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氏网
资料征集
资料征集
在线族谱

文章检索

农氏网 >> 源流考究 >> 侬智高率部落籍元江行踪考
侬智高率部落籍元江行踪考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作者:何正廷     上传时间:2010-6-28 15:31:30   点击数:18206

【摘要】大量民俗学资料表明,侬智高在邕州东面的昆仑关被狄青率领的宋军击败后,率余部退入云南大理,落籍元江一带,开荒垦种,创家立业,其影响深远。其后裔广布于滇西及东南亚地区,并保留着传统的语言及生活习俗。

【关键词】侬智高;落籍;云南元江


【作者】何正廷,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工作队。昆明,650032

【中图分类号】K8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 (2003)02—0111—006


    壮族历史上,民族英雄侬智高的业绩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影响还扩展到越、老、泰、缅等国。但由于历史原因,正史对于侬智高起义失败后退聚滇南的记载甚少,地方志书记载又比较零碎、而且说法不一,给研究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致使此项研究长期停滞不前。为尽民族赤子之心,笔者自1988年就任省民族工作队队长后的十余年时间里,曾利用工作之便,与张勇同志一道,对侬智高率部退聚滇南的来龙去脉进行考察,并约请省民委副主任刀治国、省民族学院专家刘岩、省壮学研究会顾问侬鼎升等,就侬智高率部落籍元江的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考察,从中发现了侬智高及其后裔由侬氏改为那氏,其部众多由壮族变为傣族的情况,证明了元江是壮、傣民族融合过渡的地方,并从壮、傣民族的南迁寻踪,揭开了泰、老、掸诸民族何以崇敬侬智高的千古之迷。兹将有关情况整理如下,供有关学者研究参考。

一、方志关于侬智高部众落籍元江的记载

    元江位于云南南部,地处红河中、上游,东接石屏,南连红河,西邻墨江,北连新平。云南六大水系之一的红河自西北向东南斜贯全境,形成狭长的盆地,俗称元江坝子。巍峨的哀牢山和六诏山耸立盆地两边。低洼的盆地海拔300多米,气候炎热,终年无霜,过去曾是令人望而生畏的烟瘴之地,民间流传着“要过元江坝,先把老婆嫁”的谚语。据有关史料记载,侬智高军在昆仑关被狄青率领的宋军击败后,率部众退聚滇南,并落籍元江一带,开拓荒垦种,创家立业,把烟瘴之地建设成了美丽的家园。
    明正德《云南志》卷11载:元江“古西南夷极边之境,旧名惠笼甸,又谓之因远部……宋时侬智高之党窜居于此,和尼开罗盘甸居之”;《滇志》卷8载:“智高之遁也,其母与二弟留特磨道,即云南广南府……智高投蛮,蛮人疑之,且虞其险诈,鸩而杀之”;清康熙《元江府志》载:“元江,古西南荒裔,唐时蒙诏以属银生节度,封栖霞为南岳,建城甘庄,今遗址尚存,随徙白蛮苏、张、周、段十姓戌之,又开威远等处置威远赕,宋侬智高之党窜于此,宋仁宗(嘉韦占)四年(1059年),那氏踞焉,改城礼社江上”;又载:“侬人,其种在元江,与广南同俗,是侬智高之党窜于此者,居无椅凳,席地而坐,脱履梯下而后登,甘犬嗜鼠,妇人衣短衣长裙,男子首裹青花蜕,衣粗布如缔,长技在铳,盖得之交趾者,刀盾枪甲,寝处不离,日事战斗,方、杨、普、李四姓倮,号称善战,不敢入境窥视,诸彝之中最强者”;“沙人,习俗多同侬人,傈劲过之,惟元江境内止在惠远、定南二里……强梁称胜,诸彝畏服”。广南方面的史料记载也述及此事:《明史》列传第201《云南土司》载:“广南,宋时为特磨道,土酋侬姓,智高之裔也”;道光《云南府志》载:“智高既败,其母阿侬入保特磨,依其夫侬夏卿,收残众得三千人,复欲入寇,安抚使余靖督部吏发硐兵入特磨道掩袭之,智高孑身投蛮,至和泥,即今元江,其首陆豹等皆不及从,蛮人疑之,虞其险诈,鸩而杀之,大理遂函其首以归宋,至是,段氏始与宋通”。檀辛《南诏补史》又载:“智高自病死,思廉因函首归于宋,托言诛之也”。
    以上地方史籍记载,虽然在叙述退聚滇南的侬军人数多少及侬智高如何死于元江等方面有较大出入,但总的来说,侬智高率其余部落籍元江坝子,应是无争的历史实事。那么他们是如何从阿迷(开远)、蒙自到元江的呢?经笔者实地考察,其行踪大致是从现在的沙甸、倘甸(时属蒙自),经建水的漾田、官厅,至元阳的南沙和红河的木龙,而后进入元江坝子的。这一带地区,大理初立时归通海节度管辖,后改秀山郡,明清时称临安府,府治在今建水,当时元阳、红河均未设县,这里或为临安府直属的九个土司领地,或为建水、石屏管辖。
    笔者在实地考察上述地区时,常听老人讲:侬智高的部队到蒙自一带后,正碰着江外(红河西南岸)元阳地方的哈尼族几家头人打仗,有个头人叫阿培嘴比依爹,本来是个德高望重的老人,但他却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外甥,他的女婿依贵巴腮家不得,但又怕打不赢阿培家,就来请侬智高带兵助战,侬智高答应了,带兵去把嘴比依爹的人马消灭得一个不剩。后来侬智高的军队又答应扁马阿波腊独约赫的请求,把他的对手也打败了,扁马阿波腊独约赫讲信义,在江外划片地方给了侬智高。笔者在红河县工作时,曾得知该县甲寅、阿扎河、石头寨等乡有数百户侬姓人家,便前往寻访,结果证实,他们确实与侬智高有关系,有的老人虽然说不出侬智高的名字,但却记得十分清楚:“我们的老祖先曾经出生过一个皇帝,可惜没有出得了头”。
    笔者查阅地方志书,果然真有关于侬智高部众介入哈尼族首领争战情况的记载。天启《滇志》卷30载:“侬人,其种在广南,习俗大略与百夷同,其首为侬智高裔,部夷亦自号侬”;嘉庆《阿迷州志》载:“侬人,亦作龙人,昔因纳更司(今元阳一带)龙氏兄弟相争,连约侬人为助,后遂育种于阿、蒙诸处,其俗与沙人相似”。明弘治《蒙自县志》卷1载:“纳更司……部夷种人四:侬人、焚夷、窝尼、沙人,村落往往以蛮名,如蛮密、蛮拱、蛮课”;该书卷3又载:“侬人,侬智高之后,也作龙人,县初无此种,因纳更土司龙氏者兄弟相争,约侬人为助,后侬氏寝衰,侬人遂育种于蒙,其俗与沙人相似”;《万历实录》卷472载:“先是云南临安地方土官普崇正与侬人殿占地方”;又载:“沙、侬二种,与思陀(红河县乐育乡)等九司错地而居,其人故侬智高之余孽,其地盖广陵之绝缴也”。广陵,明代属临安府,今越南莱州地。雍正《续修建水州志》卷2载:州内居民有“倮倮,霸夷,窝尼,母资,濮拉,沙人,土僚,侬人,白人”等。嘉庆《临安府志》卷18载:纳更司“侬人……楼居,无椅凳,解履升梯,席地而坐”,又载“瓦渣(红河县甲寅乡)计种人五:侬人,朴喇,罗罗,焚夷,窝尼”。解放后修的《绿春县志》也说:“据本地哈尼族口传史,宋代大理国时期,又有一批人从今文山州方向迁入,其中一部分成了哈尼族村社头人的‘部曲’,逐步与哈尼族融合,但至今仍保留着他们原有的一些习俗,这部分人称为‘哈欧麻然’(意为被雇来的伍卒),简称‘哈欧’,他们至今还自称侬族,认作是侬智高的后裔”;《红河州民族志》又说:“现今绿春一带自称哈欧的,原为文山、广南等地的壮族,宋时侬智高起义失败后融入当地哈尼族”。
    由于侬智高及其部众与“司陀等九司错地而居”,在元江又属“诸彝之中最强者”,北宋朝廷不得不派杨文广驻师阿迷(开远)、蒙自一带以严加防范。明正德《云南志》载:“临安府阿迷州,古迹有杨广城。有三,一在州东南二里之通安桥,一在州之市平铺,一在州之石头寨。相传,宋皇佑初,侬智高奔窜,狄青使其将杨文广追之,屯兵于此”;又载:“蒙自古城,在新安所西,有古碑,题目:‘宋将杨文广驻师之所,盖狄青讨侬智高时也’”;《蒙自县志》也载:“皇佑五年,侬智高叛,命狄青讨之,智高自广南遁入大理,狄青遣杨文广率兵追之,道经蒙自,驻师新安所西十里”。


[1] [2] [3] [4]  下一页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微支持,请随意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相关阅读
  【新年特惠】欢迎订阅《侬智高及其家族历史古今》  《侬智高及其家族历史古今》编委 2023-1-7
  【书讯】《侬智高及其家族历史古今》将由方圆出版社出版  农氏网 2022-12-23
  广西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一行四人到云南广南县对壮族首领侬智高的历史和侬氏土司文化开展调研  广南农侬氏族委会 2022-6-29
  关于重建民族英雄侬智高庙的倡议书  侬智高族裔联谊总会 2021-11-13
  广南侬智高历史文化寻亲之旅暨侬智高族裔联谊总会周年庆典邀请函  侬智高族裔联谊总会 2021-10-16
  论侬智高反宋的实质:保境爱国正义战争  梁庭望 2020-11-1
  重要公告  侬智高族裔联谊会筹备委员会 2020-10-31
  邀请函  侬智高家族后裔联谊会筹委 2020-10-29
  书生斗土豪  农贡贤 2020-7-8
  天等过春节习俗  农绍积 2016-3-30
 
 
芳名榜 | 本站宗旨 | 目标愿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访问统计: 00025199239 
友情链接:
农氏网百度农姓贴吧姓氏321文化网


传真:(请尽量网络联系) 联 系 人:农杰雄 邮政编码:361015   
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枋湖北二路    邮箱:nongshiwang@qq.com
农氏网© NongShi.ORG    管理     琼ICP备09002287号-1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