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氏网
资料征集
资料征集
在线族谱

文章检索

农氏网 >> 源流考究 >> 云南省马关县大坟包与侬氏土司率众戍边初探
云南省马关县大坟包与侬氏土司率众戍边初探
来源:农氏网     作者:王明富 龙伟     上传时间:2010-1-24 17:16:50   点击数:7659

[摘要]经研究发现,马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坟包,是宋代壮族人民反抗外来入侵者“因公殒难”的公墓,是宋代卫国烈士陵园,是壮族人民戍边为国捐躯的历史见证。
[关键词]马关大坟包  壮族为国捐躯   宋代烈士陵园

    一、古代陵园——马关县大坟包
    在中国与越南接壤的马关县安平镇(今马白镇)南郊,有一座土山丘,从古至今,当地人称此山丘为“大坟包”。按云南文山地区方言,称“山丘”为“山包”,“大坟包”,即“山丘般大小的坟堆”。“宋代难民因公殒难墓,位于安平镇南郊2公里处公路两侧,俗称大坟包。封土堆呈半圆状,高2.3米,直径16.5米,墓向东南。立无额青石碑一通,宽0.75米,厚0.17米,碑面阴刻楷书11行,共347字,内容记述北宋年间,李朝(今越南)趁我边防守备松弛之机,侵犯疆域,烧杀抢掠,对我边民任意戮杀,暴尸荒野,后为当地壮族首领含愤将尸体合葬一处。碑文系后人写刻。1986年,马关县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①
    大坟包碑文记载:“大坟相传,多数土人合葬于此,当有宋之时,云南未入中国版图,吾邑接壤越南,越人开拓边疆,不时过界滋扰,土人不服,起而反抗,惨遭杀戮者,措不胜屈,昔部落时代,所谓人道主义识者,寥若晨星,致人死多属鸟葬,狐狸丛食,蝇蚋姑嘬,惨不忍间惟此地,某酋长独憐而合葬之,亦文化增进之先兆,计时已历千余年矣,予束发受书时,先□青峰公卿宿儒,龙卫廷老先生,每当茶余酒罢,谈及此事,始悉其详复,因鄙性好古,不惟记之,谂且当存表扬之心,茲年久倾塌,鸠工修葺,特志数语,以垂不朽云。邑人李玉培重修立石并撰书,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七月毂旦。”
    马关县公布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记载:“宋朝时期,"越人开拓边疆,不时过界滋扰",我边民奋起反抗,惨遭杀戮,暴尸荒野,惨不忍睹。当场侬人部落首领含愤将尸体合葬于此,故称大坟包。为记载这一惨痛历史,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花枝格李玉培为其树立墓碑。碑高1.5米,宽0.7米,厚0.17米,碑质为青石。墓为圆形封土墓,高2.3米,周长32米。保护范围:坟堆脚四周外推2米。建设控制地带:坟堆脚四周外推20米。马关县人民政府,一九八六年五月公布,二00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立。”
    碑文记载:“大坟堆多数土人合葬”,“土人”是谁?又载:“某酋长独憐而合葬之,亦文化增进之先兆,记时已千年矣。”“历经千年的某酋长”是什么人?“因公殒难”的“土人”是在早期的部落打仗还是边民卫国战争殒难?这是我们应该研究的课题。

     二、马关县宋朝的“土人”族属浅析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至今生活着汉、壮、苗、彝、瑶、回、傣、白、布依、蒙古、仡佬11种世居民族,共有人口3372278人。其中,各少数民族定居州境有先有后,最早的为壮族先民。
    壮族是文山州的土著民族,现有人口1009686人。据史籍记载,壮族先民属古代的滇越、骆越后裔,是西汉句町国的居民濮人。在州境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有肩石器和青铜器时代的青铜器具等许多文物古迹证实,壮族先民是最早生活在文山州境的土著民族。
    据文山苗族学者们研究:“就我们多年考察来看,苗族迁入文山的时间大致从明初开始至清朝末年。” ②
    据载:明朝初年有二千余户苗族从贵州省迁入今文山州境的丘北县定居。今文山州境8县有苗族人口428416人。彝族先民大批进入文山地域的时间,可追溯到唐代,现有人口328614人。瑶族在元代以后,陆续迁入文山州境定居,今有人口83396人。傣族虽属文山州境的土著民族,但人口少,今有15376人。今州境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回族23749人;白族7510人;布依族6637人;蒙古族4235人;仡佬族1726人,他们的先民是明、清时期迁入文山州境定居的。
    唐、宋时期,文山州境内有壮族、彝族先民定居,大坟包碑记载的“土人”是壮族还是彝族?据载:“当地壮族首领含愤将尸体合葬一处。” ③
马关县大坟包重点文物保护碑记载:“当地侬人部落首领含愤将尸体合葬于此。”“侬人”即今“壮族”。“僚在历史上迁徙多、分布广,是一个变化大较复杂的群体。范志此处所记‘僚’者,实为广西右江流域一带和今云南文山州等地的壮族先民。”④笔者到马关调查,许多长老讲,大坟包里埋葬的属壮族先民。由此断定,大坟包里埋葬的“土人”是今文山壮族先民僚人。
   
    三、马关县宋朝的部落酋长
    从壮族先民分布地区的考古发现来研究,早在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随着牧业、农业、制陶业、冶炼铸造业的发展,促进了以物易物的交易,私有制财产日益增多,父系制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也过渡为家长制家庭,原来的共居、共耕、共享逐步分化为以男子为中心的父权制家庭。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生活地域的扩展,许多独立的小家庭聚居成小村落“版”、“隆”。随着“版”、“隆”的增多,原来的“博弘”(父王)制父系氏族社会变为“博版”(村寨之父)制部族联盟的社会形态。那时,各个部落的“博版”也称“宙版”(寨主),就是部落的酋长。从古至今,云南省文山州的壮族地区,各个“版”(村落)都建有一间公用的“厅弘”,有的称“厅浪”、“厅索”、“厅崩”,汉译为“老人亭”,亭里设有神龛,供奉“者董勐、弘董版”(祖先神灵)。年逢祭日,“博版”要召集寨老、族长们到老人亭里祭神灵,商议村寨事务,处理近期发生的事件。若遇战争,“博版”也会召集寨老、族长们到老人亭里祭神灵,群体出谋献策,全民对外。“厅弘”成了壮族社会政、教合一的民主管理中心,与此同时,壮族社会产生了“博版”制部族联盟社会。到了唐、宋时期,拥有大量稻田的“博版”或“宙版”变成了“宙那”(田主,即地主),壮族社会进入了封建领主制社会。在封建领主制社会里,组织有武装势力的大“宙那”,就是壮族地区的土司。
    大坟包碑文记录的马关地区的“部落酋长”,应该属于宋朝壮族地区的“博版”或“宙那”。唐宋时期,壮族社会推举一位长者为王、为部落酋长,带领族人守护领地。《魏书。僚传》云:“僚者,依山林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兰,干兰大小,随其人口之数,往往推一长者为王,亦不能远相统摄。父死则子继,若中国之贵族也。”
    宋朝,云南文山地区的“部落酋长”,多属壮族侬氏贵族,大坟包碑文记录的马关地区的“部落酋长”也属壮族侬氏贵族。“特磨,在今云南文山州广南、南宁一带。宋时主要居住僚族的侬氏贵族。” ⑤
  
    四、大坟包埋葬的“土人”是为部族仇杀还是卫国戍边战争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脆弱的朝代,300年里始终风雨飘摇,很少有安宁的时候。宋朝皇帝及众臣为了保住自己的王权、地位和既得利益,他们倾力对付北方少数民族的贵族地方封建政权,把注意力都放在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防御上,只要保住皇权,岭外的土地便可以割让。正是在这种御北弃南、惟我皇权的思想指导下,朝廷先是于开宝八年(975年)封丁姓为“交趾郡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黎桓又篡夺了丁氏政权,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李公蕴取代黎氏建立了李朝,交趾完全脱离宋朝,成了一个独立封建政权。⑥
    在宋朝皇帝及众臣御北弃南、惟我皇权的思想的指导下,交趾李氏政权不断蚕食边界疆土,宋天圣六年(1028年)5月,李公蕴派遣其儿、弟弟和女婿率兵入寇邕州,烧杀劫夺。自是成为宋元明三代广西边界之患。同时也是云南和越南接壤边界之患。如熙宁八年(1075年)交趾政权李常杰率兵入寇钦、廉、邕诸州,残忍之至,“民死者十万余,被虏妇八万余口”,广西、云南边界一带惨遭蹂躏。北宋壮族首领侬智高,率领部族武装,在广西、云南边界一带,抵抗交趾李氏政权蚕食边界疆土。在云南文山州境内富宁、广南、麻栗坡、马关等地,留下了许多古战场遗址。
    大坟包碑文载:“越人开拓边疆,不时过界,滋扰土人不服,起而反抗,惨遭杀戮”。
    马关县公布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记载:“‘宋朝时期,越人开拓边疆,不时过界滋扰’,我边民奋起反抗,惨遭杀戮,暴尸荒野,惨不忍睹。”
    综上所述,大坟包埋葬的“土人”,是为抵抗交趾李氏政权蚕食边界疆土的壮族先民,是“部落酋长”壮族侬氏首领率族人卫国戍边战争而因公殒难的壮人。
   
   五、大坟包地区的地理归属
    越南自秦朝并入中国版图以后,一直由中国直接治理长达1000多年。根据《后汉书》记载“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于交州日南郡(郡所位于今越南广治河与甘露河合流处)象林(位于今越南维川南茶桥一带)立南铜柱,为汉之南疆”。到了开宝八年(975年)封丁姓为“交趾郡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黎桓又篡夺了丁氏政权,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李公蕴取代黎氏建立了李朝,交趾完全脱离宋朝,成了一个独立封建政权。从宋代起,直至元明清,大坟包南面的大赌咒河、小赌咒河一带,疆界未定,从宋到清,历代都有战争。
    根据云南通志记载:“开化府南二百四十里至交趾赌咒河,今交趾之安边河(即为今越南黄树皮县内斋河)为中越之界,而安南指铅厂山下小溪,强名为赌咒河,已失去一百二十里”。清朝雍正年间,云贵总督高其倬上奏:“都龙(云南都龙)厂内之对过铅厂山下一百二十里,又南狼(今麻栗坡南温河)、孟康(今越南黄树皮县孟康)、南丁等三、四十寨,皆被交趾占去”。“聚龙斜路六村为开化府内地,斜路之马鞍山(今麻栗坡县马鞍山村)去赌咒河一百二十里,尤立界碑” 。安南向云南境内推进,从大赌咒河(今越南黄树皮县斋河)推进到小赌咒河(今云南马关城外小赌咒河),雍正皇帝以越南“累世恭顺”为由,将小赌咒河以外的中国领土赐予越南。法国侵略越南时期,清朝出兵抵抗法军,在黑旗军的帮助下,占领了越南北方。但是法国也占领中国台湾的澎湖地区,切断了大陆和台湾的联系,并全歼了中国南洋水师。所以李鸿章和法国签订了《中法新约》,条约规定中越边界在现界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因为中越边界在历史上从没有全面勘定过,中国的勘界官员一边准备谈判,一边派出军队占领边界附近的有利地形和越南界内对我国非常重要的地区。中国收回了麻栗坡的都龙、猛峒、南温河,从南丹山以北、西至越南狗头寨(位于小赌咒河)、东至越南清水河(现在老山下)一带地方,均归中国管辖。这段边界位于大小赌咒河之间,原来中国的南狼,孟康等地还是没有收回,收回面积约为600平方公里,没有收回的地区为400平方公里。(明朝大小赌咒河之间1000平方公里原属于中国,清初雍正皇帝赐予越南)到了1999年的《中越陆地边界条约》彻底解决了中越陆地边界问题。
  
   六、保护大坟包的历史意义
    从宋代起,直至元明清,大坟包南面的大赌咒河、小赌咒河一带,疆界未定,从宋到清,历代都有战争。西畴县鸡街乡岔河侬氏土司后裔侬养仁墓碑铭文记载,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侬金贵奉命率领族人到傥犹州(今广西靖西)参加抗击交趾入侵,战后立功,封为牛羊(今西畴县、麻栗坡县)都司。侬金贵公受封后,主要任务是戌边守土,以防交趾侵扰。
    据地方志记载,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交趾再次犯界侵掠弥勒、师宗、维摩等地,壮族土司沈开先出奇制胜,斩首千余级,因功得授维摩州土官印信。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交岗武酋拥兵数万、象11头,大举入侵马关县大坟包所在地一带。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交酋派兵一万进攻马关,派5000兵进攻西畴、麻栗坡一带当地壮族人民奋力抵抗。
   “壮族是一个祖国观念极强的民族,由于较早接受了儒家的思想,同时也接受了大一统的思想,他们以作为中国的臣民为荣,对汉族文化十分仰慕并乐于接受。在历代封建皇帝及其臣属屡屡侮辱、谩骂贬斥的时候,壮人的国家一统观念也从未动摇过。自秦始皇统一岭南,在岭南的这块土地上,他们可以接受中央王朝像牛马一样栓着的羁縻,可以接受南越国、南汉那样地方政权的统治,但决不把一寸土地拉出去,投入别国的怀抱。相反地为了保卫祖国南疆,反击外来入侵,自宋以来,不知流了多少血。” ⑦
马关县大坟包,是宋代卫国烈士陵园,是壮族人民戍边为国捐躯的历史见证。

①邱宣充、张瑛华编著《云南文物古迹大全》411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
②《文山苗族》87页,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出版.
③邱宣充、张瑛华编著《云南文物古迹大全》411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
④《桂海虞衡志辑佚校注》200页,宋代范成大原著,胡起望、覃光广校注,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出版.
⑤《桂海虞衡志辑佚校注》216页,宋代范成大原著,胡起望、覃光广校注,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出版.  
⑥《侬智高研究资料集》588页,范宏贵主编,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年出版
⑦《侬智高研究资料集》590页,范宏贵主编,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年出版.
附图片3幅:
   1、马关县大坟包墓地.JPG
2、马关县大坟包墓碑.JPG
   3、西畴县岔河侬氏土司墓,碑刻铭文载:明成化八年(1472年)侬土司率壮族先民戍边抗交趾入侵。.bmp
2008年10月28日
 
笔者通讯地址:云南省文山州民委 
手机:13658763248
邮箱:wmf1956@126.com


[1]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微支持,请随意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相关阅读
  广南侬氏土司风云  兰天明 曾昭富 2015-2-3
  云南侬氏土司衙署内景  网友 2012-8-10
  贵州贞丰县侬氏字辈  侬胜忠提供 2012-1-30
  [清]粤述  〔清〕闵叙 2011-6-3
  [清]滇云历年传  〔清〕倪蜕辑 2011-6-3
  [宋]《岭外代答》关于侬氏记载  〔宋〕周去非 2011-1-8
  农、侬氏是南方本地与外来汉人融合的族群  农博学 2010-10-15
  阅读安业《关于走访桂滇农侬氏研究资深老前辈的报告》复信  侬兵 2010-9-18
  《雁门农氏宗族谱》族谱歌  农荣标主编 2009-12-20
  记2010年全国计划生育科技大练兵先进个人农凤姐  吕桂文 胡循锋 2012-12-25
 
 
芳名榜 | 本站宗旨 | 目标愿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访问统计: 00025204055 
友情链接:
农氏网百度农姓贴吧姓氏321文化网


传真:(请尽量网络联系) 联 系 人:农杰雄 邮政编码:361015   
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枋湖北二路    邮箱:nongshiwang@qq.com
农氏网© NongShi.ORG    管理     琼ICP备09002287号-1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