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氏网
资料征集
资料征集
在线族谱

文章检索

农氏网 >> 文艺文化 >> 摆囊嗨
摆囊嗨
来源:今日天等     作者:农绍积     上传时间:2014-9-23 10:56:39   点击数:4831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县壮族先民们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光辉灿烂的我县地域文化,我县的民间舞蹈种类很多,根据1984年县文化部门普查资料看,最具代表性的有打榔舞、禅坛舞、绣球舞、拜囊嗨、烽火台和师公舞、巫姑舞、舞龙舞狮舞麒麟、刀山过火海······。其中的摆囊嗨则是一个最具诗情画意的民间舞蹈。
   “ 拜囊嗨”,有的地方也叫“摆囊嗨”、“嫦娥舞”、“请嫦娥”,这个优美动人的民间舞蹈流行在全县各地。说起拜囊嗨,六十多年以前的那个中秋之夜,外婆带我去拜嗨的情境,至今还是记忆犹新。秋高气爽,皓月当空,柚子树下,糖果饼茶,烛明香高,两个姑娘抬着用竹篾编成的非常漂亮的月姥(嗨代)真身,旁边还有一个“嗨代”的替身。摇呀摇,摆呀摆,一边摇摆一边拜,大家争先恐后轮流和嗨代天地对话、人神互动。我来轻轻唱:“一摇二摇三摇摇,兰娋嘛咧问嗨代,今年谷米好不好?家伦旺丁啰旺财?”你来细细吟:“一拜二拜三拜拜,兰娋嘛咧求嗨代,梦(盼)嫁卜采冒又乖,录兰灵俐人人爱。”参加摆囊嗨是清一色的女人世界,当然,我是例外的,因为年纪很小,是男是女无关紧要。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驱使,长大以后总想去探寻摆囊嗨的根底。摆囊嗨的来由,和壮族民间的远古神话传说密不可分。壮族文学史料记载,在我们桂西各县流传的神话故事《陆驮公公》这样传:古时候天地分三界,天上叫上界,由雷公管理;地上叫中界,由陆驮公公管理;地下叫下界,由龙王管理。那时天只有三尺三寸高,地只有三尺三寸厚,三界的人讲话大家都听得见。中界的水由上界供给,火由下界供给。三界之间你来我往,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后来,大家觉得天太矮,地太薄给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于是,陆驮公公就叫天上的人升上去到三十三条楠竹接起来那么高,叫地下的人把地加到三十三弄头发吊不到那么厚。摆囊嗨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相传很古的时候,天和地离得很近,地上的人可以经常到天上去串门,天上的人也随时到地上来做客。天上有一个仙女叫月亮姑娘,她不但长得很美丽,而且心地又善良,聪明伶俐。她很喜欢地上的人们,和地上的许多姑娘结成很好的朋友,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月亮姑娘就会到人间来和姑娘们一起聊天论故、唱歌跳舞。地上的姑娘们吃完晚饭以后就会聚集在村头的柚子树下,摆上糖果饼,斟满山花茶,等候月亮姑娘的到来。月亮姑娘教会大家许多生儿育女,相夫敬老,勤俭持家的道理,还教会姑娘们唱歌跳舞。姑娘们有什么心里话都会向月亮姑娘倾诉,选择意中人也叫月亮姑娘参谋策划,家里有什么困难,也会得到月亮姑娘很乐意地帮助。总之,柚子树下的聚会晚晚如此,从不间断,要是哪天晚上见不到月亮姑娘,大家都吃不饱饭睡不好觉。可是后来天长得越来越高,离地上越来越远了,月亮姑娘也被玉皇大帝派去掌管天上的月亮。天条难犯,月亮姑娘从此以后再也不能到地上来做客了。就在分别的那天晚上,月亮姑娘和大家难分难舍,她对姑娘们说:“姐妹们呀,从今以后,我们天各一方,路途遥远,玉皇大帝规定我们只能在的每年八月十五晚上相聚一次,到时候我一定到这里来和大家相聚,我们不见不散。”这个聚会后来就演变成了“拜囊嗨”。
   我县各地“拜囊嗨”的形式基本相同,一般都具有民间巫术的色彩,所以,往往都以巫婆、仙姑作为核心人物。龙茗、福新一带的摆法比较丰富多彩,具有代表性。八月十五中秋节晚餐结束以后,村村寨寨的拜囊嗨开始了,有的村屯是统一到土地庙或者祠堂前面一起拜,而更多的则是自由组合,一个屯同时有七八摊拜囊嗨。云淡星稀,皓月高悬,庭院里,柚树下,香烟袅袅轻轻地飘向月宫,烛光里,姑娘们的脸庞恰似出水芙蓉,妩媚动人,犹如仙女下凡,此情此景,不由使你好像置身仙境,美不胜收。一个圆如明月的大簸箕摆放在正中央,里面摆上一壶浓茶、三杯美酒,还有月饼、柚子、糖果点心等等;竖立在簸箕前面的竹杆上顶着一个插满燃香的柚子;两个扮作“仙姑”的妇人花扇半遮面,手摇花手绢端坐正中间,扭腰摇靛,念念有词。两个年轻貌美而且聪明伶俐的姑娘坐在两边负责操控“嗨代”真身,四周坐满前来拜囊嗨的人们;“嗨代”真身用竹篾编成,一般只有上身,一个画上美丽脸谱的葫芦倒插在顶部,腰部横穿一根操纵杆,穿上花衣服,戴上靓头巾,美丽的嗨代就做成了。拜嗨的过程一般有三项,即“求嗨”、“问嗨”、“谢嗨”。
   “求嗨”开始,仙姑唸唱拜嗨的词谣,掌控姑娘或前或后、或左或右、或拜或摆摇动真身,摇摆的动作由慢到快,幅度越来越大。一直到其中一个仙姑突然颤抖,另一个仙姑宣布:“嗨代来到了!”大家合十三拜,“求嗨”完成;“问嗨”的时间比较长,来拜嗨的人通过仙姑与嗨代对话,有的问吉凶祸福,有的问财运,有的问爱情,······凡是该问的事情都要问清楚,弄明白。仙姑一般都以巫调作答,有的时候也是模棱两可的;“谢嗨”比较热闹,为了感谢嗨代的恩泽,大家分成若干组合,对唱山歌,悠扬的山歌此起彼落,荡漾在村落之间,山野之上,一直唱到第一遍公鸡啼鸣声响起,“拜囊嗨”才告结束。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拜月形式多种多样,异彩纷呈,而我县的“拜囊嗨”可谓独具特色,本地的艺术家们曾经将它编成舞蹈参加各种比赛,获得许多荣誉。笔者窃以为,民间舞蹈“拜囊嗨”的艺术创造空间和潜力仍然很大,应该继续精心煅造,升华提高,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我县民间舞蹈艺术奇葩。


 


[1]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微支持,请随意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相关阅读
  农妇和蛤蟆  农绍积 2020-10-14
  淳醇天等酒  农绍积 2017-7-27
  都康清风岩  农绍积 2017-2-7
  岚光洞天  农绍积 2017-1-4
  安保潭  农绍积 2016-11-26
  天等土傩戏  农绍积 2016-11-16
  万福寺  农绍积 2016-8-21
  今昔龙蟠山  农绍积 2016-8-1
  广西百色市田林县农氏字辈  农志勇提供 2010-11-22
  流动科技馆游记  城关小学四(7)班农凯迪 2016-12-15
 
 
芳名榜 | 本站宗旨 | 目标愿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访问统计: 00025144967 
友情链接:
农氏网百度农姓贴吧姓氏321文化网


传真:(请尽量网络联系) 联 系 人:农杰雄 邮政编码:361015   
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枋湖北二路    邮箱:nongshiwang@qq.com
农氏网© NongShi.ORG    管理     琼ICP备09002287号-1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61号