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氏网
资料征集
资料征集
在线族谱

文章检索

农氏网 >> 源流考究 >> 我对桂滇农(侬)氏族源研究中的一些焦点、疑难点问题的看法
我对桂滇农(侬)氏族源研究中的一些焦点、疑难点问题的看法
来源:农氏网     作者:农安业     上传时间:2009-11-26 16:51:31   点击数:19131

    一、 为何农姓中有壮族也有汉族?
    泱泱中华史,应自伏羲、神农起!中华历史早在炎帝、黄帝、蚩尤相互攻伐前就已经开始了。经过长期之间的彼此互相攻伐,在“涿鹿之战”、“阪泉之战”后,黄帝入主中原。黄帝势力便把炎帝族和蚩尤族的势力排挤出中原。中国从此才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歪道逻辑。其实,炎帝族的历史与文明远在黄帝族之前,也远远超过黄帝族。在炎帝族首先进入农业文明时,黄帝部落还处在游牧阶段。但是,农业民族勇武刚烈却往往谋略不足,而游牧民族却骁勇善战,富于冒险。于是,炎帝族在战争中被打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但炎帝族并没有被征服与完全同化,只是在后来漫长的历史演化进程中,相互同化和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史学界这才有“炎黄子孙”这一名词!这是中国社科院华夏纽带研究工程组专家委员王大有先生研究的成果,并非笔者创造。
    自从炎帝部族被迫向华夏四方迁居后,其中大部分部族自北向南迁徙,经与南方人相互交融渗透,形成后来南方的楚、越人。居于这样的历史进程,后来,才有研究壮族的专家说出这样的话:“僮佬也确实千真万确的汉族”、“僮族非但是古岭南的土著,而且是今日最纯粹的汉人。”他说的这番话并不是没有历史根据的,在得出此结论前,他肯定也做过仔细认真的研究。但我却发现我们壮族研究人员总是轻率就否定了人家的说法。那我们否定它的依据又是什么呢?我们研究得来的那个东西一定正确吗?这是不是有点不够自知之明?依我看来,我们应该是,除了有着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外,还是要看看别人的研究成果,再把我们研究得来的东西与别人的认真加以比较和比对,不要闭门造车,这对我们的研究还是大有裨益!众所周知,壮族是稻作民族。壮族迄今为止所进行的农耕时令时节完全是按照农历节气进行的。那么,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根据一年中的时令时节来耕作是谁最先总结呢?那当然是伏羲、神农氏为最先,也是神农氏首先缔造了中华农业文明和农事时令。有关这些问题在壮族任何古老的传说中还是闻所未闻!再则,壮族民间常用的医病方法及医术与神农氏族先人总结的方法大概也不是纯属的巧合,而应该还是有着密不可分的传承关系。
    以此种种历史迹象为根据,再看看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我们就可悟出这样明晰的道理。吴仕民先生编著的《中国民族知识》一书中也提到:“由部落到部落联盟,再到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所以,部落的名称为人们珍视,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并采用它作为民族的称呼,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那么,我们壮族农(侬)氏是由唐宋时期的侬垌演变而来,而壮族也是属百越民族中的一支部落演化而来,越人也是炎帝部落南下生成的,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我们农(侬)族如果说不是炎帝嫡系,也依然脱离不了炎帝子孙的干系!随着国家的形成和民族的划分,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聚居在桂西南、滇东南壮语区的族人被划为壮族,而居住在汉族地区,由于语言上仍使用汉语或汉语地方方言就成汉族了。在越北地区居住的族人便成了越南的侬族及岱族人。所以,现在越南、柬埔寨都有农氏人生活,老挝、泰国也有,但有的可能融入当地文化而不再取中文姓名。那些仍在使用农姓的人真是难能可贵,看来,也许他们也不愿忘记族本源吧。说到这儿,各位兄弟也不要误会笔者可能要把我们推论成属汉族,我没那个意思,请放心!既然我们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中央人民政府确定为壮族,我们没必要不服从中央。不过,我们现在研究族源也没必要再人为分祖宗,只要我们壮族人不忘记自己祖宗的源头就行了!壮族有什么不好呢?有壮又有汉才成为真正壮汉呢!


[1] [2] [3] [4]  下一页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微支持,请随意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相关阅读
  风雨同舟感恩相伴 农氏网数据迁移公告  农氏网 2024-1-19
  优秀教师农文明  富宁政府网 2023-8-9
  优秀教师农定山  富宁政府网 2023-8-9
  农加贵的两本课本  陈明凯 2023-2-28
  杏林园丁童心仁术  广西医科大学 2022-11-15
  优秀!这些族人荣获2022 年崇左市“好校长”和“好教师”称号,有你认识的吗?  左江日报 2022-11-12
  记百丈中心校优秀教师农雅淳  王中林 莫思 2022-11-9
  农帮敏:把壮乡山石纹路融入作品的艺术家  李宗文 文/图 2022-11-5
  农(侬)姓氏考略  佚名 2011-4-16
  [越南]《越史略》  〔安南〕佚名 2011-5-26
 
 
芳名榜 | 本站宗旨 | 目标愿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访问统计: 00024857715 
友情链接:
农氏网百度农姓贴吧姓氏321文化网


传真:(请尽量网络联系) 联 系 人:农杰雄 邮政编码:361015   
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枋湖北二路    邮箱:nongshiwang@qq.com
农氏网© NongShi.ORG    管理     琼ICP备09002287号-1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