗址,深入到鄂西神农架,架梯采药,并折向湖南。……”
    2、战国后农、侬氏族的几次迁徙
    战国后,农、侬族人征召,避难或任官等原因,又有大批陆续南下。
    第一次在秦朝初期,《中国姓氏史话》载:“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大将蒙恬率领大军,北伐匈奴,从匈奴手中夺取河套地区,接着,又派将军屠睢率领50万大军,兵分五路南下,进攻百越。雁门农氏子孙奉命从军南下。经过几年激烈战斗,才平定了百越,统一了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地区。农姓裔孙再不回中原,在广东南海郡安家落户,有部分人早有弃农为官之意,给农姓为侬姓,始有南方之侬氏族。”
    第二次迁徙是在汉代。该书又载:“公元九年,外戚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为新。为解决社会矛盾,王莽试图按照古代的制度,进行以经济为重点改革,由于违背经济规律,脱离实际,遭到各方抵制,改革失败,社会因此更加动荡不安,终于在公元15年导致了樊崇领导的赤眉军起义。公元17年,爆发了王匡、王凤领导的绿林起义。”公元18年,雁门农氏青年应征入伍,奉命前往山东参与讨伐赤眉军。
    第三次迁徙在唐朝。该书记载:“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太宗李世民派遣李政、李绩等四名大将,率10余万大军,由李政统领,几路出击突厥。”
    与此同时,又调山东武功高强农氏五兄弟南下。其中三人分配在湖南各部,协助当地官府维护治安,其裔孙后来发展壮大,也分布于湖南和广西北部。其后又有两人远戍云南,镇守边疆。其裔孙也分布在云南东南部文山和广西右江上游地区。
    第四次迁徙在宋朝初。据《富宁归朝农氏族谱》、《百色东宁巷农氏族谱》、《那坡县龙腾氏族谱》载:宋朝初叶,山东白马街侬明(又称侬能、侬猷)因对建立宋朝有功,分别被朝廷派往湖南和浙江担任军事长官,镇守地方。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宋廷遣侬威入云南,协助特磨道侬氏土府镇治西南边疆,据有关族谱、家谱记载,又有侬明(即侬猷)入居广东海南郡。唐开宝七年(公元974年)侬明奉令清剿广西左江一带南蛮土游暴乱,逐居于太平。于太平府生下侬全福(即侬儒)、侬全兴、侬全喜、侬全宽四子,其裔孙广泛散居于广西左右江流域以及云南广南县、富宁县等大片地区。
    3、避难一侬姓复改农姓
    侬智高起义失败后,北宋王下圣旨狄青、余靖、孙沔等将领对侬起义军和家属,以及侬姓九族执行血腥大屠杀,据《续资治通鉴》卷53载:“孙沔与(狄)青夜谋幄中,昼则唯青治事,附贼者多诸杀,……”。该书又载:“(狄青)枭师宓等首于邕州城下,得尸5314具,筑京观(巨坟)于城北隅。”《续资治通鉴长编》又载:“侬智高复入邕州,知州礼宾宋克隆弃城逃跑,给士兵到各村寨杀老百姓拿人头当贼领赏。”特别在打仗区域的昆仑关下的村寨和今云南的富宁、广南县遭受屠杀特别多。“据现在昆仑关下开小商店农有宝先生提供资料,狄青偷渡过关后,昆仑关下村寨被宋军大肆烧杀,八、九塘一带盆地村寨,在宋军屠刀下幸存者仅三人,后人称‘三老’”。(《侬智高调研资料集》第167页)。余靖著《平蛮京观志》说:“驱彼犬羊,敌此熊罴,血膏于原,弃甲于山,遗骸巨野,百里腥膻。”由于宋军的残暴屠杀,桂西、滇南侬姓族人的幸存者, 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将侬改为农、赵或其他姓氏,以此求得生存。据《云南省志》载《郝志》云:“……狄武襄青平其乱……侬氏历世所植之势力,根本坍毁,无术谋恢复。今其族仍然‘强宗’,改侬为农,或易姓为赵……。”《岭表纪蛮》第23页载:“迨仁棕时,侬智高遂以广源蛮叛,陷邕管,围广州,两粤震动。狄武襄青平其乱,……侬氏历世所植之势力,根本坍毁,无术谋恢复。今其族仍然‘强宗’,改侬为农,或易姓为赵,文化日开,渐与汉人同化矣。”南宋范成大撰 《桂海虞衡》载:“黄姓尚多,而侬姓绝少,盖智高乱后,侬氏善良许从国姓,故今多姓赵氏”。 《云南省志》、《岭表纪蛮》都写宋军摧残侬氏族人,“根本坍毁,无术谋恢复”。逼得“改侬为农,或易姓为赵”。而范成大不写侬氏受到坍毁摧残,不写逼改农。只写“侬氏善良许从国姓”其意是北宋王朝对侬氏族人,并没有血腥大屠杀,没有人为避难把侬改农姓,只有北宋王朝给侬氏族人赐跟皇帝姓赵。这是范成大所偏见的。
    4、返源归宗——取原农姓
    侬智高起义失败后,侬氏族人怕被屠杀,的确有部分人改为农姓和赵姓,或其他姓氏。但是也有部分人不是为怕杀头,是为返源归宗而自觉复用农姓,就如侬宗旦、侬日新父子,1057年投诚归宋,复官留职,宋军已停止屠杀,他们子孙居住大新、靖西、百色右江区一带,起义后,这一带都没有一个侬姓了。侬智会、侬进安父子于1069年归宋,宋廷不但不再追究他们,还任命他们为古勿峒首领,后又转其官为“左监门将军”,主政古勿峒(今那坡县一带),后又退居到今天等县金洞乡,他们的子孙后代都在这带地区繁衍生息,但现在这一带没有姓侬只有姓农。
    值得一提的是,天等县《旧州农氏家谱》记载,农应广、农武高、农威烈、农得安都是侬智高直系后裔,他们也都已去掉“亻 ”旁而用农姓了。《粤述》一书中也有详细记载:“今惟都结州姓农传云,智高叛后更易。”《旧州农氏家谱》中还如此详细记载:农应广的祖父是空怜,父是空敬,到了应广复用农姓,此后,他们的子孙后代,一直用农姓,他们再不使用侬姓了。显然,他们也意识到返源归宗——永恒农氏才是根本。
    6、侬智高的民族成分
    侬智高于1015年出生于壮族居地靖西县坡州,在靖西长大,1052年农历4月6日,在今靖西安德起义,不管他祖籍何方,侬智高是壮族人是毫无疑问的。《荀子•儒效篇》载云:“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这些古籍记载,说明个人族属是经常发生相互转化的,而长期居住异地,入乡随俗,就是转化的条件。春秋时期楚国统治者祖先姓芈,《史记•楚世家》载:“陆终生子六人……六曰季边,楚其后也。”而该书又载:“陆终是黄帝之孙颛的后裔。”这显然季连是北方华夏族,先秦时期,原楚国境内,即长江中游,洞庭湖一带,是“苗蛮”族系聚居地,即使楚国王族来自华夏族,但他们早已落户于“苗蛮”族之中,无疑“入乡随俗”,而继续保存“蛮夷”之风。故先秦史籍多称之为“蛮夷”,而楚王熊通和他的先人熊渠等自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号谥。”
    香港董建华先生,他祖父是上海市人,因他生长在香港,讲的是香港话,他就成为香港本地人,香港回归祖国后,人民代表选举他担任香港第一任最高行政长官。侬智高全心全意保护壮族人民的利益,组织领导壮族人民武装起义,所以壮族人民尊称他为壮族领袖、民族英雄是顺理成章,当之无愧的。
    7、如何对待旧族谱
    族谱是先人留给后人的一种精神财富之一。孙中山、毛泽东、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对族谱都作过很高地评价。但族谱范围广泛,工程浩大,很难免有差错之处,特别是壮族,因为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所以壮族各姓氏的旧族谱绝大多数是从明、清朝以后才撰写。明朝以前的事大多数靠祖宗口传写上,错漏也就更多一些,有的怕灭族,,改姓换谱等。我们对旧族谱,应该以慎重的态度,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取长补短,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所有全信。例如,德保县荣华乡紫巴村六吝屯农志福家存族谱载:“上祖威烈原籍系山东青州府人氏,自于宋朝皇祐五(四)年随狄青武襄征平南蛮侬智高有功,受爵广西太平府世袭都结知州”,经查明《土官底簿•都结州》记载,农威烈于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袭都结知州职,即使以当时农威烈已50岁计,威烈则生于1353年,这比宋皇祐四年(1052年)晚了三百年,一个人未出生三百年前怎么南征打仗。因农、侬姓多灾多难,明智先人为了族人之前途而搞些假的,欺骗官方,但其他族谱绝大部分是真实的,例如:德保德保县城关镇中兴北街95号门牌农奎甫家存族谱载:“吾祖于癸原籍浙江绍兴府城北街,于乾隆七年(1742年)迁入镇安知府城。”后裔奎甫于1979年到原籍寻祖,果然找到农氏祖坟,时城北街农姓有三百多户,都是汉族,当地用8亩地建农氏祠堂和侬智高铜像,(对外说神农像,)祠内陈列着农氏在各个历史时期抗击外敌用过的兵器部分文物,(2000年搞高速公路,房、人已拆迁),桂西左右江几个县,有部分旧族谱及祖传口碑。说先祖从广东南海县迁来,祖宗不是本地人,有些是假的,因为有个旧观念,祖先外来光荣,祖先是土著不光彩,就冒报祖先是外来的。但有的的确是从华北、外省区迁来的。壮族居地,据考古学家考察发现80.3万年前,就已有直立古人制造石斧等工具,广西壮族居地是壮族先民百越人的起源地,因当时未有金属文化,只能靠采集、渔猎来维持生活,人繁衍多了,食物不够,部分人定居(早定居),部分人向外迁徙寻找生活出路。加上当时没有铁斧、钢锯砍树盖房子,居住只能靠自然山洞,依树为层巢而居,较寒地区,冬天住树层巢又受不了,所以早定居人稀少。加上到唐朝中期以后,由于政治腐败,官吏贪,压迫和剥削加重,西原州壮族先民僚人在黄乾曙、黄少卿为首领起义,反唐斗争持续一百多年后起义失败,僚人很多人被杀,很多逃难,在唐朝西原原来是“黄峒最强”,起义失败后力量薄弱,变成“侬峒最强”。到了北宋仁宗时期,宋皇朝对交趾侵略中国南边境置之不理,侬智高代表壮族边民向宋王朝求附,求援也遭到拒绝,于皇祐四年(1052年)侬智高在靖西县安德镇组织五千多人起义,攻陷邕州(南宁),起义队伍增加到五万多人包围广州57天攻不下,部队退回邕州,把守昆仑关,因宋军偷过小路,昆仑关失守,在归仁铺战役中义军失败,侬智高率余部退入富宁、广南,一年后进入大理国,侬智高不知所终。义军失败后,宋军对侬氏家族、义军家属大屠杀,有部分人逃难到云南、东南亚的泰国、老挝等地区。因此,壮族居地桂西人口更加稀少,岭树重遮,明朝时还是个大象出没之所,“也无盗贼虎巡街”,到了清朝中,晚期人口才比较多,从原来的稀少到后来较多,有部分是土著人的繁衍,还有部分人是从华北、外省区县迁入是符合历史规律的。不能说凡是外来的都是假的。德保县荣华乡马桥村农益屯清代秀才李作霖撰写《马桥李氏谱志》载:“始祖李善系广东省南海桥头村人,明末清初因避战乱携幼子李暗沦落镇安府天保下甲孟棉村当屯。”反清复明失败而逃难与历史相符。
    8、农、侬姓是南方本地与外来汉族人融合的族群
    这几年来,社会上兴起搞族谱,寻祖认宗之风,我们农、侬氏族也不例外,特别是已经离退休了年过古稀的几位老族亲为了本氏族的来龙去脉搞个水落石出,留给子孙后代,废寝忘食查资料,爬山涉水找旧族谱,写论文,可称为考古学的老学者。在调查本氏族源过程中,出现土著论和外来论的分歧,为了搞清问题,展开了学术争论,加深认识本氏族的来历,很有益处。但想把本氏族来源达到统一认识,难度很大,有的问题,没有法律、法规、中央红头文件规定统一标准,只能凭个人理解行事,例如“外来人”许多人理解都不一致,有的人认为外村迁入本村就算外来人,有的人认为从外省区迁入本地定居的人才算外来人,有的人认为长江以北迁入本地定居的人才算外来人,对于从华北到南方定居的人,他们哪一代属外来,哪一代属本地,各人的定性也不一致。有的人把他们第一代来南方定居连续15年以上,入乡随俗就算本地人,有的人把第一代来的都属外来人,第二三代在南方本地出生、长大才算本地人,有的人把凡祖先从华北到华南定居不管他们多少代都属外来人。对土著的理解也不一致,有的人认为,现在仍然过着原始社会野蛮时代的生活,男女老少以树叶遮羞,以射生食而活。蚝蠕动者皆取吃,“散居山洞间,依树为层巢而居,”群婚制,知其母不知其父,这种人才算土著,有的人认为本地人就是土著。对旧族谱的态度也各人不一样,有的人过于全信,有的人过于不信。我们认为要想把族人都统一认识到农、侬姓是土著或者外来者,只取其一,不取其二是不现实的,办不到的,只能允许保留个人意见,求大同存小异,搞好族内团结。民族的划分是有共同语言,有共同地域,有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以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姓氏在初期阶段,是“明血缘”、“别婚姻”,一个男始祖姓什么,其后裔就按男始祖姓什么。纯血缘是自然命氏,一元论和民族划分是有区别的。但是后来因形势发展变化,增加了人为命氏,例如,姓氏来源又增加以地邑名为姓、以部落名为姓、皇帝赐姓、以国为姓、以崇拜物为姓,复姓改为单姓、避难改姓、“攀炎附贵”取姓、华南壮族地区因产生姓氏晚,增加借汉姓、依附首领取姓、举峒纯一姓、入赘改姓、作养子改姓、用钱买姓、抽签取姓等等,一个姓氏有数个来源,是多元论了,打破了姓氏血缘的旧传统。姓氏的划分就和民族划分差别不大了。汉族和百越族(壮族先民)的融合,也就导致外来农、侬姓和土著农、侬姓的融合。土著就是本地人,即使祖先是外来,但子孙已属于土著。因此,土著和外来没有争议的必要,因再争论,就会影响氏族和谐。
    中国自出现金属文化后,长江南北人民互相来往,迁徙流动频繁,汉族、百越族(壮族先民)相互同化融合,导致客农、土农也相互同化融合。特别是北宋皇祐年间侬智高起义失败后,怕宋军屠杀侬氏族人,绝大部分侬氏族人改为农,复农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农、侬氏人融合为一体,相依为命,血肉相联,水乳难分。云南省广南县叫大侬小农是一家,清明节有的侬、农氏族人共祭拜一个祖坟。云南省2005年5月出版侬、农两姓共一本叫《云南侬(农)氏族谱》桂西有的族人农侬姓互换取用,前(半生)用农;后(半生)用侬;祖侬孙农;内(八字)侬;外(户口档案、身份证)农。这充分证明农、侬融合一体共一家人。刘锡番先生说,侬氏被狄青坍毁后,今其族仍“强宗”。清代乾隆年间任镇安府知府、诗人赵翼诗云:“农姓还豪族,韦姓说故侯……。”“强宗”、“豪族”这里面不仅指北宋后少数未改姓的侬姓,也包含大量侬改复农和原农姓族人。由于土农、客农融为一体,繁衍昌盛,团结和睦,才被名人尊称为“强宗”、“豪族”。我们应珍惜这个荣誉,因此,我建议族亲们停止搞“土著论”和“外来论”的争论。大家以大局为重,求大同存小异,我们携手搞土客民族融合的和谐社会。正如中华儿女,不论是国内大陆或是港、澳、台胞,国外华侨都是炎黄子孙,这样中华民族才有凝聚力。农、侬姓的形成、发展以及汉壮人相互融合的历史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之间,在历史过程中,相互融合的必然趋势。正是这种民族融合的积极作用,使民族之间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构建成为坚不可摧的中华民族之长城,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通讯地址:533700   广西德保县城关镇新兴二街11号
联系电话:0776——3828760  13977638672


[1]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微支持,请随意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相关阅读
  农、侬氏是南方本地与外来汉人融合的族群  农博学 2010-10-15
  阅读安业《关于走访桂滇农侬氏研究资深老前辈的报告》复信  侬兵 2010-9-18
  这位姓“农”的小伙子真像农民般朴实  裘净婧 李名生 2010-5-4
  走进明江  农国平 2020-8-29
  利剑出鞘铲妖魔  广南县公安局 2012-12-15
  山里人的通途梦  罗吉华 2013-11-25
  老彝是侬智高的尊号  农博学 2010-9-26
  追梦者的足迹  凌经球 2012-11-16
  阅读安业《关于走访桂滇农侬氏研究资深老前辈的报告》复信  侬兵 2010-9-18
  祖宗十八代的称呼  民俗摘抄 2013-10-31
 
 
芳名榜 | 本站宗旨 | 目标愿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访问统计: 00024847820 
友情链接:
农氏网百度农姓贴吧姓氏321文化网


传真:(请尽量网络联系) 联 系 人:农杰雄 邮政编码:361015   
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枋湖北二路    邮箱:nongshiwang@qq.com
农氏网© NongShi.ORG    管理     琼ICP备09002287号-1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