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氏网
资料征集
资料征集
在线族谱

文章检索

农氏网 >> 源流考究 >> 读历史 想族源
读历史 想族源
来源:农氏网     作者:农安业编     上传时间:2010-8-25 14:06:49   点击数:6053

    编者按:读了《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受益匪浅,现把有关章节特地摘录下来,奉献给各位网友。《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是国家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民族学科重点项目。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同志集体编写。翁独健主编,田继周任编写组组长并负责统稿,罗贤佑任秘书。该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酝酿较早的研究项目。1983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民族学科在成都召开的规划会议上,把它列入“六五”期间国家重点研究项目。会后,经过3年多时间,1986年写出初稿。经过比较广泛地征求专家学者的意见,反复修改,于1987年定稿。该书荣获:1992年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
    该书版次:2001年1月第一版印刷。以下摘自该书第一编  从远古到秦汉的统一
  

    (三)周朝和华夏与夷狄戎蛮的关系
    4、与南蛮
    南蛮民族集团包括许多民族。在周朝,南方民族相继或同时存在的族称主要有荆蛮、越、庸、濮、巴、蜀、僬侥,等等。荆蛮,又称蛮荆,也称荆楚。这个族称在商时就存在了。用于泛称荆山地区及其以南、或荆州地区的蛮民。西周和春秋初年,荆蛮这个族称经常使用,比较活跃。如太伯、仲雍“亡如荆蛮”,“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和宣王时的“蠢尔蛮荆,大邦为仇”、“蛮荆来威”。随着楚国在荆州的发展和强大,它兼并了居于荆州的许多华夏族和荆蛮的国家和部落,荆与楚便逐渐具有等同的含义,出现了荆与楚交替使用或荆楚连用。有些注释家也释为“荆也,楚也”,“荆、楚本号,后改为楚”。
    楚国统治者,一般认为出自祝融。祝融出自颛顼。祝融应属于华夏族,因居于华夏族的南部,与南方民族发生着更密切的关系。周成王时,举文武功臣鬻熊之后熊绎,封于楚,始有楚国。鬻熊和熊绎是否已融合于荆蛮,缺乏材料说明。但据其后裔熊渠所说“我蛮夷也-------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之田居楚,蛮夷皆率服”楚处于荆蛮之中,也自称荆蛮了。因此,中原地区的诸夏,到春秋时期还把楚视为“蛮夷”,置于“夷越”之列.。例如,楚成王元年(前671),使人献周惠王。惠王赐胙曰:“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宋襄公欲与楚成王会诸侯于霍,公子目夷谏曰:“楚夷国也,强而无义。”孔子《春秋》也把强楚置于“子爵”的地位,因蛮夷之国再大也是称子。楚国虽被诸夏视为蛮夷,但因它与诸夏关系密切,便日益融合于华夏了。当楚国大量兼并了汉水和淮水流域的华夏诸国后,当楚大量吸收了华夏族的文化习俗之后,它也就变成“冠带之国”了。“冠带之国”是华夏族与四夷,也是与荆蛮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楚国变为华夏族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它的通用语言已与华夏族基本相同了。出土的楚国遗物铭文和楚国货币爱金所铸的“郢爱”,都是夏族的文字。这反映了语言与夏族的一致性。这样看来,楚国统治者在民族成分上走了一条曲线,即从华夏变成为蛮夷,再从蛮夷变为华夏。必须指出,楚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与华夏融合是指它的统治民族,不是指它的所有民族。楚国的统治民族,大概有两部分人融合而成,一部分是楚国直接统治下的荆蛮,一部分是兼并来的华夏族,如申、吕、邓、随、许、唐、陈、蔡,等等。荆蛮中的其他部分,如越、濮等,则仍保持着本民族的特征而继续发展。与楚国同属于一个民族的(  )国和罗国,后被楚灭,其民族成分,与楚具有同样的情况。
    越是周时我国南方的一个大族。在先秦史书中,有的称越,有的称于越。如《春秋左传》这部书,孔子的《春秋》部分称“于越”,左丘明的《左传》部分称“越”《竹书纪年》这部书有时称“越”,有时称“于越”。“于”是虚词或语气词,“越”为实体。《周礼》记有“闽”或“闽蛮”,是越的同一民族系统或同一民族的不同称谓。在越族系统中,比较先进的部分是越王允常和其子勾践所建的越国。越国最早见于春秋时期鲁宣公八年(前601),即周定王六年。这一年,楚王巡其东疆,“盟吴越而还”。见于记载的越国第一个国君是允常。允常当政元年,已是春秋晚年鲁昭公三十二年(前510),即周敬王十年了。允常当政后,便与北方邻国吴经常发生战争。允常死后,子勾践继为越王。勾践曾被吴王夫差战败而臣服于吴。他又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灭吴而有之。越灭吴后,称霸于战国初年。《史记》云:“勾践已平吴,乃以兵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至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句践胙命为伯。------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货,号称霸王。”越国的领域,随着它的发展而有变化。在勾践灭吴之前,它“南至句无(今浙江诸暨),北至御儿(今浙江嘉兴地),东至于郢(今浙江鄞县),西至于姑蔑(今太湖),广运百里”越灭吴后,并有吴地,又向北发展灭藤、灭郯。它最大的领域,大概包括了汉朝之会稽(治吴县,今苏州市)、九江(治寿县,今安徽寿县)、丹阳(治宛陵,今安徽宣城)、豫章(治南昌,今南昌市)、庐江(治舒县,今安徽庐江县)、广陵(治广陵,今江苏扬州)、临淮(2徐州,今徐州市)等郡,包括了今浙江、江苏、安徽、江西东部、福建北部及山东的南部地区。越王传至无疆,无疆“兴师伐齐,西伐楚,与中国争强”。无疆二十九年(前334),“越王无疆伐齐。齐王使人说之以伐齐不如伐楚之利。越王遂伐楚。楚人大败之,乘胜尽取吴故地,东至浙江。越以此散,诸公族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海上,朝服于楚”。
    越国虽被楚灭,但越族并不因此而消亡。战国后期,扬越、百越之称多起来了。扬越始见于西周夷王时,如楚君熊渠“兴师伐庸、杨粤,至于鄂”。百越始见于战国,如楚悼王“南平百越,北并陈蔡”,秦将王翦“平荆地为郡县,因南征百越之君”。顾名思义“扬越”是九州之一扬州之越。扬州的领域北至淮河、东南至海、西与荆州以鄱阳湖为界,包括今江苏、安徽南部、江西东部和浙江、福建及广东等省。“百越”是众多越族国家和部落的总称。扬越和百越,虽然名之由来不同,有时却具有同样的内涵。因此,有些史书往往把二者等同使用或相互使用。例如,《史记》记楚悼王南平百越,北并陈蔡这件事时,在《吴起传》中用“百越”,在《蔡泽传》中就用“扬越”。
    在春秋后期,曾兴盛一时的吴国,又属于什么民族呢?吴国统治者虽然与周同源,出自太伯、仲雍,但它的人民却属于南蛮民族集团。太伯、仲雍为了统治当地人民也不得不断发文身以从其俗。他们的后代,当然也就完全融合于当地民族了。吴国的民族,有的说是“荆蛮”,有的说是“荆越”。春秋后期,吴虽然强盛一时,侵占楚都,战败越国,争霸中原,但始终被“诸夏”视为或称为“蛮夷”、“夷狄”之邦。称为“荆蛮”、“荆越”、“蛮夷”、“夷狄”,只是与华夏族的区别,它在南蛮集团中又是什么民族呢?吴大夫子胥曰:“吴越为邻,通俗并土。”越大夫范蠹曰:“吴越两邦,同气共俗。”太伯、仲雍入吴地市,文身断发从当地俗,这种习俗就是越人的习俗。战国期间赵武灵王还谈到:“被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黑齿雕题,鳀官秫缝,大吴之国也。”“被发”,就是无冠,即短发、剪发。黑齿,是南方民族有嚼槟榔的习惯,染齿为黑,这种习惯在越人中普遍存在。雕题是纹面,赤即纹身。从这些情况看来,吴人应属于古越族的一部分。吴由于接近华夏,受华夏文化影响较深,致成为越族中的先进部分,习俗上也略有与其他越族不同。“鳀冠秫缝”,就是已戴冠和制作“粗拙”的衣服了。战国初年,吴被越灭,成了越国的一部分。又过了130多年,楚又灭越,“尽取吴故地东至浙江”,吴人又成为楚人。秦灭六国,吴地的楚人又成为秦人。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原为越族先进部分的吴人便与华夏族融合了。
    巴国的事迹见于春秋。《左传》记有楚武王三十八年(前703)春,“巴子使韩服告于楚,请与邓为好”。楚文王十四年(前676)“巴人叛楚而伐那处(楚邑,今湖北枝江县境)。楚庄王三年(前611)八月,楚人秦人巴人灭庸。楚惠王十二年(前477)春,“巴人伐楚,------楚败巴师于(   )”。从这些材料看,巴人与楚的关系比较密切,地域相邻,有时联军,有时相争。但总的看,楚占优势,巴处于服从地位,故有所谓“叛楚”。
    战国时,巴与楚常结为婚姻关系。及七国称王,巴也称王。周慎靓王五年(前316)秋,“秦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从石牛道伐蜀。------冬十月,蜀平。司马错因取苴与巴”。这表明巴最后为秦所灭。巴国的辖区最初在湖北西部与四川交界处,后又据四川东部。巴这个名称的起源,很难考证。有说因当地生长一种芭苴草儿得名,有说因巴山而得名。巴国所包括的民族大概较复杂,主要的是稟君蛮或稟君的后裔。《世本》云:“巴郡南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镡氏、相氏、郑氏,皆出于五落钟离山(今湖北长阳县境)。-------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为君长。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服。又令各乘土船,有能浮者当以为君。余皆悉沉,惟务相独浮。因共立之,以为稟君。------稟君于是居于夷城。”夷城,今湖北宜昌市,所浮水位夷水,今清江。巴被秦灭后,其地和人民便成了秦国的一部分。巴蛮一部分与华夏融合了,一部分作为少数民族保存下来。保存下来的巴蛮,汉时称为南郡蛮和构成武陵蛮的一部分。板楯蛮、(   )人也是巴蛮的后裔。
    蜀在殷虚甲骨文中就存在了,而且是国名、族名。周武王伐纣,在联军中有蜀。蜀被孔安国释为“蛮夷戎狄”之国,居四川成都地区。关于蜀之地望,至今还有不同意见。但从四川广汉地区出土的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看,今成都广汉地区已存在了文明时代的国家政体,而且不比商周落后。武王以后至春秋,有关蜀的事迹,几乎不见记载,战国时方与秦发生了关系。秦惠文王后九年(前316),巴蜀相攻,俱告急于秦。秦遣张仪、司马错等伐蜀,取而定之。自此以后,蜀成为秦的一部分了。秦于此置蜀郡。在秦伐蜀与否的争论中,张仪和司马错都称蜀为“西辟之国而狄戎之长也”,表明其民族与华夏不同。但它属于西戎还是属于南蛮系统,尚难断定。从地理位置分析,则应属氏羌系统。蜀被秦灭后,便成为秦人的一部分,汉朝建立后属地主要居民则是汉族了。
    濮的族称很悠久。它不仅是武王伐纣联军中的“蛮夷戎狄”之一,在殷墟甲骨卜词也有记载。甲骨卜词有“丁丑贞,卜又(  ),(  )(  )卜”。郭沫若释:“卜即卜子之卜,乃国族名。”西周和春秋时期,都有关于濮的记载。周宣王六年(前822)楚熊霜卒,“三弟争立。仲雪死,叔堪亡,避难于濮,而少弟季徇立,是为熊徇”。周恒王十六年(前704),“楚熊通------自立为武王。-------始开濮地而有之”。周匡王二年(前611)秋八月,楚大饥。戎伐其东南。庸人帅群蛮以叛楚。(  )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楚人谋徙于阪高,(  )贾曰:“不可。我能往,寇能往,不如伐庸。大(  )与百濮谓我饥不能师,故伐我也。若我出师,必惧而归。百濮离居将各走其邑,谁睱谋人。” ,楚乃出师,旬有五日,百濮乃罢。周景王二十二年(前523),楚平王从费无极收南方之言,“为舟师以伐濮”。濮的居地,比较明确,在楚的南方偏西,即今湖南贵州北部。直到春秋时期,濮人社会还是比较落后的。据《左传》:“百濮离居,将各走其邑”和孔颖达疏:“濮夷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濮人还处于分散狭小的部落状态。正因为分散和无统一君长,故称为“百濮”。从百濮的居地和社会发展情况看,大概与后来的武陵蛮(又称五溪蛮),再后的苗瑶系统,有族源上的密切关系。
    庸最初大概是“荆蛮”的一部分。武王伐纣的联军中,它居八蛮夷狄戎之国的首位。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它是个小国,后被楚灭。庸在汉时的上庸县,今湖北竹山县。庸由于接近华夏,较早地接受华夏文化,被楚灭后便成为楚国的一部分,也与楚人一样融合于华夏了。
    僬侥这个族称,最早见于《山海经》。该书海外南经云:“周饶国,-----其为人短小冠带,一曰僬饶国。”春秋晚期,仲尼曰“僬饶氏长三尺,短之至也。”韦昭注:“僬饶西南蛮之别种。”僬饶是什么民族呢?有人认为是指南洋地区的小黑人。但若结合《后汉书》记载:僬饶在“水昌缴外”,即今云南西南澜沧江和怒江流域,很可能是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语支的先民。
    南蛮所包括的民族,如上所说,是很复杂的,但大体可区分为荆蛮、濮和越两大系统。至秦汉,越族发展到盛时,并逐渐转化和向单一民族发展了;荆蛮和濮发展演变为五陵蛮(五溪蛮)和南郡等蛮。这两个系统再向后发展,就是出于古越族的壮侗语族和苗瑶语族了。

    读后感想:从上面的描述中,可清楚地看到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进程。特别是那段历史时期,就是你打我,我灭你;他攻我,我伐他。然后就是我并你,你融于我。后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再彼此磨合、融合。最终成了今天中国这个格局。即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汉族,少数民族围绕在其周围。我也很想知道,当别人祖先在历史舞台上跳着这‘优美的舞步’的时候,我们的祖先是在干什么呢?历史上有名的侬垌好像也是在唐朝才出现,宋朝才有侬智高。最值得令人注意的是:侬智高在起义过程中竟然也说出“北倂衡湘,南荡瓯骆”这样的话,这与上面提到的楚悼王那句话“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如同一辙。这不得不为侬智高具备有的文化水平—汉语和历史、地理知识等所折服,从这也可知,侬智高是个雄才大略的的人,是王者风范。同时,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侬智高的这些文化知识是如何得来的?他是在哪里学的呢?


[1]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微支持,请随意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相关阅读
  【新年特惠】欢迎订阅《侬智高及其家族历史古今》  《侬智高及其家族历史古今》编委 2023-1-7
  【书讯】《侬智高及其家族历史古今》将由方圆出版社出版  农氏网 2022-12-23
  广西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一行四人到云南广南县对壮族首领侬智高的历史和侬氏土司文化开展调研  广南农侬氏族委会 2022-6-29
  关于重建民族英雄侬智高庙的倡议书  侬智高族裔联谊总会 2021-11-13
  广南侬智高历史文化寻亲之旅暨侬智高族裔联谊总会周年庆典邀请函  侬智高族裔联谊总会 2021-10-16
  论侬智高反宋的实质:保境爱国正义战争  梁庭望 2020-11-1
  重要公告  侬智高族裔联谊会筹备委员会 2020-10-31
  邀请函  侬智高家族后裔联谊会筹委 2020-10-29
  [视频]宗祠进祖庆典:(三)引祖登殿+福佑裔孙  农姓族务委员会 2010-10-20
  淡看浮生  农青媛 2017-3-18
 
 
芳名榜 | 本站宗旨 | 目标愿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访问统计: 00025217357 
友情链接:
农氏网百度农姓贴吧姓氏321文化网


传真:(请尽量网络联系) 联 系 人:农杰雄 邮政编码:361015   
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枋湖北二路    邮箱:nongshiwang@qq.com
农氏网© NongShi.ORG    管理     琼ICP备09002287号-1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